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18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包括刀身和刀头,所述刀身和刀头一体成型,所述刀头从尖端到尾部依次为第一层刀面、第二层刀面和第三层刀面,所述第二层刀面和第三层刀面均为对称分布在刀头的两边缘位置的双刃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操作难度,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的组织切口高效、高质的愈合,解决刀具切割穿刺方向单一的问题,增加刀具穿刺、切割锋利度和稳定性,并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
技术介绍
在临床疾病治疗中,一些疾病往往要借助手术治疗,由于解剖结构、手术视野狭小等原因,决定了手术刀具必须小巧灵便,以满足在各种不同解剖位置、手术空间进行手术的需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在做手术过程中经常会更换不同手术刀,并且要求手术刀特别锋利、穿刺方向已于控制,如果不锋利或导向型不易控制,在手术过程中,病变部位很有可能会因与手术器械接触而发生不适,会对手术的进行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对于术后恢复影响较大;目前穿刺、切割的显微手术刀具主要以单刃、双刃配合一定的角度进行设计刀型。但是锋利度以及耐用度都是较差的且刀尖穿刺力差、易损坏、易断、锋利度差、切口导向型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包括刀身和刀头,所述刀身和刀头一体成型,所述刀头从尖端到尾部依次为第一层刀面、第二层刀面和第三层刀面,所述第二层刀面和第三层刀面均为对称分布在刀头的两边缘位置的双刃面。优选的,所述刀头前端呈尖状,第一层刀面下表面为平面,而上表面边缘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一刀刃。优选的,所述第一刀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0°—155°。优选的,所述第二层刀面上表面边缘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二刀刃。优选的,所述第三层刀面上表面边缘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三刀刃。优选的,所述第二刀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优选的,所述第三刀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5°。优选的,所述刀身和刀头的的交汇部位呈倒角平滑过渡。有益效果:1)、在临床疾病治疗中,降低了由于手术刀具锋利度不够而产生的手术风险以及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了因手术刀具对病患伤口处的恢复进程的影响;2)、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双面设置,增加了手术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手术成本;3)、降低了医生手术难度,将手术风险大大降低,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操作难度,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的组织切口高效、高质的愈合,解决刀具切割穿刺方向单一的问题,增加刀具穿刺、切割锋利度和稳定性,并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手术刀具的剖视图;1-刀身,2-刀头,21-第一层刀面,22-第二刀层面,23-第三刀层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包括刀身1和刀头2,所述刀身1和刀头2一体成型,所述刀头2从尖端到尾部依次为第一层刀面21、第二层刀面22和第三层刀面23,所述第二层刀面22和第三层刀面23均为对称分布在刀头的两边缘位置的双刃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头2前端呈尖状,第一层刀面21下表面为平面,而上表面边缘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一刀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0°—1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刀面22上表面边缘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二刀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刀面23上表面边缘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三刀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刀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身1和刀头2的的交汇部位呈倒角平滑过渡。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刀尖是手术刀具上用于刺的部分,第一刀尖的前端尖锐细小,这样的话在应用时使得手术的穿刺点小;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平行分布,并形成三角形加强结构,提高了整个刀头部分的结构强度,增加了第一刀尖的强度;第二刀刃的设置,防止刀具在手术进行时切割口的两侧出现崩口,降低了第一刀尖的位置,提高了穿刺效果,提高了手术刀具的耐用度;第一刀刃的设置,使得手术刀具的穿刺、切割方向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有益效果:1)、在临床疾病治疗中,降低了由于手术刀具锋利度不够而产生的手术风险以及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了因手术刀具对病患伤口处的恢复进程的影响;可以顺畅的刺入手术部位,当手术刀具进行穿刺时,可以精准到达穿刺位置,对于操作者来说方便、易操作;穿刺过程中有效保护组织切口形状,不易使组织破损,易愈合;手术刀具头部设置有第二刀层面和第三刀层面结构,手术刀具崩口较小,对于组织的破损较小,切口组织易愈合;而普通手术刀具刃口崩口较大,不能有效保护组织切口面,组织切口愈合较慢且留有相对较大的疤痕;2)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双面设置,增加了手术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手术成本;3)降低了医生手术难度,将手术风险大大降低,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操作难度,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的组织切口高效、高质的愈合,解决刀具切割穿刺方向单一的问题,增加刀具穿刺、切割锋利度和稳定性,并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包括刀身(1)和刀头(2),所述刀身(1)和刀头(2)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2)从尖端到尾部依次为第一层刀面(21)、第二层刀面(22)和第三层刀面(23),所述第二层刀面(22)和第三层刀面(23)均为对称分布在刀头(2)的两边缘位置的双刃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包括刀身(1)和刀头(2),所述刀身(1)和刀头(2)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2)从尖端到尾部依次为第一层刀面(21)、第二层刀面(22)和第三层刀面(23),所述第二层刀面(22)和第三层刀面(23)均为对称分布在刀头(2)的两边缘位置的双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2)前端呈尖状,第一层刀面(21)下表面为平面,而上表面边缘磨削出斜坡形成第一刀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定向穿刺切割显微类手术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0°—1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昂陈思
申请(专利权)人:谷田芜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