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33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包括两个保持平行的撑杆和设置于两个撑杆内部的环盘,两个所述撑杆均呈长方形体形状且内侧均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内部均嵌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所述环盘固定相连接,所述环盘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滑轨,位于所述电磁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契块,所述契块的内侧嵌入至电磁滑轨内部且,且外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可调节且调节杆的外端连接柱套,所述柱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终端连接有卡紧柱盘,所述卡紧柱盘为半圆弧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勘探钻孔进行准确定位,提高准确性,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探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获取地表下准确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勘察中钻探工作应在测绘和物探的基础上进行,按勘察阶段、工程规模、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勘探线、网,一般按先近后远、先浅后深、先疏后密的原则进行。钻探完孔后,可把探测器放入井内进行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随着测井技术的飞跃发展,测井方法和它所能解决的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多,测井资料解释的自动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常用的测井方法有电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井中无线电透视、超声波及电视测井等。目前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钻孔,传统的钻孔缺少定位装置,钻孔过程中易出现偏差,整体影响勘探效果,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解决了:目前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钻孔,传统的钻孔缺少定位装置,钻孔过程中易出现偏差,整体影响勘探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包括两个保持平行的撑杆和设置于两个撑杆内部的环盘,两个所述撑杆均呈长方形体形状且内侧均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内部均嵌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所述环盘固定相连接,所述环盘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滑轨,位于所述电磁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契块,所述契块的内侧嵌入至电磁滑轨内部且,且外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可调节且调节杆的外端连接柱套,所述柱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终端连接有卡紧柱盘,所述卡紧柱盘为半圆弧形状,两个所述卡紧柱盘可闭合形成圆环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卡紧柱盘包括弹性垫层和金属层,所述弹性垫层的外侧与金属层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卡紧柱盘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凸柱,一端的凸柱上设置有卡条,另一端的凸柱上开设有与卡条尺寸相对应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撑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承重铸块,所述承重铸块的底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可调节高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位于所述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使用滑块可整体带动环盘进行移动,同时环盘内部添加的定位结构,可在环盘内部滑动,同时可通过液压缸调整卡紧柱盘的位置,使得两个卡紧柱盘在环盘内部不同点位进行定位,提高开孔钻探准确度。(2)本技术通过在卡紧柱盘的两侧分别添加了凸柱,在两个卡紧柱盘扣合过程中,提高扣合准确性,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结构升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紧柱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撑杆;2、环盘;3、导轨槽;4、滑块;5、电磁滑轨;6、定位结构;7、契块;8、调节杆;9、柱套;10、液压缸;11、支杆;12、卡紧柱盘;13、弹性垫层;14、金属层;15、凸柱;16、卡条;17、承重铸块;18、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包括两个保持平行的撑杆1和设置于两个撑杆1内部的环盘2,两个撑杆1均呈长方形体形状且内侧均设置有导轨槽3,导轨槽3的内部均嵌入有滑块4,滑块4的外侧与环盘2固定相连接,环盘2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滑轨5,位于电磁滑轨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结构6,定位结构6包括契块7,契块7的内侧嵌入至电磁滑轨5内部且,且外侧连接有调节杆8,调节杆8为可调节且调节杆8的外端连接柱套9,柱套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杆11,支杆11的终端连接有卡紧柱盘12,卡紧柱盘12为半圆弧形状,两个卡紧柱盘12可闭合形成圆环状,通过这样利用形成圆环孔放入钻杆,进行准确限位定位钻孔。所述卡紧柱盘12包括弹性垫层13和金属层14,所述弹性垫层13的外侧与金属层14相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弹性垫层13加强弹性,同时使用金属层14进行加强外部的硬度。所述卡紧柱盘12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凸柱15,一端的凸柱15上设置有卡条16,另一端的凸柱15上开设有与卡条16尺寸相对应的凹槽,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凸柱15外侧的卡条16插入对应的凸柱15的凹槽中,快速准确对接。所述撑杆1的底部均设置有承重铸块17,所述承重铸块17的底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可调节高度,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承重铸块17加强支撑,使用伸缩杆调整设备整体高度。位于所述撑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18,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限位板18进行限位保护。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可将设备整体放置于需要钻孔的位置,使用伸缩杆调整高度,同时可通过使用滑块4进行调整整个环盘2的位置,并且可控制移动环盘2内侧的定位结构6,将两个定位结构6分别移动至不同点位,使用液压缸10控制卡紧柱盘12伸缩出不同的距离,使得两个卡紧柱盘12扣合,然后将钻孔设备的钻杆穿过两个卡紧柱盘12形成的圆环形通孔中,达到准确定位的效果。本技术1、撑杆;2、环盘;3、导轨槽;4、滑块;5、电磁滑轨;6、定位结构;7、契块;8、调节杆;9、柱套;10、液压缸;11、支杆;12、卡紧柱盘;13、弹性垫层;14、金属层;15、凸柱;16、卡条;17、承重铸块;18、限位板。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钻孔,传统的钻孔缺少定位装置,钻孔过程中易出现偏差,整体影响勘探效果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通过使用滑块可整体带动环盘进行移动,同时环盘内部添加的定位结构,可在环盘内部滑动,同时可通过液压缸调整卡紧柱盘的位置,使得两个卡紧柱盘在环盘内部不同点位进行定位,提高开孔钻探准确度,本技术通过在卡紧柱盘的两侧分别添加了凸柱,在两个卡紧柱盘扣合过程中,提高扣合准确性,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保持平行的撑杆和设置于两个撑杆内部的环盘,两个所述撑杆均呈长方形体形状且内侧均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内部均嵌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所述环盘固定相连接,所述环盘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滑轨,位于所述电磁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契块,所述契块的内侧嵌入至电磁滑轨内部且,且外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可调节且调节杆的外端连接柱套,所述柱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终端连接有卡紧柱盘,所述卡紧柱盘为半圆弧形状,两个所述卡紧柱盘可闭合形成圆环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勘探岩壁开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保持平行的撑杆和设置于两个撑杆内部的环盘,两个所述撑杆均呈长方形体形状且内侧均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内部均嵌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所述环盘固定相连接,所述环盘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滑轨,位于所述电磁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契块,所述契块的内侧嵌入至电磁滑轨内部且,且外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可调节且调节杆的外端连接柱套,所述柱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终端连接有卡紧柱盘,所述卡紧柱盘为半圆弧形状,两个所述卡紧柱盘可闭合形成圆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通李宁赵斌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