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1799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与第一缺氧单元以及第二缺氧单元相邻的好氧膜单元,膜组件,与好氧膜单元连接的曝气装置以及回流槽。回流槽用于将好氧膜单元内的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单元。第一缺氧单元与第二缺氧单元内,污水的进入和排出交替进行,好氧膜单元持续出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回流槽代替回流泵,实现污水从好氧膜单元向缺氧单元的回流,减少设备投资和能耗。并且实现了缺氧单元的序批式反应功能,不仅提高了膜的利用率,而且避免了采用大流量进水泵和回流泵连续运行时普遍遇到“大马拉小车”所导致的能耗高、设备易损且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农村小规模低浓度污水的处理适合采用一体化设备,其中,现有技术中处理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时,常用的是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工艺的一体化设备,其污水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受到广泛欢迎。但由于农村污水处理规模普遍较小,与设备相配套的进水泵和回流泵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型号,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得不采用流量、扬程和功率都远高于实际需求的大泵,这种情况下,要强行维持设计流量条件下的连续运行,不仅控制麻烦,而且能耗大大增加,还会因电流增加而造成泵的损坏。上述问题,采用与常规SBR工艺类似的序批间歇进出水,以时间调控进出水量的方式即可妥善解决,使泵的能力得以适当发挥。但是,当该方式与能稳定确保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的MBR工艺相结合时,就会由于间歇出水的原因导致膜的闲置率高,利用率低,膜面积需求增大,投资大幅增加的问题。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将SBR的序批间歇进水方式和MBR的连续出水方式相结合,使泵的适当应用和膜的连续出水协调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流量、扬程以及功率远高于实际需求的大泵带来的控制麻烦,能耗增加和泵易损坏的问题,以及间歇出水导致膜的闲置率高,利用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第一缺氧单元与第二缺氧单元的尺寸相同,两端对齐,且平行布置;好氧膜单元,位于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的下游,分别与第一缺氧单元以及第二缺氧单元共壁连接;膜组件,设置在好氧膜单元内;曝气装置,与好氧膜单元连接;回流槽,呈T型设置在第一缺氧单元、第二缺氧单元以及好氧膜单元的共壁隔墙之上,使好氧膜单元与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连接,用于将好氧膜单元内的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第一缺氧单元或第二缺氧单元;向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中的一个泵入未处理的原污水;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中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好氧膜单元的回流溶液,同时向好氧膜单元排出经过缺氧反硝化处理的污水;第一缺氧单元与第二缺氧单元内,污水的进入和回流-排出交替进行;好氧膜单元持续向外排水。根据本技术,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内分别设置与回流槽连通的出流管;第一缺氧单元对应的回流出流管上设置第一缺氧回流控制阀,第二缺氧单元对应的出流管上设置第二缺氧回流控制阀。根据本技术,回流槽朝向好氧膜单元的一侧部分开口或者全部开口,好氧膜单元在曝气过程中通过气提作用被提升的的混合液通过开口进入回流槽,经过出流管及回流控制阀回流至第一缺氧单元或第二缺氧单元。根据本技术,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中分别设置第一水下搅拌机和第二水下搅拌机,用于缺氧单元进水时搅拌混合污水及促进缺氧反硝化反应。根据本技术,未处理的原污水经过进水泵泵入第一缺氧单元或第二缺氧单元;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分别通过第一缺氧进水控制阀和第二缺氧进水控制阀控制污水的泵入。根据本技术,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出水分别通过管道与好氧膜单元底部连通;连接第一缺氧单元与好氧膜单元的管道上设置第一缺氧出流控制阀;连接第二缺氧单元与好氧膜单元的管道上设置第二缺氧出流控制阀,用于控制缺氧单元与好氧单元中混合液的流通。根据本技术,好氧膜单元还包括出水系统,出水系统包括抽吸泵和出水控制阀。根据本技术,好氧膜单元还包括曝气冲刷系统,曝气冲刷系统包括风机和曝气控制阀,用于向好氧膜单元内提供氧气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和对膜组件进行冲刷防止污堵,同时产生气提作用将好氧膜单元内的混合液提升进入回流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回流槽,在MBR膜组件曝气冲刷时的气提作用下,实现硝化液从好氧膜单元向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的回流,省去了回流泵的设置,减少设备投资和能耗,也减少了设备损坏。