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一平专利>正文

计算机切音子声汉字输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492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用通用键盘上的字母键进行输入。特征是:字母名称切音双拼得音码,从逐次余部取子字,以子字声母得子码和补码。切音音码、子码和补码组合成:音子、声子和子音三种实用输入法,分别配合双切音、双声子和双子子形式的双字词及双声、多声词码。优点是:每一字母名称读音的声和韵恰为它代表的声母和韵母,克服了双拼法需死记声母和韵母键位的难点及音子码取码需对汉字作二拆分的难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汉字输入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字母名称切音取声码、不拆分汉字直接从整字和逐次余部取子字声母作子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目前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在国际通用键盘范围内,大体可分为音码、形码和音形码三类。音码类近年以双拼双音输入较流行。但迄今所流行的双拼方案都是在原简拼法的基础上逐步扩充修改而成,拼音体系较杂乱且不完整。同一字母所代表的声母和韵母并不全能拼成汉字音节,因此不能依此而定字母名称,也就不具备按字母切音的必要条件。形码类大都需要将汉字拆分为字根。汉字音子输入法(专利申请号CN91103175.8)虽以子字取代字根,但仍需对汉字先进行二拆分,然后分别取子字。汉字拆分是形码输入法的一大难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两大缺点。新输入法是一种音码按字母名称进行字母切音、形码不需拆分汉字直接从整字取子字,并依次从余部取子字,以子字声母作形码的“计算机切音子声汉字输入法。”本输入法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运用计算机通用键盘上的拉丁字母键输入汉字的音码、子码和补码的组合编码,其特征在于以下切音码、子码和补码的取法及由切音码、子码和补码组合成的三种实用输入法1.音码用字母名称切音双拼,即按照附图1所示的字母键名称(指新定的名称)所隐含的声母和韵母,配名所代表的配韵及n、g、r三个字母所代表的韵尾,进行切音双拼得到音码。字母名称的设计是将每一字母所代表的声母和主韵母拼成汉字音节,从此音节的同音字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字母的名称。q、r、o、s、j、k、x、v这八个字母兼有配韵,分别为ong、ün、uo、üe、ua、üan、uang、ü。配韵与该韵母所表声母拼不成汉字音节,因此按配韵独立的从同音字中选一代表字作为相应字母的配名。n、g、r三个字母还分别兼表n、ng、r三个韵尾。字母切音方法是每个汉字音节用两个字母切音拼成。汉语拼音中的单韵母音节,用重复本字母的方法改成双拼。切音双拼的前一字母取其代表的声母(a、e、i、o、u在前面时视为代声母),后一字母取其代表的韵母(n、g、r在后面时视为代韵母),声韵相拼成音节。2.形码用子码,即子字声母。不作汉字拆分,直接从整字取首子字(必留余部),从余部取尾子字(不必留余部),再从二次余部取首子字(不必留余部),各子字的声母即为子码,分别称为首子码、尾子码和补子码(简称补码)。取子码的规则是(1)取子字时大者优先,照顾后面;(2)国标Ⅰ、Ⅱ级字都可被取作子字,取不到子字时取代字,取不到代字时取笔画;代字和笔画赋音与汉字音子输入法中所述相同;(3)“一”与其它笔画有交连时,取子字时按笔画读为“横”(ht),不读为“一”(ii);(4)“曰”字与“日”字作子字时读音不区分,都读为“日”(ri);(5)若无二次余部,则从尾子字中取首子字作补子字,但必须留余笔画;(6)若尾子字为禁补形时,改从首子字取尾子字作补子字,但必须留余笔画;禁补形表与汉字音子输入法中的禁补后部相同;(7)“一”和“乙”二字只有一笔,取首子字时特许不留余部,尾子字仍从原字但按笔画取;(8)对于只有一笔和二笔的字,因不可能有二次余部,特别规定其补码为“0”;(9)当尾子字为一笔但首子字不只一笔时,补子字也改从首子字中取尾子字得到;(10)繁体字的取子码补码方法与简体字相同,但因字形不同所得码不全相同,因此软件中简繁码表分列。上述(1)-(4)与本专利技术人的汉字音子输入法(专利申请号CN91103175.8)中所述的相同。3.由上述切音音码,首、尾子码和补码组合成三种实用输入法以适应不同需要,它们是音子输入法(切音音码+首、尾子码)、声子输入法(声码+首、尾子码+补码)和子音输入法(首、尾子码+补码+音码)。三种输入法分别配以双切音、双声子和双子子形式的双字词及双声多声词码以提高输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有(1)用“字母切音”技术使双拼技术趋于完美。