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波专利>正文

一种导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55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引车,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导引车包括:龙骨架、右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左减震组件、右减震组件和提升驱动装置;右驱动组件包括右前置板、右前置驱动轮、右后置板、右后置驱动轮、右连接主轴、右主驱动轮、右驱动电机和右轮连接结构;左驱动组件包括左前置板、左前置驱动轮、左后置板、左后置驱动轮、左连接主轴、左主驱动轮、左驱动电机和左轮连接结构;提升驱动装置用于调节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和/或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驱动型和履带驱动型使用时,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或容易造成地面损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引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引车。
技术介绍
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自动导引车),中文名称;无人搬送车或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其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AGV是轮式移动机器人(WMR---WheelMobileRobot.)的特殊应用。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之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透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electromagneticpath-followingsystem)来设立其行进路线,电磁轨道钻贴于地板上,AGV则依循电磁轨道所带来的反馈数据进行移动与动作。现有AGV主要车型包括常规驱动型和履带驱动型;常规驱动型:地面台阶要求≤5mm(根据车型的大小可比例调高),地面平整度要求起伏程度在1m2范围内最大允许值应≤3mm,连续台阶不能通行,无法涉水通行,湿滑地面行走不稳定;履带驱动型容易损伤地面。现有技术中,常规驱动型和履带驱动型使用时,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或容易造成地面损伤;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引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驱动型和履带驱动型使用时,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或容易造成地面损伤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引车,包括龙骨架、右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左减震组件、右减震组件和提升驱动装置;其中,右驱动组件包括右前置板、右前置驱动轮、右后置板、右后置驱动轮、右连接主轴、右主驱动轮、右驱动电机和右轮连接结构;右前置驱动轮与右前置板连接,右后置驱动轮与右后置板连接,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通过右连接主轴转动连接,且右主驱动轮与右连接主轴连接,右驱动电机用于通过右轮连接结构带动右前置驱动轮、右后置驱动轮和右主驱动轮转动;左驱动组件包括左前置板、左前置驱动轮、左后置板、左后置驱动轮、左连接主轴、左主驱动轮、左驱动电机和左轮连接结构;左前置驱动轮与左前置板连接,左后置驱动轮与左后置板连接,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通过左连接主轴转动连接,且左主驱动轮与左连接主轴连接,左驱动电机用于通过左轮连接结构带动左前置驱动轮、左后置驱动轮和左主驱动轮转动;右前置板和右后置板通过右减震组件与龙骨架连接,左前置板和左后置板通过左减震组件与龙骨架连接;提升驱动装置用于调节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和/或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优选地,提升驱动装置包括右提升驱动装置和左提升驱动装置;其中,右提升驱动装置包括右前置连接件、右后置连接件和右提升电机组件;右前置连接件与右前置板连接,右后置连接件与右后置板连接;右提升电机组件用于调节右前置连接件与右后置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以调节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之间的角度;左提升驱动装置包括左前置连接件、左后置连接件和左提升电机组件;左前置连接件与左前置板连接,左后置连接件与左后置板连接;左提升电机组件用于调节左前置连接件与左后置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以调节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优选地,提升驱动装置包括主提升驱动装置;其中,主提升驱动装置包括主前置连接件、主后置连接件和主提升电机组件;主前置连接件分别与右前置板和左前置板连接,主后置连接件分别与左后置板和右后置板连接;主提升电机组件用于调节主前置连接件与主后置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以调节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和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优选地,主提升电机组件包括主驱动电机、电机安装座、距离调节杆和调节座;电机安装座与主前置连接件转动连接,主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座上,调节座与主后置连接件转动连接;主驱动电机用于通过距离调节杆与调节座之间的配合,调节主前置连接件和主后置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优选地,龙骨架设有右限位件和左限位件;其中,右前置板开设有与右限位件匹配的右前置槽,右后置板开设有与右限位件匹配的右后置槽,右限位件穿设于右前置槽和右后置槽内;右限位件用于通过与右前置槽和右后置槽之间的配合,限制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之间的角度范围;左前置板开设有与左限位件匹配的左前置槽,左后置板开设有与左限位件匹配的左后置槽,左限位件穿设于左前置槽和左后置槽内;左限位件用于通过与左前置槽和左后置槽之间的配合,限制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范围。优选地,右驱动组件还包括右履带,及左驱动组件包括左履带;右限位件穿过右前置槽和右后置槽后向外伸出,并处于右主驱动轮的上方;右履带套设于右前置驱动轮、右主驱动轮和右后置驱动轮的外周,且右履带穿设于右限位件与右主驱动轮之间;左限位件穿过左前置槽和左后置槽后向外伸出,并处于左主驱动轮的上方;左履带套设于左前置驱动轮、左主驱动轮和左后置驱动轮的外周,且左履带穿设于左限位件与左主驱动轮之间。