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489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包括吊装支撑架、限位架、支座、固定护板和调整机构;吊装支撑架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的上端两侧边为吊装用吊杆;限位架为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内部的长方体框架结构,限位架下端分别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前后两侧底边上,支座设置在限位架内部,调整机构包括丝杠和旋转杆,丝杠下端穿过限位架顶面安装板中部的螺孔与固定护板中部固定连接,旋转杆设置在丝杠上端外缘上。本专利的吊装支撑架长方体框架的设置,方便风电叶片在运输、存放过程中的放置,安全稳固,通用性强,节约生产资料;在风电叶片存放过程中,可利用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进行叠加设置,减少存放占地面积,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
本技术涉及风电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
技术介绍
风电生产企业中,在风电叶片生产后,在现场组装前,由于风电叶片的异形结构使得在运输、存放、吊装过程中均存在较大困难;风电叶片尺寸较长,且表面为弧形,前后两端为变径结构,具有一定的厚度差;并且,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避免磕碰及剐蹭,避免风电叶片表面的损伤,影响后期安装使用及使用寿命;所以,转运过程中或存放时应保证安全稳固,要求比较高,因此,专门的便于存放和吊装的吊装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多种尺寸风电叶片的安全存放、吊装和运输,适应性强,安全性高。本技术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包括吊装支撑架、限位架、支座、固定护板和调整机构;所述吊装支撑架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的上端两侧边为吊装用吊装杆;限位架为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内部的长方体框架结构,限位架宽度与吊装支撑架宽度相同,限位架下端分别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前后两侧底边上,限位架顶面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机构安装的安装板,安装板中部设置有螺孔;所述支座设置在限位架内部,支座包括两块支撑板和一块弧形支撑板,两块支撑板沿吊装支撑架宽度方向垂直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前后两侧底边上,弧形支撑板两侧分别设置在两支撑板上端,弧形支撑板轴线方向与吊装支撑架宽度方向相同;固定护板为与弧形支撑板结构相同,固定护板与弧形支撑板向对设置在限位架内的上部;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丝杠和旋转杆,丝杠下端穿过限位架顶面安装板中部的螺孔与固定护板中部固定连接,旋转杆设置在丝杠上端外缘上;通过旋转杆调整固定护板与弧形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具体的,所述的吊装支撑架长方体框架前后两侧框四角位置倾斜设置有加强筋。更具体的,所述的吊装支撑架长方体框架下侧的加强筋一端顶设在限位架侧边上。具体的,所述的弧形支撑板和固定护板的内弧面上设置有非金属柔性耐磨层;避免固定护板与弧形支撑版与风电叶片表面的刚性摩擦,损伤风电叶片表面。具体的,所述的吊装支撑架下端还设置有底板;方便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的叠加设置,保证叠加的稳定性,减小占地面积。在风电叶片吊装、运输或存放过程中,将本技术的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分别设置在风电叶片两端平衡位置处,风电叶片分别穿过限位架,下表面放置在支座的弧形支撑板上,根据相对应位置的厚度,通过调整机构调整固定护板的位置,将固定护板与风电叶片上表面接触,旋紧调整机构,将固定护板压紧在风电叶片上表面,防止吊装过程中滑动位移;由于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对风电叶片在存放过程中稳固支撑,在需要吊装或转运输作业时,利用天车或吊车的吊钩,将吊钩分别钩设在两吊装支撑架两侧的吊装杆上,进行吊装作业。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创造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吊装支撑架长方体框架的设置,方便风电叶片在运输、存放过程中的放置,安全稳固,也可以在吊装过程中直接作为吊具使用,达到一物多用,避免吊具和存放架的切换安装,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固定护板和调整机构的连接方式,可以满足风电叶片前端较薄尺寸的使用,也可以满足风电叶片后端较厚尺寸使用,通用性强,节约生产资料;在风电叶片存放过程中,可利用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进行叠加设置,减少存放占地面积,节约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吊装支撑架,11