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湧专利>正文

一种改善菜谱易用性的三步炒菜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99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1
一种改善菜谱易用性的三步炒菜法,这种方法含有:称重阶段(1),准备阶段(2),摆放1234顺序提示(3),混炒阶段(4);通过称重阶段获取食材的重量,计算调料和佐料的份量,然后将菜谱做法分解为准备阶段和混炒阶段,通过摆放1234顺序提示,将混炒阶段的整个过程变为4个步骤,同时配置定时器、火候描述和步骤提示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菜谱易用性的三步炒菜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菜谱的做法实现方法,尤其是在电子设备中的菜谱做法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菜谱都是沿用了传统菜谱的描述方法,将食材和配料以固定的份量进行描述,同时对于步骤的描述都侧重描述概要过程,缺少时间和火候的控制,一个典型的菜谱做法如下:《青椒肉丝》食材:大青椒4根,猪里脊肉200克,姜1小块,蒜2瓣,料酒5克,生抽5克,老抽10克,干淀粉5克,清水15克,麻油5克,盐3克,糖6克,鸡精适量,水淀粉适量。做法:1.大青椒横向剖开,去除里面的芯后,切成丝;里脊肉顺纹理切成丝。2.把切好的肉丝放入碗内,加老抽、生抽、糖(总用量的一半)、料酒,用手抓匀后腌15分钟。3.在肉里加入一汤匙清水,抓到肉丝吃进所有水份时,再加干淀粉抓匀。4.炒锅里加少量油,油热后,下青椒丝煸炒到微软时,出锅备用。5.再次烧热锅,倒入少量油,油热后下姜蒜片爆香,倒入肉丝快速炒散。6.肉丝炒到约八成熟时,下炒过的青椒丝同炒匀。7.调入盐、鸡精与糖(剩下的一半)炒匀后,再淋入水淀粉勾薄芡,炒匀即可出锅。以上步骤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厨师来说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按照以上步骤很容易出现调味错误、炒制火候不对等问题。普通人需要多年大量的自我训练才能逐渐摸索到一些门道,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一生都很难找到其中的窍门。以上做法中存在如下问题:A.青椒大小和数量不明确,份量模糊。B.“里脊肉200克”,很难和家庭平常使用的份量符合。C.水淀粉“适量”是一个模糊字眼,没有经验的用户完全无法使用。D.步骤4里面“煸炒到微软时”,是一个经验值,没有经验的用户无法控制时间,容易炒到非常软。E.步骤5里面“下姜蒜片爆香”是一个经验值,没有经验的用户只能凭感觉使用。F.步骤6里面“炒到约八成熟时”是个经验值,没有经验的用户完全无法使用。G.步骤7里面“调入盐、鸡精与糖”“再淋入水淀粉”,这些步骤对于一个正在炒菜的用户来说,需同时进行额外的操作,一方面担心菜炒糊了,另一方面加入的调料份量很难控制,尤其是种类比较多的时候。H.在整个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火力,完全没有描述。现有的菜谱配方和做法说明都是不方便使用的,使得人们无法直接按照菜谱进行操作,一方面是大量的菜谱配方数据不准确,而且步骤显得繁琐,另一方面是采用了大量的模糊用语,即便是经常使用的用户,也往往因为适量/少许等概念而导致炒出的菜味道大相径庭。传统的炒菜方法,强调炒菜过程中逐步加入各种调味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由于过程中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很难一下掌握整个过程,容易造成时间过长导致烧焦,或者调料数量过多导致遗漏的问题。现有的方法都是采用标准的食材重量,并配置对应的调料/佐料用量描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很难使用。由于用户在使用食材的时候,都是在市场上购买回来,不可能完全和旧的菜谱说明的重量一致,而且当家里吃饭的人口数量变化时,如何重新计算成为问题。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自动智能计算成为容易实现的方法,直接为用户计算出相应的用量和操作成为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各种菜谱在使用中存在的难以被普通用户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精确的计算,将所有的配方计算出来,而不是模糊的用语。利用现有的电子产品的特点,对传统的菜谱做法进行了改造升级,使得用户可以简单方便的直接使用菜谱做法,做到味道和外观均可达到相应的标准。即使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用户,也可以达到一、两次炒菜即可成功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是一种改善菜谱易用性的三步炒菜法,这种方法含有:称重阶段(1),准备阶段(2),摆放1234顺序提示(3),混炒阶段(4)。