优选地,导引车还包括多个万向轮,万向轮分别设置在龙骨架的底部。优选地,龙骨架还设置有右调整拨片和/或左调整拨片;右调整拨片设于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之间;通过调节右调整拨片与右前置板和左前置板之间的距离,以限制右前置板和右后置板相对于龙骨架之间的角度;左调整拨片设于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之间;通过调节左调整拨片与左前置板和左前置板之间的距离,以限制左前置板和左后置板相对于龙骨架之间的角度。优选地,右轮连接结构包括右主动轴、右前置轴、右后置轴、右前置链条和右后置链条;右主动轴与右主驱动轮传动连接,右前置轴设置在右前置板上并与右前置驱动轮传动连接,右后置轮设置在右后置板上并与右后置驱动轮传动连接;右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右主动轴,并通过所右前置链条带动右前置轴转动,同时通过右后置链条带动右后置轴转动;左轮连接结构包括左主动轴、左前置轴、左后置轴、左前置链条和左后置链条;左主动轴与左主驱动轮传动连接,左前置轴设置在左前置板上并与左前置驱动轮传动连接,左后置轮设置在左后置板上并与左后置驱动轮传动连接;左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左主动轴,并通过所左前置链条带动左前置轴转动,同时通过左后置链条带动左后置轴转动。优选地,右减震组件包括右前置减震件和右后置减震件,右前置板通过右前置减震件与龙骨架连接,右后置板通过右后置减震件与龙骨架连接;左减震组件包括左前置减震件和左后置减震件,左前置板通过左前置减震件与龙骨架连接,左后置板通过左后置减震件与龙骨架连接。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引车的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架、右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左减震组件、右减震组件和提升驱动装置;其中,/n所述右驱动组件包括右前置板、右前置驱动轮、右后置板、右后置驱动轮、右连接主轴、右主驱动轮、右驱动电机和右轮连接结构;所述右前置驱动轮与所述右前置板连接,所述右后置驱动轮与所述右后置板连接,所述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通过右连接主轴转动连接,且右主驱动轮与所述右连接主轴连接,所述右驱动电机用于通过所述右轮连接结构带动所述右前置驱动轮、右后置驱动轮和右主驱动轮转动;/n所述左驱动组件包括左前置板、左前置驱动轮、左后置板、左后置驱动轮、左连接主轴、左主驱动轮、左驱动电机和左轮连接结构;所述左前置驱动轮与所述左前置板连接,所述左后置驱动轮与所述左后置板连接,所述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通过左连接主轴转动连接,且左主驱动轮与所述左连接主轴连接,所述左驱动电机用于通过所述左轮连接结构带动所述左前置驱动轮、左后置驱动轮和左主驱动轮转动;/n所述右前置板和所述右后置板通过右减震组件与所述龙骨架连接,所述左前置板和所述左后置板通过左减震组件与所述龙骨架连接;/n所述提升驱动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右前置板与所述右后置板,和/或所述左前置板与所述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架、右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左减震组件、右减震组件和提升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右驱动组件包括右前置板、右前置驱动轮、右后置板、右后置驱动轮、右连接主轴、右主驱动轮、右驱动电机和右轮连接结构;所述右前置驱动轮与所述右前置板连接,所述右后置驱动轮与所述右后置板连接,所述右前置板与右后置板通过右连接主轴转动连接,且右主驱动轮与所述右连接主轴连接,所述右驱动电机用于通过所述右轮连接结构带动所述右前置驱动轮、右后置驱动轮和右主驱动轮转动;
所述左驱动组件包括左前置板、左前置驱动轮、左后置板、左后置驱动轮、左连接主轴、左主驱动轮、左驱动电机和左轮连接结构;所述左前置驱动轮与所述左前置板连接,所述左后置驱动轮与所述左后置板连接,所述左前置板与左后置板通过左连接主轴转动连接,且左主驱动轮与所述左连接主轴连接,所述左驱动电机用于通过所述左轮连接结构带动所述左前置驱动轮、左后置驱动轮和左主驱动轮转动;
所述右前置板和所述右后置板通过右减震组件与所述龙骨架连接,所述左前置板和所述左后置板通过左减震组件与所述龙骨架连接;
所述提升驱动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右前置板与所述右后置板,和/或所述左前置板与所述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驱动装置包括右提升驱动装置和左提升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右提升驱动装置包括右前置连接件、右后置连接件和右提升电机组件;所述右前置连接件与所述右前置板连接,所述右后置连接件与所述右后置板连接;所述右提升电机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右前置连接件与所述右后置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右前置板与所述右后置板之间的角度;
所述左提升驱动装置包括左前置连接件、左后置连接件和左提升电机组件;所述左前置连接件与所述左前置板连接,所述左后置连接件与所述左后置板连接;所述左提升电机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左前置连接件与所述左后置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左前置板与所述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驱动装置包括主提升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主提升驱动装置包括主前置连接件、主后置连接件和主提升电机组件;所述主前置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右前置板和所述左前置板连接,所述主后置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左后置板和所述右后置板连接;所述主提升电机组件用于调节所述主前置连接件与所述主后置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右前置板与所述右后置板,和所述左前置板与所述左后置板之间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提升电机组件包括主驱动电机、电机安装座、距离调节杆和调节座;
所述电机安装座与主前置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调节座与所述主后置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电机用于通过所述距离调节杆与所述调节座之间的配合,调节所述主前置连接件和所述主后置连接件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设有右限位件和左限位件;其中,
所述右前置板开设有与所述右限位件匹配的右前置槽,所述右后置板开设有与所述右限位件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
申请(专利权)人:宋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