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37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包括主体箱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浮块腔,浮块腔右侧连通设有齿条齿轮腔,前侧设有复位扭簧腔,齿条齿轮腔后侧设有套筒滑动腔,浮块腔上侧设有左右贯通的充气进入腔,充气进入腔上侧连通设有充气连通腔,充气连通腔上侧连通设有打气腔,打气腔左侧连通设有上下往复腔,通过浮块的上下往复运动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落水人员在意外落水后及时得到救援,并避免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非意外落水情况下的误启动,浮力气囊使落水者在水中能保持漂浮,保证落水者的安全,而热源感应器、转动扇轮和前进扇轮能够推动落水者朝人多的方向移动,使落水者能够更早的脱离水面,得到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
技术介绍
因意外落水导致溺亡的事时有发生,使人们对此越来越关注,目前,观赏湖与渡假海滩等景点都有安全员,但安全员人数较少且无法实时在场,使游客在游玩时存在安全隐患,而救生衣和游泳圈等救援装备虽能在一些场合下发挥救援作用,但因其较为笨拙,无法方便携带,使其救援作用带动降低,且这些装备无法救援落水者脱离水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浮块腔,所述浮块腔右侧连通设有齿条齿轮腔,所述齿条齿轮腔前侧设有棘轮腔,所述棘轮腔左侧连通设有棘爪块腔,所述棘轮腔前侧设有复位扭簧腔,所述齿条齿轮腔后侧设有套筒滑动腔,所述浮块腔上侧设有左右贯通的充气进入腔,所述充气进入腔上侧连通设有充气连通腔,所述充气连通腔上侧连通设有打气腔,所述打气腔左侧连通设有上下往复腔,所述打气腔左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上下往复腔上侧的空气连通腔,所述空气连通腔左侧连通设有向上延伸且开口向上的空气进入腔,所述打气腔右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上下往复腔上侧的阻磁旋转腔,所述充气连通腔左侧连通设有向左延伸且开口向左的放气腔,所述放气腔上侧连通设有放气阻止腔,所述阻磁旋转腔上侧设有位于所述空气进入腔右侧的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后侧设有齿轮传动腔,所述齿轮传动腔前侧设有位于所述锥齿轮腔左侧且位于所述空气进入腔右侧的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前侧设有前进传动腔,所述前进传动腔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前进扇轮腔,所述浮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上端面与所述浮块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浮块弹簧,所述浮块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套筒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内腔,所述套筒内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齿条齿轮腔至所述复位扭簧腔内的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齿条齿轮腔内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条齿轮,所述丝杆轴前端面与所述复位扭簧腔前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扭簧,所述套筒滑动腔后端壁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螺纹套筒抵接的触发块。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丝杆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棘轮腔内的棘轮,所述棘爪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棘爪块,所述棘爪块左端面与所述棘爪块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棘爪弹簧,所述棘爪块与所述浮块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棘爪拉绳,所述棘爪块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棘爪腔,所述棘爪腔前后端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棘爪转轴,所述棘爪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棘轮抵接的棘爪。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齿轮传动腔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齿轮传动腔至所述锥齿轮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腔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阻磁旋转腔内的阻磁板转轴,所述阻磁板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打气腔上端壁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磁铁,所述上下往复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活塞连接板,所述活塞连接板上端面与所述上下往复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塞弹簧,所述活塞连接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磁铁正对的活塞磁铁,所述阻磁板转轴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打气腔内的阻磁板,所述活塞连接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充气连通腔滑动配合连接有的充气活塞,所述充气连通腔内固定连接有单向阀。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箱体左右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充气进入腔对应的浮力气囊,所述空气进入腔内固定连接有纳米薄膜,所述放气阻止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放气腔下端壁抵接的放气阻止块,所述放气阻止块上端面与所述放气阻止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放气阻止弹簧,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左的拉环腔,所述拉环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右端面与所述放气阻止块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放气拉绳,所述主箱体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主箱体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主箱体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热源感应器。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齿轮传动腔内的主动齿轮,所述齿轮传动腔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切换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齿轮传动腔内的动力传递轴,所述动力传递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动力传递轴前侧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切换腔内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切换腔内的动力齿轮,所述花键轴前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切换腔前端壁上固定连接有切换电磁铁,所述切换电磁铁,后端面与所述连接块前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切换弹簧,所述前进传动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切换腔内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前进传动腔内的前进动力轴,所述前进动力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动力齿轮啮合的前进齿轮,所述前进传动腔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前进扇轮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前进传动腔内的前进扇轮轴,所述前进扇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前进扇轮,所述前进动力轴与所述前进扇轮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前进传动腔内的前进传动皮带。