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51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三个工作箱,第一工作箱内设有被外界动力带动的搅拌轴,第一工作箱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搅拌轴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三排搅拌叶片,第二工作箱底部与第一工作箱连通,连通处设有阀门;第二工作箱中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中转动设置有导流柱,导流柱底部伸出导流筒,导流柱表面设有一条螺旋的物料槽,物料槽的进口端位于导流筒下方,导流筒与导流柱外壁相抵,物料槽出口端位于导流柱顶部并与第三工作箱体顶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多次将不同竖直高度的物料打乱位置,使得混合得更加全面,沥青和混凝土的混合更加均匀,保证了后期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搅拌设备
,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就是将各种规格的骨料、粘结剂和填料按一定比列混合形成沥青混合料,经成型后所形成的混凝土板块。现有的沥青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把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的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成沥青混凝土,满足生产应用。现有的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搅拌时物料之间的混合不均匀,物料被搅动时大多是在水平方向进行混合,位于竖直方向的物料之间难以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导致了沥青混凝土的搅拌混合质量不够,影响后期产品质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三个工作箱,分别是第一工作箱、第二工作箱、第三工作箱,所述第一工作箱内设有被外界动力带动的搅拌轴,所述第一工作箱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三排搅拌叶片,所述第二工作箱底部与第一工作箱连通,连通处设有阀门;所述第二工作箱中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中转动设置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底部伸出导流筒,所述导流柱表面设有一条螺旋的物料槽,物料槽的进口端位于导流筒下方,所述导流筒与导流柱外壁相抵,所述物料槽出口端位于导流柱顶部并与第三工作箱体顶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工作箱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V型的料筒,所述料筒底部设有一圈导向齿条,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料筒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两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秤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偏心设置,所述秤板离支撑杆较近的一端通过导绳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支撑杆下方设有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工作箱的侧壁还设有用于支撑秤板的固定座。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工作箱底部设有出料口。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的效果如下:沥青和混凝土分别同时从入料口进入本方案的第一工作箱,第一工作箱内设有被外界动力带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三排搅拌叶片,搅拌轴转动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进而搅拌混合第一工作箱中的沥青混凝土,从上到下的三排搅拌叶片能够充分均匀的搅拌沥青混凝土;在搅拌到一定程度此时可以打开阀门,此时第一工作箱和第二工作箱底部连通,此时经过一次混合后的导流柱被外界动力带动转动,导流柱底部伸出导流筒,导流柱在转动时,伸出导流筒的物料槽会在转动是将从第一工作箱流过来的物料经过物料槽是运输至第三工作箱;这个过程中原本处于底部的物料被先运输到第三工作箱,出现了第一次的竖直方向上物料位置的移动;第三工作箱的顶部是有V型的料筒,通过点击带动料筒转动,使得物料在料筒中转动混合,料筒一边转动,物料一边从料筒的出口落下,料筒的转动不仅有利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也有利于下料。混合后的沥青混凝土下落到分流块,分流块是一个半球体,经过分流块表面后原本较为集中的物料被分散的散落向秤板,逐渐一层一层重新覆盖;秤板的支撑杆是偏心设置的,当秤板上堆积的物料到一定程度,秤板一侧开始向下转动,将秤板上的物料向下倾倒,此时再一次出现了物料竖直方向上位置的变得,原本在秤板上堆积的底部物料,因为倾倒的原因将再一次出现在顶部,又与后续倾倒下来的物料相互结合,本方案多次将不同竖直高度的物料打乱位置,使得混合得更加全面,沥青和混凝土的混合更加均匀,保证了后期的产品质量。本方案中板离支撑杆较近的一端通过导绳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支撑杆下方设有限位块,秤板在转动时,配重块将会出现摆动,会撞击到秤板,使得原本附着在衬板上的混凝土松动,顺利落下,避免了粘粘,加快了效率;本方案中的限位块在秤板转动到某一位移处时,会抵住秤板,限制其继续转动,使得秤板仍然处于倾斜状态,此状态下,当物料倾倒得一定程度是,秤板一侧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将会反向转动实现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架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工作箱1、搅拌轴2、搅拌叶片3、阀门4、导流筒5、导流柱6、物料槽7、料筒8、齿条9、电机10、分流块11、导向板12、秤板13、支撑杆14,限位块15、配重块16、固定座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三个工作箱,分别是第一工作箱1、第二工作箱、第三工作箱,所述第一工作箱1内设有被外界动力带动的搅拌轴2,所述第一工作箱1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搅拌轴2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三排搅拌叶片3,所述第二工作箱底部与第一工作箱1连通,连通处设有阀门4;所述第二工作箱中设有导流筒5,所述导流筒5中转动设置有导流柱6,所述导流柱6底部伸出导流筒5,所述导流柱6表面设有一条螺旋的物料槽7,物料槽7的进口端位于导流筒5下方,所述导流筒5与导流柱6外壁相抵,所述物料槽7出口端位于导流柱6顶部并与第三工作箱体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工作箱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V型的料筒8,所述料筒8底部设有一圈导向齿条9,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9啮合;所述料筒8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分流块11,所述分流块11两侧设有导向板12,所述导向板12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上套设有秤板13。所述支撑杆14偏心设置,所述秤板13离支撑杆14较近的一端通过导绳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6,所述支撑杆14下方设有限位块15。所述第三工作箱的侧壁还设有用于支撑秤板13的固定座17。所述第三工作箱底部设有出料口。使用时:沥青和混凝土分别同时从入料口进入本方案的第一工作箱1,第一工作箱1内设有被外界动力带动的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三排搅拌叶片3,搅拌轴2转动将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工作箱,分别是第一工作箱、第二工作箱、第三工作箱,所述第一工作箱内设有被外界动力带动的搅拌轴,所述第一工作箱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三排搅拌叶片,所述第二工作箱底部与第一工作箱连通,连通处设有阀门;所述第二工作箱中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中转动设置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底部伸出导流筒,所述导流柱表面设有一条螺旋的物料槽,物料槽的进口端位于导流筒下方,所述导流筒与导流柱外壁相抵,所述物料槽出口端位于导流柱顶部并与第三工作箱体顶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工作箱,分别是第一工作箱、第二工作箱、第三工作箱,所述第一工作箱内设有被外界动力带动的搅拌轴,所述第一工作箱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三排搅拌叶片,所述第二工作箱底部与第一工作箱连通,连通处设有阀门;所述第二工作箱中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中转动设置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底部伸出导流筒,所述导流柱表面设有一条螺旋的物料槽,物料槽的进口端位于导流筒下方,所述导流筒与导流柱外壁相抵,所述物料槽出口端位于导流柱顶部并与第三工作箱体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箱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V型的料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芮
申请(专利权)人:渝北区瑞诚机械设备租赁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