消除了现在双拼法要求强记杂乱无章的声母与韵母键位这一难点,只要记住26个字母的名称和配名,自然就能在通用键盘上进行切音双拼汉字音码输入。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字母,将八对字母名和配名顺序略加调整后可得a b c d e f gh i j k l m no p qr s tu v wx y z啊别餐丢饿飞怪,厚衣加宽料明年;哦贫穷,润岁腾,雾晨上,香斋早。润云岁月,晨雨加瓦;哦我穷翁,宽园香旺。rsvjoqkx字母名和配名巧联成一首略有字面意义的歌使字母名更易记忆。(2)克服了子声形码技术中对汉字仍需二拆分这个难点,使得按子字声母取形码的输入技术更加完善,更容易操作。(3)繁体字子码和补码的取码方法与简体字相同,只需切换码表即可实现。(4)由于切音双拼的实现,使音子码由六码缩短为四码(不带补码);又因基本无重码,易学易用,所以可脱机代汉字使用。(5)切音音码和子声码相组合,可组成多种实用输入法,如音子输入法、声子输入法和子音输入法。这三种输入法分别配用双切音、双声子和双子子的双字词码及双声及多声词码,大大提高汉字输入速度。 附图说明图1为键盘字母键名及配名中每键框中第1行为字母名称;第2行左边为大写字母,右边小写字母为代表的声母;第3行为代表的韵母;第4行为代表的配韵;第5行为配名及代表的韵尾。实施例切音方法举例1)单韵母音节例啊aa;饿ee;衣ii;哦oo;雾uu。2)复韵母音节例欧ou;瓦ua;也ie;王uw。3)单韵加韵尾音节例昂ag;恩en;而er。4)声母加韵母音节例保bz;中yq;关gk;群qr。汉语拼音中的lo(略)luo(罗)二音节同拼为lo;nen(嫩)nv(女)二音节同拼为nv,是仅有的两对异音重拼的例外。由于涉及的字很少,不影响应用。全部汉字音节切音如下 取子码举例例1“者”字取“土”为首子字,其声母为“t”;从余部取尾子字“日”为尾子字,其声母为“r”;再从二次余部取笔画“丿”作补子字,其读音声母为“p”;所以“者”字的全部子码及补码为“trp”。例2“胞”字取“月”为首子字,其声母为“i”;从余部取尾子字“包”,其声母为“b”;无二次余部且原尾子字非禁补形,所以从它里面取首代字“勹”作补子字,其读音声母为“g”;全部子码及补码为“ibg”。例3“都”字取“者”为首子字,其声母为“y”;从余部取尾代字“阝”,其声母为“e”;无二次余部,但“阝”为禁补形,因此改从原首子字“者”中取尾子字“日”为补子字,其声母为“r”;所以全部子码及补码为“yer”。例4“一”字只有一笔,取“一”为首子字,声母为“i”;无余部,仍从“一”按笔画取尾子字,读音“横”(hq),其声母为“h”;无二次余部,首尾子字都是一笔。按规定取“o”作补码。所以“一”字的全部子码和补码为“iho”。例5“卜”字取“丨”为首子字,读“竖”,声母为“w”;“丶”为尾子字,读为“点”,声母为“d”;首、尾子字都为一笔,按规定补码为“o”;全部子码和补码为“wdo”。例6“土”字取“十”为首子字,声母为“w”;取笔画“一”为尾子字,读为“横”;声母为“h”;因首子字为一笔,尾子字为多笔,所以从首子字取尾子字“丨”为补子字,读为“竖”(wu),声母为“w”;全部子码及补码为“w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运用计算机通用键盘上的字母键进行汉字编码输入,汉字编码采用音码、子码和补码的组合编码,其特征在于切音音码、子码和补码的取法及组合成的音子、声子和子音三种实用输入法:音码用字母名称切音,即按照图1所示的字母键名称所隐含的声母、韵母,配名所代表的配韵及三个字母所表的韵尾,进行切音双拼得到音码,字母名称的设计是将每一字母所代表的声母和主韵母拼成汉字音节,从此音节的同音字中选一代表字作为该字母的名称,q、r、o、s、j、k、x、v这八个字母的配韵与该字母所表声母不能拼成汉字音节,按配韵独立从同音字中选一代表字作为相应字母的配名,n、g、r三字母还分别兼表n、ng、r三韵尾,字母切音方法是:每个汉字音节用两个字母切音拼成。汉语拼音中的单韵母音节,用重复本字母的方法改成双拼,切音双拼的前一字母取其代表的声母,后一字母取其代表的韵母,声韵相拼成音节,形码用子码,即子字声母,不作汉字拆分,直接从整字取首子字(必留余部),从余部取尾子字(不必留余部),再从二次余部取首子字(不必留余部),各子字的声母即为子码,分别称为首子码、尾子码和补子码(简称补码),取子码的特征是:若无二次余部,则从尾子字中取首子字作补子字,但必须留余笔画,若尾子字为禁补形时,改从首子字取尾子字作补子字,但必须留余笔画,“一”和“乙”二字只有一笔,取首子字时特许不留余部,尾子字仍从原字但按笔画取,对只有一笔和二笔的字,不可能有二次余部,特规定其补码为“o”,当尾子字为一笔但首子字不只一笔时,也从首子字中取尾子字得补子字,繁体字的取子码补码方法与简体字相同,软件中简繁码表分别,由切音音码,首、尾子码和补码组合成三种实用输入法,即音子输入法(切音音码+首、尾子码)、声子输入法(声码+首、尾子码+补码)和子音输入法(首、尾子码+补码+音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曾一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