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箱体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左侧固定块,所述主箱体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右侧固定块,所述齿轮传动腔后侧设有向左延伸至所述左侧固定块内的左侧传动腔,所述左侧固定块内设有位于所述左侧传动腔前侧且开口向前的左侧转动腔,所述左侧转动腔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左侧传动腔内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左侧转动腔内的左侧旋转轴,所述左侧旋转轴与所述旋转动力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左侧传动腔内的左侧传动皮带,所述左侧旋转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左侧转动扇轮,所述左侧传动腔后侧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右侧固定块内的右侧传动腔,所述右侧固定块内设有位于所述右侧传动腔后侧且开口向后的右侧转动腔,所述右侧转动腔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右侧传动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右侧转动腔内的右侧旋转轴,所述右侧旋转轴与所述旋转动力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右侧传动腔内的右侧传动皮带,所述右侧旋转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右侧转动扇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浮块的上下往复运动启动本专利技术,使落水人员在意外落水后及时得到救援,并避免了本专利技术在非意外落水情况下的误启动,浮力气囊使落水者在水中能保持漂浮,保证落水者的安全,而热源感应器、转动扇轮和前进扇轮能够推动落水者朝人多的方向移动,使落水者能够更早的脱离水面,得到救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包括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浮块腔,所述浮块腔右侧连通设有齿条齿轮腔,所述齿条齿轮腔前侧设有棘轮腔,所述棘轮腔左侧连通设有棘爪块腔,所述棘轮腔前侧设有复位扭簧腔,所述齿条齿轮腔后侧设有套筒滑动腔,所述浮块腔上侧设有左右贯通的充气进入腔,所述充气进入腔上侧连通设有充气连通腔,所述充气连通腔上侧连通设有打气腔,所述打气腔左侧连通设有上下往复腔,所述打气腔左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上下往复腔上侧的空气连通腔,所述空气连通腔左侧连通设有向上延伸且开口向上的空气进入腔,所述打气腔右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上下往复腔上侧的阻磁旋转腔,所述充气连通腔左侧连通设有向左延伸且开口向左的放气腔,所述放气腔上侧连通设有放气阻止腔,所述阻磁旋转腔上侧设有位于所述空气进入腔右侧的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后侧设有齿轮传动腔,所述齿轮传动腔前侧设有位于所述锥齿轮腔左侧且位于所述空气进入腔右侧的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前侧设有前进传动腔,所述前进传动腔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前进扇轮腔,所述浮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上端面与所述浮块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浮块弹簧,所述浮块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套筒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内腔,所述套筒内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齿条齿轮腔至所述复位扭簧腔内的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齿条齿轮腔内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条齿轮,所述丝杆轴前端面与所述复位扭簧腔前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扭簧,所述套筒滑动腔后端壁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螺纹套筒抵接的触发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包括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浮块腔,所述浮块腔右侧连通设有齿条齿轮腔,所述齿条齿轮腔前侧设有棘轮腔,所述棘轮腔左侧连通设有棘爪块腔,所述棘轮腔前侧设有复位扭簧腔,所述齿条齿轮腔后侧设有套筒滑动腔,所述浮块腔上侧设有左右贯通的充气进入腔,所述充气进入腔上侧连通设有充气连通腔,所述充气连通腔上侧连通设有打气腔,所述打气腔左侧连通设有上下往复腔,所述打气腔左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上下往复腔上侧的空气连通腔,所述空气连通腔左侧连通设有向上延伸且开口向上的空气进入腔,所述打气腔右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上下往复腔上侧的阻磁旋转腔,所述充气连通腔左侧连通设有向左延伸且开口向左的放气腔,所述放气腔上侧连通设有放气阻止腔,所述阻磁旋转腔上侧设有位于所述空气进入腔右侧的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后侧设有齿轮传动腔,所述齿轮传动腔前侧设有位于所述锥齿轮腔左侧且位于所述空气进入腔右侧的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前侧设有前进传动腔,所述前进传动腔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前进扇轮腔,所述浮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上端面与所述浮块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浮块弹簧,所述浮块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套筒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内腔,所述套筒内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齿条齿轮腔至所述复位扭簧腔内的丝杆轴,所述丝杆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齿条齿轮腔内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条齿轮,所述丝杆轴前端面与所述复位扭簧腔前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扭簧,所述套筒滑动腔后端壁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螺纹套筒抵接的触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棘轮腔内的棘轮,所述棘爪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棘爪块,所述棘爪块左端面与所述棘爪块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棘爪弹簧,所述棘爪块与所述浮块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棘爪拉绳,所述棘爪块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棘爪腔,所述棘爪腔前后端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棘爪转轴,所述棘爪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棘轮抵接的棘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腔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齿轮传动腔至所述锥齿轮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腔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阻磁旋转腔内的阻磁板转轴,所述阻磁板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打气腔上端壁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磁铁,所述上下往复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活塞连接板,所述活塞连接板上端面与所述上下往复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塞弹簧,所述活塞连接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磁铁正对的活塞磁铁,所述阻磁板转轴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打气腔内的阻磁板,所述活塞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筷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