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58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主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一动力带,第一输送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取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二动力带,第二输送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上;提取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架、升降台、提取板以及滑动板;其中,送料机构能够在取料机构的一侧滑动,提取机构放置在送料机构的旁边,通过送料机构、取料机构以及提取机构的设置和配合,能够将硅钢片高向安全的传递到其他的装置上,实现了传输装置能够存放不同规格的硅钢片,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硅钢片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硅钢片生产过程中需经打孔后输送至接下来的部件,进行输送硅钢片的操作处理,而目前来说,硅钢片在打孔后的传输装置无法有效地将其输送至别的装置,且无法对大量且不同规格的硅钢片进行操作处理,因此,设计了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硅钢片输送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其能够将硅钢片有效传递到输送装置上,且输送装置能够存放大量的硅钢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括,送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一端的第一主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另一端的第一从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一输送带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轴端部的第一动力带;取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一端的第二主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另一端的第二从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二输送带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主动轴端部的第二动力带;提取机构,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侧面的升降台、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的提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提取板上的滑动板;其中,所述送料机构能够在所述取料机构的一侧滑动,所述提取机构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的旁边。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动轮,所述第一滚动轮与所述第二支撑座靠近第一支撑座一侧设置的第一滑槽滚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座靠近第一支撑座一侧设置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顶端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座顶端设置有第二挡板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靠近所述第一主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暂停机构,所述第一暂停机构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一限位杆以及设置在第一限位杆底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暂停机构,所述第二暂停机构包括第二感应器、第二限位杆以及设置在第二限位杆底部的第二气缸。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带靠近所述升降台的位置断开,断开位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升降台侧面设置的第一凸块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和支撑架的连接设置有第三肋板,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控制面板。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提取板为U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且所述提取板顶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板;其中,所述提取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提取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提取板的U型槽的两端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二电机上的两个齿轮。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滑动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提取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板滑动配合;其中,所述滑动板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条,所述齿轮条与所述提取板的U型槽内的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所述硅钢片输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硅钢片堆料板以及放置在堆料板上的硅钢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提取机构的设置,能够将硅钢片高向安全的传递到其他的装置上,通过送料机构以及取料机构的设置和配合,实现了传输装置能够存放不同规格的硅钢片,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硅钢片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硅钢片输送装置的取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硅钢片输送装置的提取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硅钢片输送装置的提取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硅钢片输送装置的升降台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硅钢片输送装置的提取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硅钢片输送装置的滑动板的剖视图。图中:送料机构100、第一支撑座101、第一主动轴102、第一从动轴103、第一输送带104、第一动力带105、取料机构200、第二支撑座201、第二主动轴202、第二从动轴203、第二输送带204、第二动力带205、提取机构300、底板301、支撑架302、升降台303、提取板304、滑动板305、第一滚动轮106、第一滑槽206、第一滑杆107、第二滑杆108、第二滑槽207、第三滑槽208、第一挡板109、第一转轮110、第二挡板209、第二转轮210、第一暂停机构400、第一感应器401、第一限位杆402、第一气缸403、第二暂停机构500、第二感应器501、第二限位杆502、第二气缸503、第一支撑板306、第二支撑板307、第一传动带308、第二传动带309、第一电机310、第一凸块303b、第三肋板302b、控制面板302c、第一卡板304a、第二电机304b、齿轮304c、第二卡板305a、齿轮条305b、堆料板600、硅钢片7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料机构(100),包括第一支撑座(10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01)一端的第一主动轴(10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01)另一端的第一从动轴(103)、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02)和第一从动轴(103)上的第一输送带(104)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02)端部的第一动力带(105);/n取料机构(200),包括第二支撑座(20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201)一端的第二主动轴(20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201)另一端的第二从动轴(203)、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轴(202)和第二从动轴(203)上的第二输送带(204)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轴(202)端部的第二动力带(205);/n提取机构(300),包括底板(301)、设置在所述底板(301)上方的支撑架(30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02)侧面的升降台(303)、设置在所述升降台(303)上的提取板(304)以及设置在所述提取板(304)上的滑动板(305);/n其中,所述送料机构(100)能够在所述取料机构(200)的一侧滑动,所述提取机构(300)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100)的旁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钢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料机构(100),包括第一支撑座(10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01)一端的第一主动轴(10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01)另一端的第一从动轴(103)、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02)和第一从动轴(103)上的第一输送带(104)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02)端部的第一动力带(105);
取料机构(200),包括第二支撑座(20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201)一端的第二主动轴(20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201)另一端的第二从动轴(203)、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轴(202)和第二从动轴(203)上的第二输送带(204)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轴(202)端部的第二动力带(205);
提取机构(300),包括底板(301)、设置在所述底板(301)上方的支撑架(30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02)侧面的升降台(303)、设置在所述升降台(303)上的提取板(304)以及设置在所述提取板(304)上的滑动板(305);
其中,所述送料机构(100)能够在所述取料机构(200)的一侧滑动,所述提取机构(300)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100)的旁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01)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动轮(106),所述第一滚动轮(106)与所述第二支撑座(201)靠近第一支撑座(101)一侧设置的第一滑槽(206)滚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钢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01)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杆(107)和第二滑杆(108),所述第一滑杆(107)和第二滑杆(108)与所述第二支撑座(201)靠近第一支撑座(101)一侧设置的第二滑槽(207)和第三滑槽(208)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钢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01)顶端设置有第一挡板(109)和第一转轮(110),所述第一转轮(110)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109)的两端;
所述第二支撑座(201)顶端设置有第二挡板(209)和第二转轮(210),所述第二转轮(210)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209)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01)靠近所述第一主动轴(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暂停机构(400),所述第一暂停机构(40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柔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巨龙硅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