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及坐便器胚体技术

技术编号:289205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包括:注浆步骤:生产座圈胚体、内胆胚体和大身胚体;第一脱模步骤:将大身模具的一部分、内胆模具、座圈模具的一部分脱模;第一粘结步骤:使内胆胚体的第一粘结面与大身胚体的粘结面彼此粘结;第二脱模步骤:将内胆模具的另一部分从内胆胚体上脱模;第二粘结步骤:使座圈胚体的粘结面与内胆胚体的第二粘结面彼此粘结;第三脱模步骤:将座圈模具、内胆模具和大身模具中的尚未脱模部分从粘结好的坐便器胚体上脱模。通过在带有部分模具的情况下使各个胚体之间粘结,允许操作人员在粘结过程中对胚体的接触减少,并且可利用部分模具来实现胚体之间的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及坐便器胚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由这种制作方法制作出的坐便器胚体。
技术介绍
随着卫浴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坐便器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提高坐便器胚体的生产效率以及提升产品质量是目前坐便器研发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坐便器胚体通过在模具中整体注浆来完成,但采用这种传统方式制作坐便器胚体时间长、效率低,且作业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模具清理也较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目前多采用分体结构的坐便器胚体(也称马桶精坯)的生产方法。在目前的坐便器胚体的分体制作工艺中,坐便器胚体通常分成至少五个胚体一起形成坐便器胚体,然后放进烧制设备中烧制成坐便器陶瓷体。由于胚体的结构与生产工艺限制,存在流程繁琐,效率不高的问题,并且由相关技术形成的坐便器胚体的结构强度不够。此外,由于坐便器胚体是分成了至少五个部分,所采用的模具的数量也相应至少要五个或五个以上,加工成本也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此外,目前还存在将坐便器胚体由三部分、即座圈胚体、内胆胚体、外壳胚体粘结而成的工艺,以减少所采用的模具数量和粘结工序。但现有技术的坐便器胚体制作方法仍然有在粘结时由于操作不可避免会导致定位困难,从而导致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胚体要求,并且仍存在由于操作人员与脆弱的胚体接触而导致的废品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为此,在坐便器胚体制作的
中始终存在对以较低成本来生产高精度胚体且同时还能降低泥胚报废率的需求。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注浆步骤:分别在彼此独立的座圈模具、内胆模具和大身模具内注浆,以生产座圈胚体、内胆胚体和大身胚体;第一脱模步骤:将大身模具的一部分从大身胚体上脱模,以露出大身胚体的粘结面;将内胆模具的一部分从内胆胚体上脱模,以露出内胆胚体的第一粘结面;将座圈模具的一部分从座圈胚体上脱模,以露出座圈胚体的粘结面;第一粘结步骤:将内胆模具放置于大身模具上,以使内胆胚体的第一粘结面与大身胚体的粘结面彼此粘结;第二脱模步骤:将内胆模具的另一部分从内胆胚体上脱模,以露出内胆胚体的第二粘结面;第二粘结步骤:将座圈模具放置于内胆模具上,以使座圈胚体的粘结面与内胆胚体的第二粘结面彼此粘结;第三脱模步骤:将座圈模具、内胆模具和大身模具中的尚未脱模部分从粘结好的坐便器胚体上脱模,其中,第一脱模步骤中的各子步骤能以任意次序执行,并且在执行第一脱模步骤之后,依次执行第一粘结步骤、第二脱模步骤、第二粘结步骤和第三脱模步骤。通过在带有部分模具的情况下使各个胚体之间粘结,能允许操作人员在粘结过程中对胚体的接触减少,从而降低因接触导致的胚体报废率。此外,由于粘结时胚体并未完全脱模,因此还能利用剩余的部分模具来实现胚体之间的精准定位,提高粘结效果,降低返工率。优选的是,在第一脱模步骤中,可以将大身模具的上模从大身胚体上脱模,将内胆模具中的底模从内胆胚体上脱模,以及可以将座圈模具中的底模从座圈胚体上脱模。通过在第一脱模步骤中仅脱去大身模具的上模、内胆模具和座圈模具的底模,容易使待粘结的各胚体粘结面彼此面对,从而便于后续粘结工艺的操作。有利地,第三脱模步骤可以包括:将座圈模具中的上模从座圈胚体上脱模;将大身模具中的其余模具从大身胚体上脱模。在第三脱模步骤中,可以实现在两个子步骤之间(如果它们存在先后次序,也可以不存在)附加其它工艺步骤,以提高制作坐便器胚体的灵活度。特别是,如果将大身模具的最终脱模放在最后,则可以确保胚体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更优选的是,在第一粘结步骤中,在使内胆胚体与大身胚体彼此粘结之前,可以利用内胆模具中未脱模的部分与大身模具中未脱模的部分来定位内胆胚体与大身胚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借助内胆模具和大身模具来定位内胆胚体和大身胚体,则有利于精确定位二者,从而有利于粘结工艺的可靠性。更优选的是,在第二粘结步骤中,在使内胆胚体与座圈胚体彼此粘结之前,可以利用座圈模具中未脱模的部分与大身模具中未脱模的部分来定位内胆胚体与座圈胚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借助座圈模具和大身模具来定位座圈胚体和(已与大身胚体粘结好的)内胆胚体,则有利于精确定位座圈胚体和内胆胚体,从而有利于粘结工艺的可靠性。在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大身模具至少包括上模和侧模,在第一粘结步骤和第二粘结步骤中,可以利用大身模具的侧模来定位内胆胚体与大身胚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内胆胚体与座圈胚体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使大身模具包括侧模,可以方便地提供用于定位的模具位置,例如朝向顶上的平面,从而有利于各个胚体之间粘结时的相对定位精度。尤其是,在大身模具的侧模上可以设有第一定位结构,而在内胆模具的上模上和在座圈模具的上模上可以分别设有能与第一定位结构形状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和第三定位结构。借助各个定位结构之间的形状匹配的接合或卡合,容易实现胚体在粘结时的精确定位,从而提高坐便器胚体的制作质量。例如,第一定位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而第二定位结构和第三定位结构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个定位孔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爪。通过简单的孔爪式配合,可以简化模具的设计,但同时又能提高定位精度,减少操作人员的失误操作。优选地,在第三脱模步骤的各子步骤之间,可以对坐便器胚体进行打孔。