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下装饰板、汽车车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30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公开一种车门下装饰板、汽车车门及汽车。所述车门下装饰板包括内层结构、中间层结构和外层结构,中间层结构夹设于内层结构与外层结构之间,中间层结构内嵌设有加固板和填充结构,加固板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中间层结构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不等,填充结构填充于中间层结构的较厚区域,中间层结构采用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内层结构与外层结构均采用ABS塑料制备而成。所述汽车车门包括上述的车门下装饰板。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车门下装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强度需求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提高了抗涂装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下装饰板、汽车车门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下装饰板、汽车车门及汽车。
技术介绍
商用车的车门下装饰板,作为遮挡踏板的主要外饰外观部件,同时起到空气动力学套件的作用,对于空气动力经济性、泥水管理有着重要贡献。对于平地板车型来说,下装饰板的尺寸相对较大。目前国内商用车车门下装饰板制品通常采用的是双层SMC(SheetMoldingCompound)面板粘接的结构形式,为了获得一定的刚度、强度,需要在两层面板中间做出大量的中空结构,该种材料及结构,重量较大,且涂装时变形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下装饰板、汽车车门及汽车,重量轻,涂装变形较小。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门下装饰板,包括内层结构、中间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中间层结构夹设于所述内层结构与所述外层结构之间,所述中间层结构内嵌设有加固板和填充结构,所述加固板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所述中间层结构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不等,所述填充结构填充于所述中间层结构的较厚区域,所述中间层结构采用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内层结构与所述外层结构均采用ABS塑料制备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车门下装饰板的优选方案,所述车门下装饰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依次贯穿所述内层结构、所述加固板、所述中间层结构和所述外层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车门下装饰板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固板的一侧与所述内层结构贴靠。作为本技术的车门下装饰板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固板粘接于所述中间层结构内。作为本技术的车门下装饰板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固板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车门下装饰板的优选方案,所述填充结构采用硬质聚氨酯材料制备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车门下装饰板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层结构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一致,所述外层结构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一致。作为本技术的车门下装饰板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层结构采用模压成型。一种汽车车门,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门下装饰板。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门下装饰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车门下装饰板、汽车车门及汽车,中间层结构夹设于内层结构与外层结构之间,中间层结构采用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实现了轻量化,由于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较SMC复合材料有所降低,因此为了保证与外部构件固定点的强度,中间层结构内嵌设有加固板,加固板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由于受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比例的限制,中间层结构内嵌设有填充结构,中间层结构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不等,填充结构填充于中间层结构的较厚区域,提高了抗涂装变形能力,为了保证外观质量,内层结构与外层结构均采用ABS塑料制备而成,同时兼顾轻量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门下装饰板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门下装饰板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门下装饰板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层结构;2-中间层结构;3-外层结构;4-加固板;5-填充结构;6-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下装饰板,该车门下装饰板包括内层结构1、中间层结构2和外层结构3,中间层结构2夹设于内层结构1与外层结构3之间,中间层结构2内嵌设有加固板4和填充结构5,加固板4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中间层结构2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不等,填充结构5填充于中间层结构2的较厚区域,中间层结构2采用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内层结构1与外层结构3均采用ABS塑料制备而成。需要说明的是,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中,蜂窝材料是铝蜂窝芯、芳纶蜂窝芯、塑料蜂窝芯、纸蜂窝芯中的一种,纤维材料层是玻纤布、玻纤毡、碳维布中的一种,聚氨酯材料层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层,表面保护层是零发泡聚氨酯层、彩钢板层、不锈钢层、陶瓷层、塑料薄膜中的一种。ABS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三种单体相对含量可任意变化,制成各种树脂。ABS塑料兼有三种组元的共同性能,丙烯腈(A)使其耐化学腐蚀、耐热,并有一定的表面硬度,丁二烯(B)使其具有高弹性和韧性,苯乙烯(S)使其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成型特性并改善电性能。因此ABS塑料是一种原料易得、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便宜、用途广泛的材料,具备坚韧、质硬、刚性等优点。中间层结构2夹设于内层结构1与外层结构3之间,中间层结构2采用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实现了轻量化,由于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较SMC复合材料有所降低,因此为了保证固定点的强度,中间层结构2内嵌设有加固板4,加固板4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由于受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比例的限制,中间层结构2内嵌设有填充结构5,中间层结构2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不等,填充结构5填充于中间层结构2的较厚区域,提高了抗涂装变形能力,为了保证外观质量,内层结构1与外层结构3均采用ABS塑料制备而成,同时兼顾轻量化。为方便穿设螺栓与外部构件连接,可选地,该车门下装饰板设置有连接孔6,连接孔6依次贯穿内层结构1、加固板4、中间层结构2和外层结构3,加固板4对连接孔6处起到加固的作用。为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下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结构(1)、中间层结构(2)和外层结构(3),所述中间层结构(2)夹设于所述内层结构(1)与所述外层结构(3)之间,所述中间层结构(2)内嵌设有加固板(4)和填充结构(5),所述加固板(4)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所述中间层结构(2)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不等,所述填充结构(5)填充于所述中间层结构(2)的较厚区域,所述中间层结构(2)采用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内层结构(1)与所述外层结构(3)均采用ABS塑料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下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结构(1)、中间层结构(2)和外层结构(3),所述中间层结构(2)夹设于所述内层结构(1)与所述外层结构(3)之间,所述中间层结构(2)内嵌设有加固板(4)和填充结构(5),所述加固板(4)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所述中间层结构(2)沿其延伸方向厚度不等,所述填充结构(5)填充于所述中间层结构(2)的较厚区域,所述中间层结构(2)采用聚氨酯蜂窝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内层结构(1)与所述外层结构(3)均采用ABS塑料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下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下装饰板设置有连接孔(6),所述连接孔(6)依次贯穿所述内层结构(1)、所述加固板(4)、所述中间层结构(2)和所述外层结构(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下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4)的一侧与所述内层结构(1)贴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鹏仲崇红杨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