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21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4
本申请涉及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包括墨槽、保温装置以及给墨槽循环供墨的循环装置,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保温隔层、设置在保温隔层上的进水管和溢水管,所述保温隔层套设在墨槽上,所述保温隔层与墨槽的外壁之间构成用于存放导热介质的保温腔,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所述进水管和溢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保温隔层连通,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墨桶、进墨管以及设置在墨槽上的溢流槽,所述进墨管上安装有能够驱动液体在进墨管内部流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进墨管连通所述墨桶和所述墨槽。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对油墨进行加热并保温,使油墨加热均匀且可以保持适宜的温度进行印刷工作,提高了印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
本申请涉及印刷机供墨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工艺中需要用到油墨,而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粘度和流动性对生产工艺和印品质量有极大的影响,表现为:粘度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印迹的坚实程度、油墨渗透量以及印品光泽度等;流动性太小会使印刷时印品上墨不均匀,流动性过大又会使印记不准确,色泽不鲜艳。可见,在印刷时油墨保持合适的温度十分重要。授权公告号为CN20795500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机油墨恒温装置,包括油墨恒温机构和墨盘,所述墨盘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油墨恒温机构包括恒温箱,所述恒温箱内说外侧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恒温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箱内设置有油墨搅拌机构,所述恒温箱一侧通过第一管道与墨盘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泵体,所述墨盘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恒温箱,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以及泵体。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恒温箱直接对油墨进行加热,再将油墨输送至墨盘,而在输送的过程中油墨热量散失,导致墨盘中油墨的温度不稳定,影响印品质量,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其能够在印刷时使油墨温度保持稳定,从而提高印刷质量。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包括墨槽、保温装置以及给墨槽循环供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保温隔层、设置在保温隔层上的进水管和溢水管,所述保温隔层套设在墨槽上,所述保温隔层与墨槽的外壁之间构成用于存放导热介质的保温腔,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所述进水管和溢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保温隔层连通,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墨桶、进墨管以及设置在墨槽上的溢流槽,所述进墨管上安装有能够驱动液体在进墨管内部流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进墨管连通所述墨桶和所述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供墨使油墨处于流动状态,减缓了油墨凝结的速度,且循环供墨使墨槽内油墨的液面保持一定高度,保证了印刷辊与油墨接触面积稳定,便于印刷。进水管通过进水泵的作用向保温腔通入导热介质至导热介质从溢水管溢出。保温腔内的导热介质对墨槽内的油墨进行水浴加热,使墨槽内的油墨受热充分且均匀,同时,保温装置直接对墨槽进行加热,使得加热后的油墨能够保持适宜温度被直接使用,提高了印品的质量。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装置还包括有加热桶,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溢水管远离保温隔层的一端均连通加热桶,所述加热桶内设有加热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桶用于储存导热介质,加热棒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导热介质通过进水管进入保温腔,用于和油墨进行换热,溢水管内溢出的导热介质回到加热桶内实现导热介质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水管与保温隔层的连接处在竖直高度上高于所述进水管与保温隔层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水进入保温腔后,与墨槽内的油墨充分进行换热之后从溢水口溢出,使得加热更加充分。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桶与所述溢流槽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进墨管上设有进墨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墨泵将油墨沿进墨管泵入墨槽,直至油墨液面到达溢流槽处,继而油墨从溢流槽溢出,回到墨桶内,实现油墨的循环,使油墨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减缓了油墨凝结的速度,保证了油墨的质量。