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线缆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286018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制作邻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线缆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模具。一种双层线缆模具,包括模芯、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所述第一模盖位于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二模盖之间。线缆双层外皮,内层含有抗拉丝线,外层皮覆盖内层皮上的褶皱,抗拉丝线增加外皮的强度和抗老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线缆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制作邻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线缆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线缆表面质量会由于线缆本身的褶皱而出现褶皱,同时抗老化和抗拉强度也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线缆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模具,双层外皮,内层含有抗拉丝线,外层皮覆盖内层皮上的褶皱,抗拉丝线增加外皮的强度。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线缆模具,包括模芯、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所述第一模盖位于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二模盖之间,所述模芯远离所述第一模盖一侧设置有一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为与线缆芯输送机的安装配合台,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模盖一侧设置有一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模盖内,所述模芯中轴线上开有模芯孔,所述模芯孔为通孔;所述第一模盖内开有一第一注塑腔,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注塑腔内,所述第一模盖上开有一第一注塑孔,所述第一注塑孔穿过所述第一模盖的圆柱壁与所述第一注塑腔内相连通,所述第一模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线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芯、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所述第一模盖位于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二模盖之间,所述模芯远离所述第一模盖一侧设置有一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为与线缆芯输送机的安装配合台,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模盖一侧设置有一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模盖内,所述模芯中轴线上开有模芯孔,所述模芯孔为通孔;/n所述第一模盖内开有一第一注塑腔,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注塑腔内,所述第一模盖上开有一第一注塑孔,所述第一注塑孔穿过所述第一模盖的圆柱壁与所述第一注塑腔内相连通,所述第一模盖远离所述模芯一侧设置有一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中轴线上开有一第一出模孔,所述第一出模孔为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线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芯、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所述第一模盖位于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二模盖之间,所述模芯远离所述第一模盖一侧设置有一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为与线缆芯输送机的安装配合台,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模盖一侧设置有一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模盖内,所述模芯中轴线上开有模芯孔,所述模芯孔为通孔;
所述第一模盖内开有一第一注塑腔,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注塑腔内,所述第一模盖上开有一第一注塑孔,所述第一注塑孔穿过所述第一模盖的圆柱壁与所述第一注塑腔内相连通,所述第一模盖远离所述模芯一侧设置有一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中轴线上开有一第一出模孔,所述第一出模孔为一通孔,所述第一出模孔的内半径与线缆芯的半径之差等于内层皮的厚度,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二模盖内;
所述第二模盖靠近所述第一模盖一侧开有一配合腔,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配合腔内,所述第二模盖另一侧开有一第二注塑腔,所述第二注塑腔与所述配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模盖上开有一第二注塑孔,所述第二注塑孔穿过所述第二模盖的圆柱壁与所述第二注塑腔内相连通,所述第二模盖远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万江厦门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