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四氟乙烯柱塞挤出送料装置及送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11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柱塞挤出送料装置,包括固定顶板、固定底板、活动组件和送料组件;所述固定顶板和固定底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顶板和固定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顶板和固定底板活动连接,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齿轮一;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上表面,第二固定杆上套设有可以转动的齿轮二;所述第一转动杆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咬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柱塞挤出送料方法,安装多组出料管道,可以一次性产出多个棒材,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四氟乙烯柱塞挤出送料装置及送料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柱塞挤出送料装置及送料方法。
技术介绍
聚四氟乙烯棒材是一种适用于加工各种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衬垫、密封件和润滑材料以及在各种频率下使用的电绝缘零件等的未加填充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可含再生聚四氟乙烯树脂)经模压、糊膏挤出或柱塞挤出工艺成型的棒材。聚四氟乙烯棒材有推压棒和模压棒两种,在已知塑料中聚四氟乙烯具有最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与介电性能,能在-180℃~+260℃温度下使用,以及具有最低摩擦系数,主要适用一些长的制品和非标规格的机械零件。现在市面上对聚四氟乙烯棒材一般采用挤出成型的制造工艺来进行生产,挤出成型在塑料加工中又称为挤塑,在非橡胶挤出机加工中利用液压机压力于模具本身的挤出称压出。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挤压边烧结,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现有装置在生产聚四氟乙烯棒材的过程中补充物料的送料不均匀,且工作效率低下,一次只能产出一个棒材。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四氟乙烯柱塞挤出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顶板(1)、固定底板(2)和活动组件(6);/n所述固定顶板(1)和固定底板(2)通过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n所述固定顶板(1)和固定底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螺杆(4)和第二固定杆(5);所述第一转动螺杆(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顶板(1)和固定底板(2)活动连接,第一转动螺杆(4)上固定套设有齿轮一(401);所述第二固定杆(5)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2)上表面,第二固定杆(5)上套设有可以转动的齿轮二(501);所述第一转动螺杆(4)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齿轮一(401)和齿轮二(501)咬合;/n所述活动组件(6)包括活动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四氟乙烯柱塞挤出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顶板(1)、固定底板(2)和活动组件(6);
所述固定顶板(1)和固定底板(2)通过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顶板(1)和固定底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螺杆(4)和第二固定杆(5);所述第一转动螺杆(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顶板(1)和固定底板(2)活动连接,第一转动螺杆(4)上固定套设有齿轮一(401);所述第二固定杆(5)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2)上表面,第二固定杆(5)上套设有可以转动的齿轮二(501);所述第一转动螺杆(4)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齿轮一(401)和齿轮二(501)咬合;
所述活动组件(6)包括活动组件主体(601),活动组件主体(601)上开设有活动组件第一通孔(6011);所述第一通孔(6011)与第一连接杆(3)相配适,第一连接杆(3)穿过第一通孔(6011),活动组件主体(601)可以沿着第一连接杆(3)上下移动;
所述活动组件主体(601)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且中空的第一压管(1001);
所述活动组件主体(601)正上方设置有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8);第二伸缩杆(8)穿过中空的第一伸缩杆(7);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伸出第一伸缩杆(7)的底部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伸缩杆(7)侧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板(701);所述第一连接板(701)通过第二连接杆(702)与活动组件主体(6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8)侧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板(801),第二连接板(801)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压杆(1002);所述第二压杆(1002)与第一压管(1001)相配适,第二压杆(1002)穿过活动组件主体(601)后伸入第一压管(1001)内腔中;
所述固定底板(2)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搅拌组件(12),搅拌组件(12)包括内盘(1201)和外环(1202),外环(1202)活动套设在内盘(1201)外侧;
所述固定底板(2)下表面固定设置出料管道(202);
所述内盘(1201)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搅拌凹槽(12011),搅拌凹槽(12011)底面为搅拌底面(120111),搅拌凹槽(12011)的侧壁为搅拌侧壁(120112);所述搅拌侧壁(120112)为从顶部到底部向内倾斜的斜面,内盘(1201)和固定底板(2)中开设有出料通孔(12012),出料通孔(12012)顶部连通搅拌凹槽(12011)的搅拌底面(120111)的中心位置;出料通孔(12012)底部连通出料管道(202);
所述出料通孔(12012)与第一压管(1001)及第二压杆(1002)相配适;所述出料通孔(1201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一出料部(120121)和第二出料部(120122),第一出料部(120121)的直径大于第二出料部(120122),从而形成卡台(120123);所述第一出料部(120121)的直径与第一压管(1001)的外径相同,第二出料部(120122)的直径与第二压杆(1002)的直径相同;
所述外环(1202)外圈开设有齿槽,齿轮一(401)、齿轮二(501)和外环(1202)依次咬合;
所述外环(1202)顶部固定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辅助送料的拨料组件(12021);所述拨料组件(12021)包括拨料组件竖板一(120211)、拨料组件横板一(120212)、拨料组件竖板二(120213)和导向板(120214);拨料组件竖板一(120211)固定设置在外环(1202)顶部;所述拨料组件横板一(120212)首端与拨料组件竖板一(120211)固定连接,拨料组件横板一(120212)尾端向着搅拌凹槽(12011)的中心轴水平延伸;所述拨料组件竖板二(120213)顶部与拨料组件横板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瑾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志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