在脱去大身模具的未脱模部分之前,通过增加附加工艺步骤来提高坐便器胚体的制作灵活度,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用户需求。最后,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坐便器胚体,坐便器胚体通过前述中的任一项制作方法制成。附图说明应注意参考的附图并非都按比例绘制,而是可扩大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且在这方面,附图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图1A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圈胚体的立体图;图1B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胆胚体的立体图;图1C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大身胚体的立体图;图2A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圈模具的立体图,其中座圈模具的各模具部分闭合在一起;图2B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胆模具的立体图,其中内胆模具的各模具部分闭合在一起;图2C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大身模具的立体图,其中大身模具的上下左右的四个模具部分闭合在一起;图3A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圈模具的立体图,其中座圈模具的各模具部分打开;图3B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胆模具的立体图,其中内胆模具的各模具部分打开;图3C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大身模具的立体图,其中大身模具的各模具部分打开;图4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坐便器胚体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座圈胚体、内胆胚体和大身胚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5A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带有座圈模具的座圈胚体的仰视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座圈胚体的粘结面;图5B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n注浆步骤:分别在彼此独立的座圈模具(210)、内胆模具(220)和大身模具(230)内注浆,以生产座圈胚体(110)、内胆胚体(120)和大身胚体(130);/n第一脱模步骤:将所述大身模具(230)的一部分从所述大身胚体(130)上脱模,以露出所述大身胚体(130)的粘结面(132);将所述内胆模具(220)的一部分从所述内胆胚体(120)上脱模,以露出所述内胆胚体(120)的第一粘结面(122);将所述座圈模具(210)的一部分从所述座圈胚体(110)上脱模,以露出所述座圈胚体(110)的粘结面(112);/n第一粘结步骤:将所述内胆模具(220)放置于所述大身模具(230)上,以使所述内胆胚体(120)的第一粘结面(122)与所述大身胚体(130)的粘结面(132)彼此粘结;/n第二脱模步骤:将所述内胆模具(220)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内胆胚体(120)上脱模,以露出所述内胆胚体(120)的第二粘结面(124);/n第二粘结步骤:将所述座圈模具(210)放置于所述内胆模具(220)上,以使所述座圈胚体(110)的粘结面(112)与所述内胆胚体(120)的第二粘结面(124)彼此粘结;/n第三脱模步骤:将所述座圈模具(210)、所述内胆模具(220)和所述大身模具(230)中的尚未脱模部分从粘结好的坐便器胚体上脱模;/n其中,所述第一脱模步骤中的各子步骤能以任意次序执行,并且在执行所述第一脱模步骤之后,依次执行所述第一粘结步骤、所述第二脱模步骤、所述第二粘结步骤和所述第三脱模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注浆步骤:分别在彼此独立的座圈模具(210)、内胆模具(220)和大身模具(230)内注浆,以生产座圈胚体(110)、内胆胚体(120)和大身胚体(130);
第一脱模步骤:将所述大身模具(230)的一部分从所述大身胚体(130)上脱模,以露出所述大身胚体(130)的粘结面(132);将所述内胆模具(220)的一部分从所述内胆胚体(120)上脱模,以露出所述内胆胚体(120)的第一粘结面(122);将所述座圈模具(210)的一部分从所述座圈胚体(110)上脱模,以露出所述座圈胚体(110)的粘结面(112);
第一粘结步骤:将所述内胆模具(220)放置于所述大身模具(230)上,以使所述内胆胚体(120)的第一粘结面(122)与所述大身胚体(130)的粘结面(132)彼此粘结;
第二脱模步骤:将所述内胆模具(220)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内胆胚体(120)上脱模,以露出所述内胆胚体(120)的第二粘结面(124);
第二粘结步骤:将所述座圈模具(210)放置于所述内胆模具(220)上,以使所述座圈胚体(110)的粘结面(112)与所述内胆胚体(120)的第二粘结面(124)彼此粘结;
第三脱模步骤:将所述座圈模具(210)、所述内胆模具(220)和所述大身模具(230)中的尚未脱模部分从粘结好的坐便器胚体上脱模;
其中,所述第一脱模步骤中的各子步骤能以任意次序执行,并且在执行所述第一脱模步骤之后,依次执行所述第一粘结步骤、所述第二脱模步骤、所述第二粘结步骤和所述第三脱模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脱模步骤中,将所述大身模具(230)的上模(231)从所述大身胚体(130)上脱模,将所述内胆模具(220)中的底模(224)从所述内胆胚体(120)上脱模,以及将所述座圈模具(210)中的底模(214)从所述座圈胚体(110)上脱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便器胚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脱模步骤包括:将所述座圈模具(210)中的上模(212)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忠德刘永泽沈苗根李毓琳何小龙拓峰峰胡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骊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骊住美标卫生洁具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