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槽在竖直高度上高于所述进墨管与墨槽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墨自下而上从进墨管到达溢流槽,从而底部的油墨也参与循环,减小了底部油墨长时间不流动而发生凝结的可能性。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桶内设有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对油墨中的固体废料或者大颗粒进行过滤,减少了由于油墨中杂质对印刷的影响。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槽内靠近溢流槽的位置设有温度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数据继而对加热桶或者进水阀和溢水阀进行调整,使油墨处于适宜温度。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槽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墨槽的最低端设有出墨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印刷工作结束后,墨槽内的油墨通过出墨管进行收集,墨槽底部倾斜设置更加方便收集油墨。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保温腔内的导热介质直接对墨槽进行水浴加热,使墨槽内的油墨受热均匀,且将油墨维持在适宜温度;2.墨槽上设置循环装置,使油墨处于持续流动状态,减少了油墨凝结对印刷质量的影响;3.自动向墨槽内补入油墨,使墨槽内的油墨液面保持稳定,利于印刷工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中墨槽与保温隔层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中加热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墨槽;110、温度计;200、支架;300、印刷辊;400、循环装置;410、墨桶;411、滤网;420、进墨管;421、进墨泵;422、进墨阀;430、溢流槽;440、出墨管;441、出墨阀;500、保温装置;510、保温隔层;520、进水管;521、进水泵;522、进水阀;530、溢水管;531、溢水阀;540、保温腔;550、加热桶;551、加热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包括墨槽100、循环装置400和保温装置500。墨槽100设置在支架200上,同时支架200上设有与墨槽100配合使用的印刷辊300。循环装置400包括墨桶410、向墨槽100内提供油墨的进墨管420以及设置在墨槽100上的溢流槽430。保温装置500包括保温隔层510、设置在保温隔层510上的进水管520和溢水管530,保温隔层510套设在墨槽100上,且与墨槽100的外壁密封连接。参照图1和图2,墨桶410设置在支架200的一侧,用于储存印刷所需的油墨,进墨管420连通墨槽100和墨桶410。将进墨管420与墨槽100的连接处设置在墨槽100的底部,且进墨管420上设有进墨泵421,同时溢流槽430与墨桶410上下对应设置,使得溢流槽430内的油墨能够流入墨桶410内。因此,通过进墨泵421向墨槽100内补充油墨,当油墨的液面高于溢流槽430的底部时,油墨将会从溢流槽430溢出,回到墨桶410内,实现对墨槽100的循环供墨,同时保证油墨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减缓了油墨凝结的速度。在进墨管420上设有进墨阀422,方便控制油墨的流量。参照图2,印刷工作结束后,墨槽100内一般还存有剩余的油墨,为了方便收集墨槽100内油墨,将墨槽100底面设为斜面,在斜面的最低处设有出墨管440,出墨管440连通墨槽100和墨桶410。在出墨管440上设有出墨阀441,印刷工作进行时,出墨阀441处于关闭状态;印刷停止后需要对剩余油墨进行收集时,打开出墨阀441,即可将剩余油墨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包括墨槽(100)、保温装置(500)以及给墨槽(100)循环供墨的循环装置(400),其特征在于:/n所述保温装置(500)包括保温隔层(510)、设置在保温隔层(510)上的进水管(520)和溢水管(530),所述保温隔层(510)套设在墨槽(100)上,所述保温隔层(510)与墨槽(100)的外壁之间构成用于存放导热介质的保温腔(540),所述进水管(520)上设有进水泵(521),所述进水管(520)和溢水管(530)的一端均与所述保温隔层(510)连通;/n所述循环装置(400)包括墨桶(410)、进墨管(420)以及设置在墨槽(100)上的溢流槽(430),所述进墨管(420)上安装有能够驱动液体在进墨管(420)内部流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进墨管(420)连通所述墨桶(410)和所述墨槽(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包括墨槽(100)、保温装置(500)以及给墨槽(100)循环供墨的循环装置(4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装置(500)包括保温隔层(510)、设置在保温隔层(510)上的进水管(520)和溢水管(530),所述保温隔层(510)套设在墨槽(100)上,所述保温隔层(510)与墨槽(100)的外壁之间构成用于存放导热介质的保温腔(540),所述进水管(520)上设有进水泵(521),所述进水管(520)和溢水管(530)的一端均与所述保温隔层(510)连通;
所述循环装置(400)包括墨桶(410)、进墨管(420)以及设置在墨槽(100)上的溢流槽(430),所述进墨管(420)上安装有能够驱动液体在进墨管(420)内部流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进墨管(420)连通所述墨桶(410)和所述墨槽(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墨槽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500)还包括有加热桶(550),所述进水管(520)和所述溢水管(530)远离保温隔层(510)的一端均连通加热桶(550),所述加热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帅华付亚杰陆艳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顺和塑料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