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88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包括支架框、可前后转动的保温箱及设置于保温箱内部的培养箱,所述保温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座板,所述座板的顶部侧面均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顶部连接有铸块,所述铸块的中间及轴杆的顶端贯穿有转动轴,所述支架框的两侧设置有支杆且所述支杆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保温箱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柱框,所述培养箱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箱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穿过保温箱与培养箱相连接,位于所述保温箱的内部两侧填充有绒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培养箱进行保温,同时可手动进行推动培养箱进行晃动,达到振荡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培养箱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
技术介绍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培养箱主要是种水质分析,生化需氧量测定,细菌、微生物的培养、保存,以及植物的栽培育种实验的专用恒温设备目前现有的振荡培养箱,多数采用电动振荡的方式进行振荡,一旦出现断电无法振荡,易导致内部生物死亡,同时缺少外在保护结构,内部温度易出现流失,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振荡培养箱,多数采用电动振荡的方式进行振荡,一旦出现断电无法振荡,易导致内部生物死亡,同时缺少外在保护结构,内部温度易出现流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包括支架框、可前后转动的保温箱及设置于保温箱内部的培养箱,所述保温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座板,所述座板的顶部侧面均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顶部连接有铸块,所述铸块的中间及轴杆的顶端贯穿有转动轴,所述支架框的两侧设置有支杆且所述支杆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保温箱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柱框,所述培养箱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箱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穿过保温箱与培养箱相连接,位于所述保温箱的内部两侧填充有绒棉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顶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顶板与缓冲结构保持倾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柱板,所述柱板呈条状,且位于柱板的内侧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外侧连接有活动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培养箱的正面设置有可转动门板,所述门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位于所述培养箱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分隔板,若干个分隔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电阻。(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培养箱放入至保温箱的内部,可促进保温效果,同时可使用保温箱底部的柱框进行手动推动培养箱进行前后晃动,达到辅助振荡的效果。本技术的通过在支架框的底部添加了缓冲结构,可对保温箱前后晃动进行限位缓冲,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培养箱通过分隔板分隔出多个储室,便于分类单独存放,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保温箱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培养箱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框;2、保温箱;3、培养箱;4、座板;5、轴杆;6、铸块;7、转动轴;8、顶板;9、柱框;10、保温板;11、绒棉层;12、缓冲结构;13、柱板;14、压簧;15、活动板;16、控制面板;17、分隔板;18、加热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包括支架框1、可前后转动的保温箱2及设置于保温箱2内部的培养箱3,保温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座板4,座板4的顶部侧面均连接有轴杆5,轴杆5的顶部连接有铸块6,铸块6的中间及轴杆5的顶端贯穿有转动轴7,支架框1的两侧设置有支杆且支杆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8,保温箱2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柱框9,培养箱3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保温板10,保温板10与培养箱3采用一体化设计,通过螺栓可整体对培养箱3进行固定,保温箱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螺栓穿过保温箱2与培养箱3相连接,位于保温箱2的内部两侧填充有绒棉层1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顶板8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缓冲结构12,所述顶板8与缓冲结构12保持倾斜,通过这样的设计缓冲结构12采用倾斜式设计,倾斜角度可控制在45-60度角,保证保温箱2在前后晃动翘起时,可与缓冲结构12接触。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缓冲结构12包括柱板13,所述柱板13呈条状,且位于柱板13的内侧连接有压簧14,所述压簧14的外侧连接有活动板15,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活动板15配合压簧14对保温箱2进行缓冲限位。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培养箱3的正面设置有可转动门板,所述门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6,通过这样的设计使用可转动门板打开存放原料,使用控制面板16进行控制操作。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位于所述培养箱3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分隔板17,若干个分隔板17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电阻18,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分隔板17分隔出不同的储室,使用加热电阻18进行加热。工作原理:使用时,可将原料放入至培养箱3的内部,在断电,或者需要辅助进行振荡时,可通过使用手持柱框9整体推动保温箱2进行前后晃动,晃动的过程中,可接触活动板15及压簧14进行促进缓冲和限位,正常使用时,可启动内部的加热电阻进行加热,同时保温箱2、保温板10及绒棉层11可促进保温,实用性强。本技术的1、支架框;2、保温箱;3、培养箱;4、座板;5、轴杆;6、铸块;7、转动轴;8、顶板;9、柱框;10、保温板;11、绒棉层;12、缓冲结构;13、柱板;14、压簧;15、活动板;16、控制面板;17、分隔板;18、加热电阻,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现有的振荡培养箱,多数采用电动振荡的方式进行振荡,一旦出现断电无法振荡,易导致内部生物死亡,同时缺少外在保护结构,内部温度易出现流失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通过将培养箱放入至保温箱的内部,可促进保温效果,同时可使用保温箱底部的柱框进行手动推动培养箱进行前后晃动,达到振荡的效果,本技术的通过在支架框的底部添加了缓冲结构,可对保温箱前后晃动进行限位缓冲,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培养箱通过分隔板分隔出多个储室,便于分类单独存放,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框(1)、可前后转动的保温箱(2)及设置于保温箱(2)内部的培养箱(3),所述保温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座板(4),所述座板(4)的顶部侧面均连接有轴杆(5),所述轴杆(5)的顶部连接有铸块(6),所述铸块(6)的中间及轴杆(5)的顶端贯穿有转动轴(7),所述支架框(1)的两侧设置有支杆且所述支杆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8),所述保温箱(2)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柱框(9),所述培养箱(3)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保温板(10),所述保温箱(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穿过保温箱(2)与培养箱(3)相连接,位于所述保温箱(2)的内部两侧填充有绒棉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框(1)、可前后转动的保温箱(2)及设置于保温箱(2)内部的培养箱(3),所述保温箱(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座板(4),所述座板(4)的顶部侧面均连接有轴杆(5),所述轴杆(5)的顶部连接有铸块(6),所述铸块(6)的中间及轴杆(5)的顶端贯穿有转动轴(7),所述支架框(1)的两侧设置有支杆且所述支杆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8),所述保温箱(2)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柱框(9),所述培养箱(3)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保温板(10),所述保温箱(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穿过保温箱(2)与培养箱(3)相连接,位于所述保温箱(2)的内部两侧填充有绒棉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单独控温的振荡培养箱,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蕾
申请(专利权)人:绿奥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