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04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该装置包括动力机构、驱动胎胚转动的旋转机构和用于胎胚子口穿刺的刺孔机构,所述刺孔机构包括机架、母滑块、子滑块、凸轮、第一锥齿轮和动作臂,所述动作臂上安装有刺孔针,所述动作臂与所述母滑块连接,所述母滑块安装在开设所述机架内的滑槽内,所述子滑块与所述母滑块滑动副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子滑块铰接,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刺孔机构对轮胎胎胚子口完成刺孔。该装置可提高对胎胚刺孔的均匀程度,从而提高胎胚和成品轮胎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
技术介绍
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帘布、带束层与子口包布都采用钢丝骨架,胎体帘线与轮胎断面接近平行,像地球子午线形式排列。这种轮胎的承载能力大,在卡车、客车、货车和部分轻卡车上已经广泛使用。全钢子午线轮胎由于其结构复杂,子口部位断点多,在成型过程中贴合半部件时很容易在子口部位产生气泡。气泡的存在不仅影响车辆的驾驶性能,而且轮胎长时间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鼓包甚至爆胎现象,对汽车驾驶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绝大多数的轮胎成型机在成型过程中仍然难以解决子口气泡问题,采用在胎胚成型之后,在卸胎臂上使用锥子进行45°人工刺孔,在胎胚硫化时,随着胶料的流动,子口部位的气泡会从孔排出。这种方式可以改善子口气泡问题,但是却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同时,人工刺孔容易有残余气泡的存在,刺孔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如何提升胎胚刺孔效率和刺孔质量,保证子口部位的气泡顺利排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胎胚子口刺孔装置的胎胚刺孔效率低和刺孔质量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包括动力机构、驱动胎胚转动的旋转机构和用于胎胚子口穿刺的刺孔机构,所述刺孔机构包括机架、母滑块、子滑块、凸轮、第一锥齿轮和动作臂,所述动作臂上安装有刺孔针,所述动作臂与所述母滑块连接,所述母滑块安装在开设所述机架内的滑槽内,所述子滑块与所述母滑块滑动副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子滑块铰接,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刺孔机构对轮胎胎胚子口完成刺孔。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减速器、联轴器和传动轴,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皮带、第二带轮、主动轴和被动轴,所述第一皮带轮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带轮安装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被动轴安装在所述主动轴对面。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轴和所述被动轴分别通过支架固定。所述刺孔机构在所述胎胚两侧对称设置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所述刺孔机构可实现胎胚转动的同时刺孔针对左右子口部位进行45°均匀刺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装置完全代替人工操作进行胎胚子口刺孔,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刺孔机构对胎胚进行刺孔,大大提高了刺孔的均匀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胎胚气泡漏扎、多扎的情况,提高了胎胚和成品轮胎的质量。采用机械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刺孔,操作人员只需设定伺服电机动作时间即可由装置自动完成,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操作者使用锥子造成扎伤的安全隐患。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可有效提高成型工序的生产效率,提高胎胚和成品轮胎的质量,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及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前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胎胚子口刺孔装置的胎胚刺孔效率低和刺孔质量差的问题。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包括动力机构、驱动胎胚转动的旋转机构和用于胎胚子口穿刺的刺孔机构,所述刺孔机构包括机架6、母滑块21、子滑块20、凸轮19、第一锥齿轮8和动作臂9,所述动作臂9上安装有刺孔针,所述动作臂9与所述母滑块21连接,所述母滑块21安装在开设所述机架6内的滑槽内,所述子滑块20与所述母滑块21滑动副连接,所述凸轮19与所述子滑块20铰接,所述凸轮19与所述第一锥齿轮8安装在同一传动轴上同轴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所述第一锥齿轮8啮合,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第二锥齿轮7带动所述刺孔机构对轮胎胎胚子口完成刺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减速器3、联轴器4和传动轴5,所述第二锥齿轮7连接在所述传动轴5上。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带轮11、皮带12、第二带轮10、主动轴13和被动轴22,所述第一皮带轮11安装在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的传动轴5上,所述第一带轮11和第二带轮10通过所述皮带12连接,所述第二带轮10安装在所述主动轴13上,所述被动轴22安装在所述主动轴13对面;所述主动轴13和所述被动轴22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刺孔机构在所述胎胚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子滑块20与所述母滑块21滑动副连接,比如可在母滑块21开设小滑槽使子滑块20可左右运动;整个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可安装在底座1上。工作时,胎胚由成型机卸胎臂放置在主动轴13与被动轴22上,伺服电机2开始工作,动力通过减速器3,联轴器4传递给传动轴5,传动轴5通过第一带轮11,皮带12,第二带轮10将动力传递给主动轴13,带动主动轴13进行转动,由于胎胚14与主动轴13接触,使得胎胚14在装置上转动。与此同时,在伺服电机2的作用下,传动轴5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7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由第一锥齿轮8带动凸轮19进行转动,子滑块20与凸轮19之间铰接,凸轮19的转动,可以带动子滑块20同时进行运动,子滑块的绝对运动轨迹为圆形,同时子滑块20可以在母滑块21内进行滑动,其相对于母滑块21的运动轨迹为左右往复运动,通过子滑块20的作用带动母滑块21在机架6内进行运动,由于机架6是固定的,且机架6内的长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故使得母滑块21进行与水平面呈45°方向的往复运动,带动动作臂9进行往复运动,动作臂9上的刺孔针对胎胚14右侧进行刺孔,对称设置的刺孔机构通过相同的动作方式对胎胚左侧进行刺孔。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中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构、驱动胎胚转动的旋转机构和用于胎胚子口穿刺的刺孔机构;所述刺孔机构包括机架、母滑块、子滑块、凸轮、第一锥齿轮和动作臂,所述动作臂上安装有刺孔针,所述动作臂与所述母滑块连接,所述母滑块安装在开设所述机架内的滑槽内,所述子滑块与所述母滑块滑动副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子滑块铰接,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刺孔机构对轮胎胎胚子口完成刺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构、驱动胎胚转动的旋转机构和用于胎胚子口穿刺的刺孔机构;所述刺孔机构包括机架、母滑块、子滑块、凸轮、第一锥齿轮和动作臂,所述动作臂上安装有刺孔针,所述动作臂与所述母滑块连接,所述母滑块安装在开设所述机架内的滑槽内,所述子滑块与所述母滑块滑动副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子滑块铰接,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刺孔机构对轮胎胎胚子口完成刺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胚子口刺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减速器、联轴器和传动轴,所述第二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宇侯绪国张晓军王思文王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