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开关内饰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27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虚拟开关内饰件及车辆,具体涉及车辆内饰领域。所述虚拟开关内饰件包括:内饰表皮,具有由透光特征图案组成的动态标识区;内饰骨架,设置于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光源,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人手靠近所述动态标识区的感测信号;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与所述内饰表皮之间,且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并经所述出光面射出;以及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光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科技感和智能化的虚拟开关内饰件,满足客户对新鲜、科幻、智能、互联这种新事物心理诉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开关内饰件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开关内饰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对汽车性能、外观以及安全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汽车内饰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传统汽车的机械的功能件的功能实现往往需要一些对应的物理机械机构开关,如门内开启手柄、手套箱开启手柄、扶手开启按钮等,这些机械的功能件的物理机械机构开关不仅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容易磨损等缺陷,而且缺乏科技感和智能化,与车舱内饰日渐科技时尚的趋势格格不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开关内饰件及车辆,以改善现有的机械的功能件的物理机械机构开关缺乏科技感和智能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虚拟开关内饰件,包括内饰表皮、内饰骨架、导光板、光源、传感器及电控单元,其中,所述内饰表皮具有由透光特征图案组成的动态标识区;所述内饰骨架设置于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人手靠近所述动态标识区的感测信号;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与所述内饰表皮之间,所述导光板用于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并经所述出光面射出;以及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光源连接;其中,所述电控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传感器的感测信号,并根据处理结果来执行控制所述光源的显示状态以使若干所述透光特征图案呈现出相应的互动显示效果的动作或执行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通过激光弱化工艺于所述内饰表皮的所述动态标识区形成所述透光特征图案。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特征图案在被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照亮时在所述内饰表皮的可视面显示出来,而在未被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点亮时在所述内饰表皮的可视面不显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虚拟开关内饰件还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内饰表皮的一端,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光源分别集成于所述电路板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LED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饰骨架具有通孔,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主体部和导光凸出部,所述导光凸出部的一端与所述导光主体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光源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凸出部位于所述导光主体部的一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虚拟开关内饰件还包括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罩设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所述遮光罩与所述内饰骨架共同围城用于安装所述光源及所述传感器的安装腔。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手势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电容接近传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车辆,包括车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虚拟开关内饰件,其中,其中,所述虚拟开关内饰件包括:内饰表皮,具有由透光特征图案组成的动态标识区;内饰骨架,设置于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光源,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人手靠近所述动态标识区的感测信号;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与所述内饰表皮之间,且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并经所述出光面射出;以及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光源连接;其中,所述电控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传感器的感测信号,并根据处理结果来执行控制所述光源的显示状态以使若干所述透光特征图案呈现出相应的互动显示效果的动作或执行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虚拟开关内饰件兼具内饰科技感和智能化,通过灯光、电气和智能的整合,能够满足客户对新鲜、科幻、智能、互联这种新事物心理诉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虚拟开关内饰件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虚拟开关内饰件于一实施例中的电控单元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虚拟开关内饰件于一实施例中的控制逻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虚拟开关内饰件于一实施例中的点亮时的模拟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辆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框图。元件标号说明1、内饰表皮;11、动态标识区;12、透光特征图案;2、内饰骨架;21、通孔;3、电路板;4、LED灯;5、传感器;6、导光板;61、导光主体部;62、导光凸出部;63、入光面;64、出光面;7、遮光罩;100、虚拟开关内饰件;200、车体;300、电控单元;301、处理器;302、通信器;303、存储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专利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专利技术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动态光学成像的虚拟开关内饰件100,包括内饰表皮1、内饰骨架2、光源、导光板6、传感器5及电控单元。该虚拟开关内饰件100可作为车辆(例如汽车)的机械的功能件的虚拟开关,该虚拟开关内饰件100兼具内饰科技感和智能化,通过灯光、电气和智能的整合,能够满足客户对新鲜、科幻、智能、互联这种新事物心理诉求。其中,图2示出了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开关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饰表皮,具有由透光特征图案组成的动态标识区;/n内饰骨架,设置于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n光源,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n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人手靠近所述动态标识区的感测信号;/n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与所述内饰表皮之间,所述导光板用于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并经所述出光面射出;以及/n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光源连接;/n其中,所述电控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传感器的感测信号,并根据处理结果来执行控制所述光源的显示状态以使若干所述透光特征图案呈现出相应的互动显示效果的动作或执行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开关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饰表皮,具有由透光特征图案组成的动态标识区;
内饰骨架,设置于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
光源,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
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所述内饰表皮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人手靠近所述动态标识区的感测信号;
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与所述内饰表皮之间,所述导光板用于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并经所述出光面射出;以及
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光源连接;
其中,所述电控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传感器的感测信号,并根据处理结果来执行控制所述光源的显示状态以使若干所述透光特征图案呈现出相应的互动显示效果的动作或执行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开关内饰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激光弱化工艺于所述内饰表皮的所述动态标识区形成所述透光特征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开关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特征图案在被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照亮时在所述内饰表皮的可视面显示出来,而在未被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点亮时在所述内饰表皮的可视面不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开关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开关内饰件还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内饰骨架的远离内饰表皮的一端,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光源分别集成于所述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开关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LED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开关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康国旺李冠蓬解胜凯夏宽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