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10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包括:S1.将移动式干坞停靠在码头上;S2.在所述移动式干坞的甲板上设置找平层;S3.选择管节的浇筑形式,基于所述浇筑形式,在所述找平层上对应设置用于浇筑管节的模板系统,并将混凝土按照所述浇筑形式浇筑于所述模板系统内;S4.对预制后的管节进行养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不仅耗费低,而且使得整个施工工期短,此外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沉管隧道是将预制好的沉管管节沉设在海底或者江底的基坑槽内,然后将管节固定、连接并回填,之后将管节内的水抽掉以后,形成连通的隧道形式。现有的沉管管节一般是在固定干坞内进行预制,预制完成后通过运船运至安装点进行安装。当管节安装点的附近未存在固定干坞时,需要临时建造固定干坞,不仅耗费大,而且建造固定干坞的工期长,进而导致管节整个施工工期长,此外,临时建造固定干坞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即使存在固定干坞,仍然需要将预制好的沉管管节首先吊装至运船上,再通过运船输送至安装点,同样导致耗费大,整个施工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不仅耗费低,而且使得整个施工工期短,此外更加环保。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移动式干坞停靠在码头上;S2.在所述移动式干坞的甲板上设置找平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移动式干坞停靠在码头上;/nS2.在所述移动式干坞的甲板上设置找平层;/nS3.选择管节的浇筑形式,基于所述浇筑形式,在所述找平层上对应设置用于浇筑管节的模板系统,并将混凝土按照所述浇筑形式浇筑于所述模板系统内;/nS4.对预制后的管节进行养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移动式干坞停靠在码头上;
S2.在所述移动式干坞的甲板上设置找平层;
S3.选择管节的浇筑形式,基于所述浇筑形式,在所述找平层上对应设置用于浇筑管节的模板系统,并将混凝土按照所述浇筑形式浇筑于所述模板系统内;
S4.对预制后的管节进行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浇筑形式为分层分段浇筑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分段浇筑形式的过程为:将管节沿竖直方向分成底浇筑层和顶浇筑层,所述底浇筑层沿自身长度方向分成多个底浇筑段(100),所述顶浇筑层沿自身长度方向分成多个顶浇筑段(101),首先依次浇筑所有的所述底浇筑段(100),然后依次浇筑所有的所述顶浇筑段(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并排设置于所述找平层上的两个外模支架(200),两个所述外模支架(200)相靠近的侧壁能够上下调节地设置有外模板(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管管节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模支架(200)之间设置有排架(202),所述排架(202)沿自身长度方向能够拆卸地设置有多个支撑架(203),所述支撑架(203)的外侧壁设置有底内模板(204),所述底内模板(204)与位于所述底浇筑段(100)上的通道的内侧壁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玉明欧智勇裴超刘艳萍周飞丘新溪李超浩习永立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