以上步骤由于简化为三大步骤,“称重阶段、准备阶段、混炒阶段”,在混炒阶段,虽然有4个步骤,但一般也只需要简单的三步提示音辅助下即可完成,因此可以称之为“三步炒菜法”。所述称重阶段包含基础配方、食材称重(12)、佐料和调料计算(15);基础配方是菜谱的计算基础数据,预先配置到相应的电子设备中;食材称重包含主要的食材比例和总重量;佐料和调料计算是依据基础配方参数,结合食材总重量计算出所有的佐料与调料份量,采用的算法是按比例的线性计算,当食材总重量确定后,在电子设备的显示页面上闪烁提示佐料和调料的份量。称重阶段:主要特点是依照实际的食材重量和比例,直接计算出精确的调料、佐料配比,方便用户使用。对于那些可以由电动机/液体泵控制的调料,可以选择由电子设备控制输出,而对于那些暂时无法用电子设备控制的调料/佐料,比如葱姜段、八角、鸡精等,则采用给出明确的提示份量信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相关佐料/调料的输出结果单位采用容易取用的单位定义,例如大葱以长度cm为单位,小葱/香菜以根为单位,而蒜则以蒜瓣为单位,姜也采用蒜瓣大小作为单位,辣椒采用根为单位,八角采用棵为单位,花椒采用粒为单位,香叶采用片为单位,草果采用棵为单位,桂皮采用长度cm为计量单位,对于酱料采用克来定义,为了简化操作,相关的克数采用5克为单位粒度。所述准备阶段包含分步骤描述的食材切法,食材的腌制,焯煎炒炸的时间参数和火候大小以及食材处理结果,配置多种调料汁;在电子设备页面中配合定时器按钮(22)使用,当使用调料输出控制时,高亮并闪烁对应的调料描述内容;点击电子设备上的输出调料按钮(21),可以控制调料输出。准备阶段:主要特点是每个步骤都是独立的操作过程,前后之间没有连续的开火操作,对于用户比较方便使用。其中将所需要的调料独立配置为调料汁,调料汁根据用途分为腌料汁、调料汁A、调料汁B、调料汁C、调料粉、勾芡汁等多种,方便用户一次性加入到炒菜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调料都含有液体成分,因此统一称之调料汁,其中调料粉是一种调料汁的特殊状态。所述摆放1234顺序提示包含将全部食材和佐料以及调料汁,按照混炒阶段加入的顺序1、2、3、4分别归类,并分别标识在1、2、3、4后;在混炒步骤开始前,电子设备页面中高亮并闪烁所述摆放1234顺序提示的内容。摆放1234顺序阶段:是一个提示信息,为下一步操作准备。这一步的目的是提醒用户提前准备好,而且摆放到容易取用的地方,方便炒菜中从容取用。这一步不能省略,否则用户很容易顾此失彼。这一步明确的将简单的准备操作和复杂的混炒阶段区分开来。所述混炒阶段将炒制过程分为4个混炒步骤(45),其中每个步骤的描述中包含火候大小和烹饪时间以及烹炒结果,时钟显示区(44)、混炒定时器按钮(41),根据所述摆放1234顺序加入食材内容,通过步骤定时器定时,并利用扬声器将每个步骤提醒用户使用,每次提示音为连续的三声短音,步骤1结束时为一次提示音,步骤2结束时为二次提示音,步骤3结束时为三次提示音,所有的步骤结束时为连续长音,在发出提示音的同时高亮显示相应的操作步骤描述;在时钟显示区显示时钟计时状态,通过启动暂停按钮(43),复位按钮(42)进行控制。混炒阶段:主要特点是一个连续的开火操作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菜谱易用性的三步炒菜法,这种方法含有:称重阶段(1),准备阶段(2),摆放1234顺序提示(3),混炒阶段(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菜谱易用性的三步炒菜法,这种方法含有:称重阶段(1),准备阶段(2),摆放1234顺序提示(3),混炒阶段(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菜谱易用性的三步炒菜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称重阶段包含基础配方,食材称重(12),佐料和调料计算(15);所述基础配方是菜谱的计算基础数据,预先配置到相应的电子设备中;所述食材称重包含主要的食材比例和总重量;所述佐料和调料计算是依据所述基础配方,结合食材总重量计算出所有的佐料与调料份量,采用的算法是按比例的线性计算,当食材总重量确定后,在电子设备的显示页面上闪烁提示相应的佐料和调料的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菜谱易用性的三步炒菜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备阶段包含分步骤描述的食材切法,食材的腌制,焯煎炒炸的时间参数和火候大小以及食材处理结果,多个调料汁以及定时器按钮(22)和输出调料按钮(21);所述调料汁是将需要在同一时刻加入的各种调料混合在一起;在电子设备页面中配合所述定时器按钮使用,当使用调料输出控制时,高亮并闪烁对应的调料描述内容;点击电子设备上的所述输出调料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湧
申请(专利权)人:杜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