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56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包括连接件主体,所述连接件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转动杆与安装块,在使用该装置时,工作人员通过用连接件主体将燃气管道进行密封连接,在需要进行连接时,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通过固定杆与固定槽进行有效固定,此时第一密封条插入第一密封槽的内壁相互贴合,第二密封条插入第二密封槽的内壁相互紧密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
本技术涉及燃气气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具有烹饪功能的燃气灶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台式燃气灶还是嵌入式燃气灶,均需通过配气管组件将来自外界燃气管的燃气接入炉头,进而使得与炉头相通的火盖发出火焰以对食物进行烹饪。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传统使用的燃气管组件与燃气管连接不够牢固,密封性差,且步骤繁琐复杂,安装更换困难。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转动杆与安装块,使固定螺栓与螺纹帽相互固定,有效防止长时间使用后,连接件主体出现松动,密封性下降的情况,有效增强连接软管与连接件主体的密封性、稳固性,同时在需要进行拆卸更换时,通过转动转动杆与固定块,即可将连接软管进行更换,省时省力,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包括连接件主体,所述连接件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安装块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安装块内壁位于第二密封槽的底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密封块一端位于固定块的内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与连接软管的外壁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一端的内壁设有固定槽。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与固定槽的内壁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内壁与第一密封条的外壁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主体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帽。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固定架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外壁与第一密封槽的内壁相匹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转动杆与安装块,在使用该装置时,工作人员通过用连接件主体将燃气管道进行密封连接,在需要进行连接时,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通过固定杆与固定槽进行有效固定,此时第一密封条插入第一密封槽的内壁相互贴合,第二密封条插入第二密封槽的内壁相互紧密贴合,增强对连接件主体的密封性,此时通过转动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与螺纹帽相互固定,有效防止长时间使用后,连接件主体出现松动,密封性下降的情况,在需要对连接软管进行连接时,通过将安装块套在连接软管的外壁,通过将连接软管套在第一密封块的外壁,插入插槽的内壁,此时通过转动安装块,使固安装块与螺纹杆固定,此时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槽的相互贴合,对连接软管进行有效密封,此时通过转动转动杆,转动杆通过推块推动第二密封块向一侧运动,第二密封块紧密贴合连接软管,对连接软管进行有效固定与密封,有效增强连接软管与连接件主体的密封性、稳固性,同时在需要进行拆卸更换时,通过转动转动杆与安装块,即可将连接软管进行更换,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竖管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的B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件主体;2、竖管;3、加强管;4、固定槽;5、第一密封槽;6、第一固定架;7、固定杆;8、第二固定架;9、第二密封条;10、第一密封条;11、固定螺栓;12、固定块;13、螺纹杆;14、转动杆;15、第一密封块;16、安装块;17、连接软管;18、螺纹帽;19、连接杆;20、第三密封槽;21、第二密封槽;22、固定孔;23、推块;24、第二密封块;25、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包括连接件主体1,所述连接件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管2,所述竖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固定块1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螺纹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15,所述第一密封块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7,所述安装块16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槽21,所述安装块16内壁位于第二密封槽21的底端设有固定孔22,所述转动杆14的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块23,所述推块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24,所述第二密封块24一端位于固定块12的内侧设有插槽25,所述插槽25的内壁与连接软管17的外壁相匹配,通过固定块12的作用,在需要对连接软管17进行连接时,通过将安装块16套在连接软管17的外壁,通过将连接软管17套在第一密封块15的外壁,插入插槽25的内壁,此时通过转动安装块16,使安装块16与螺纹杆13固定,此时第一密封块15与第二密封槽21的相互贴合,对连接软管17进行有效密封,此时通过转动转动杆14,转动杆14通过推块23推动第二密封块24向一侧运动,第二密封块24紧密贴合连接软管17,对连接软管17进行有效固定与密封。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主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加强管3,所述加强管3一端的内壁设有固定槽4,便于加强管3的安装固定。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外壁与固定槽4的内壁相匹配,便于增强连接件主体1的气密性。如图1-5所示:所述固定槽4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槽5,所述第一密封槽5的内壁与第一密封条10的外壁相匹配,便于增强连接件主体1的气密性。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主体1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6,所述第一固定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一端设有第三密封槽20,所述第一固定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帽18,便于增强对管道的固定。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8,所述第二固定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条9,所述第二固定架8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包括连接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管(2),所述竖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固定块(1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螺纹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15),所述第一密封块(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7),所述安装块(16)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槽(21),所述安装块(16)内壁位于第二密封槽(21)的底端设有固定孔(22),所述转动杆(14)的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块(23),所述推块(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24),所述第二密封块(24)一端位于固定块(12)的内侧设有插槽(25),所述插槽(25)的内壁与连接软管(17)的外壁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包括连接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管(2),所述竖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固定块(1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螺纹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15),所述第一密封块(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7),所述安装块(16)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槽(21),所述安装块(16)内壁位于第二密封槽(21)的底端设有固定孔(22),所述转动杆(14)的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块(23),所述推块(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24),所述第二密封块(24)一端位于固定块(12)的内侧设有插槽(25),所述插槽(25)的内壁与连接软管(17)的外壁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主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加强管(3),所述加强管(3)一端的内壁设有固定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燃气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炼锛史华军孙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吉祥塑业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