-吊装杆,12-加强筋,2-限位架,21-安装板,3-支座,31-支撑板,32-弧形支撑板,4-固定护板,5-调整机构,51-丝杠,52-旋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4的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包括吊装支撑架1、限位架2、支座3、固定护板4和调整机构5;吊装支撑架1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的上端两侧边为吊装用吊装杆11;吊装支撑架1长方体框架前后两侧框四角位置倾斜设置有加强筋12;吊装支撑架1长方体框架下侧的加强筋12一端顶设在限位架2侧边上;吊装支撑架1下端还设置有底板;方便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的叠加设置,保证叠加的稳定性,减小占地面积。限位架2为设置在吊装支撑架1内部的长方体框架结构,限位架2宽度与吊装支撑架1宽度相同,限位架2下端分别设置在吊装支撑架1前后两侧底边上,限位架2顶面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机构5安装的安装板21,安装板21中部设置有螺孔。支座3设置在限位架2内部,支座3包括两块支撑板31和一块弧形支撑板32,两块支撑板31沿吊装支撑架1宽度方向垂直设置在吊装支撑架1前后两侧底边上,弧形支撑板32两侧分别设置在两支撑板31上端,弧形支撑板32轴线方向与吊装支撑架1宽度方向相同;固定护板4为与弧形支撑板32结构相同,固定护板4与弧形支撑板32向对设置在限位架2内的上部;弧形支撑板32和固定护板4的内弧面上设置有非金属柔性耐磨层;避免固定护板4与弧形支撑版与风电叶片表面的刚性摩擦,损伤风电叶片表面。调整机构5包括丝杠51和旋转杆52,丝杠51下端穿过限位架2顶面安装板21中部的螺孔与固定护板4中部固定连接,旋转杆52设置在丝杠51上端外缘上;通过旋转杆52调整固定护板4与弧形支撑板32之间的距离。在风电叶片吊装、运输或存放过程中,将本技术的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分别设置在风电叶片两端平衡位置处,风电叶片分别穿过限位架2,下表面放置在支座3的弧形支撑板32上,根据相对应位置的厚度,通过调整机构5调整固定护板4的位置,将固定护板4与风电叶片上表面接触,旋紧调整机构5,将固定护板4压紧在风电叶片上表面,防止吊装过程中滑动位移;由于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对风电叶片在存放过程中稳固支撑,在需要吊装或转运输作业时,利用天车或吊车的吊钩,将吊钩分别钩设在两吊装支撑架1两侧的吊装杆11上,进行吊装作业。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支撑架、限位架、支座、固定护板和调整机构;/n所述吊装支撑架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的上端两侧边为吊装用吊杆;限位架为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内部的长方体框架结构,限位架宽度与吊装支撑架宽度相同,限位架下端分别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前后两侧底边上,限位架顶面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机构安装的安装板,安装板中部设置有螺孔;/n所述支座设置在限位架内部,支座包括两块支撑板和一块弧形支撑板,两块支撑板沿吊装支撑架宽度方向垂直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前后两侧底边上,弧形支撑板两侧分别设置在两支撑板上端,弧形支撑板轴线方向与吊装支撑架宽度方向相同;固定护板为与弧形支撑板结构相同,固定护板与弧形支撑板相对设置在限位架内的上部;/n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丝杠和旋转杆,丝杠下端穿过限位架顶面安装板中部的螺孔与固定护板中部固定连接,旋转杆设置在丝杠上端外缘上;用于调整固定护板与弧形支撑板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吊装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支撑架、限位架、支座、固定护板和调整机构;
所述吊装支撑架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的上端两侧边为吊装用吊杆;限位架为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内部的长方体框架结构,限位架宽度与吊装支撑架宽度相同,限位架下端分别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前后两侧底边上,限位架顶面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机构安装的安装板,安装板中部设置有螺孔;
所述支座设置在限位架内部,支座包括两块支撑板和一块弧形支撑板,两块支撑板沿吊装支撑架宽度方向垂直设置在吊装支撑架前后两侧底边上,弧形支撑板两侧分别设置在两支撑板上端,弧形支撑板轴线方向与吊装支撑架宽度方向相同;固定护板为与弧形支撑板结构相同,固定护板与弧形支撑板相对设置在限位架内的上部;
所述调整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蕾高爱军王光艺原建洲黄家会李喜庄王娇团王予川高晓韩国林冯国威张子龙张逍宇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锐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