此外,本技术还通过设置两个缺氧单元,并且在第一缺氧单元和第二缺氧单元间相互切换进水、回流-排水过程,实现了缺氧单元的序批式反应功能,相当于SBR池,能够节省占地面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两个缺氧单元的相互切换操作,使得本技术实现缺氧单元间歇进水,同时好氧膜单元连续进、出水运行,提高了膜组件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膜片使用量,节省占地和设备投资,适合农村小规模低浓度的污水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缺氧单元;2:第二缺氧单元;3:好氧膜单元;4:第一缺氧进水控制阀;5:第二缺氧进水控制阀;6:第一水下搅拌机;7:第二水下搅拌机;8:出水控制阀;9:回流槽;10:第一缺氧回流控制阀;11:第二缺氧回流控制阀;12:第一缺氧出流控制阀;13:第二缺氧出流控制阀;14:抽吸泵;15:曝气控制阀;16:风机;17:膜组件;18:进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所述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中进行污水的反硝化脱氮反应。第一缺氧单元1与第二缺氧单元2的尺寸相同,两端对齐,且平行布置。好氧膜单元3,位于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的下游,分别与第一缺氧单元1以及第二缺氧单元2连接;好氧膜单元3中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氨氮。膜组件17,设置在好氧膜单元3内,用于过滤水中微生物等悬浮固体,出水满足排放标准。曝气装置,与好氧膜单元3中的膜组件相连接,向好氧膜单元3曝气。回流槽9,设置在第一缺氧单元1、第二缺氧单元2与好氧膜单元3共壁隔墙之上,使好氧膜单元3与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连接,用于将好氧膜单元3内的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第一缺氧单元1或第二缺氧单元2。向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中的一个泵入未处理的原污水;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好氧膜单元3的回流溶液,同时向好氧膜单元3排出经过缺氧反硝化处理的污水;第一缺氧单元1与第二缺氧单元2内,污水的排入和回流-排出交替进行。好氧膜单元3持续向外排水。具体地,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内分别设置与回流槽9连通的出流管,优选地,在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远离好氧膜单元3的一端设置出流管。优选地,如图1所示,回流槽9可以为T字形,位于第一缺氧单元1、第二缺氧单元2与好氧膜单元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第一缺氧单元(1)与第二缺氧单元(2)的尺寸相同,两端对齐,且平行布置;/n好氧膜单元(3),位于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的下游,分别与第一缺氧单元(1)以及第二缺氧单元(2)共壁连接;/n膜组件(17),设置在好氧膜单元(3)内;/n曝气装置,与好氧膜单元(3)连接;/n回流槽(9),呈T型设置在第一缺氧单元(1)、第二缺氧单元(2)与好氧膜单元(3)之间,位于第一缺氧单元(1)、第二缺氧单元(2)以及好氧膜单元(3)的共壁隔墙之上,使好氧膜单元(3)与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连接,用于将好氧膜单元(3)内的部分水回流至第一缺氧单元(1)或第二缺氧单元(2);/n向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的其中一个泵入未处理的原污水;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好氧膜单元(3)的回流溶液,同时向好氧膜单元(3)排出经过缺氧反硝化处理的污水;第一缺氧单元(1)与第二缺氧单元(2)内,污水的进入和回流-排出交替进行;/n好氧膜单元(3)持续向外排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规模低浓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第一缺氧单元(1)与第二缺氧单元(2)的尺寸相同,两端对齐,且平行布置;
好氧膜单元(3),位于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的下游,分别与第一缺氧单元(1)以及第二缺氧单元(2)共壁连接;
膜组件(17),设置在好氧膜单元(3)内;
曝气装置,与好氧膜单元(3)连接;
回流槽(9),呈T型设置在第一缺氧单元(1)、第二缺氧单元(2)与好氧膜单元(3)之间,位于第一缺氧单元(1)、第二缺氧单元(2)以及好氧膜单元(3)的共壁隔墙之上,使好氧膜单元(3)与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连接,用于将好氧膜单元(3)内的部分水回流至第一缺氧单元(1)或第二缺氧单元(2);
向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的其中一个泵入未处理的原污水;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好氧膜单元(3)的回流溶液,同时向好氧膜单元(3)排出经过缺氧反硝化处理的污水;第一缺氧单元(1)与第二缺氧单元(2)内,污水的进入和回流-排出交替进行;
好氧膜单元(3)持续向外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缺氧单元(1)和第二缺氧单元(2)内分别设置与回流槽(9)连通的出流管;
与第一缺氧单元(1)对应的回流出流管上设置第一缺氧回流控制阀(10),与第二缺氧单元(2)对应的出流管上设置第二缺氧回流控制阀(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回流槽(9)朝向好氧膜单元(3)的一侧部分开口或者全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军易耀平胡杰韩艳王方英郑香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恒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