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9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涉及水产养殖饲料领域,该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鱼粉10‑15份、虾粉4‑6份、浓缩蛋白4‑6份、血球蛋白粉3‑6份、发酵豆粕15‑18份、蛇床子6‑10份、荆芥8‑12份、苦参5‑8份、大豆磷脂油1.5‑2份、磷酸二氢钙1.5份、五倍子6‑12份、枸杞8‑12份、复合维生素3‑4份和豆粉35‑4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黄桑鱼配合饲料增强了黄颡鱼的免疫力,预防其烂身病的发生,同时对已患有烂身病的黄颡鱼也有较好的治疗功效,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增加养殖效益,此外,制备工艺简单,利于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饲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
技术介绍
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视钝圆。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胸鳍侧下位,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多。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肛门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黄色纵带,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随着近几年的养殖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提高养殖密度而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同时使用配合饲料,在这种情况下黄颡鱼容易得烂身病,烂身病频发导致养殖损耗很高,不利于养殖需要,同时,配合饲料在生产时不方便进行蒸煮。>因此提出一种预防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该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鱼粉10-15份、虾粉4-6份、浓缩蛋白4-6份、血球蛋白粉3-6份、发酵豆粕15-18份、蛇床子6-10份、荆芥8-12份、苦参5-8份、大豆磷脂油1.5-2份、磷酸二氢钙1.5份、五倍子6-12份、枸杞8-12份、复合维生素3-4份和豆粉35-4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该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鱼粉10-15份、虾粉4-6份、浓缩蛋白4-6份、血球蛋白粉3-6份、发酵豆粕15-18份、蛇床子6-10份、荆芥8-12份、苦参5-8份、大豆磷脂油1.5-2份、磷酸二氢钙1.5份、五倍子6-12份、枸杞8-12份、复合维生素3-4份和豆粉35-4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鱼粉、虾粉、浓缩蛋白、血球蛋白粉、发酵豆粕、蛇床子、荆芥、苦参、大豆磷脂油、磷酸二氢钙、五倍子、枸杞、复合维生素和豆粉至于搅拌罐内,将反应釜升温至45-55℃,搅拌速度为500r/min,再进行超微粉碎,使得粉碎物均能通过80-100目筛网,得到超微粉碎物;
步骤二、将超微粉碎物加入调质器中进行蒸煮,蒸煮温度为65-75℃,蒸煮8-12min,得到蒸熟物料;
步骤三、将蒸熟物料至于制粒机中进行制粒,制粒后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5-60℃,得到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烂身病的黄桑鱼配合饲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熟化罐(1)、直管(2)、盖帽(3)、进料管(4)和盖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罐(1)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排料的直管(2),所述熟化罐(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顶部和直管(2)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盖帽(3),所述盖板(5)的顶部连接有用于调质的熟化结构(6),所述熟化结构(6)包括驱动电机(601)、第一锥齿轮(602)、第二锥齿轮(603)、密封轴承(604)、中空转轴(605)、出气管(606)、第一中间管(607)、电热风机(608)、第二中间管(609)、水箱(610)、套箱(611)、注水管(612)、转轴(613)、搅拌管(614)、出气孔(615)、横块(616)、滑管(617)和T形杆(618),所述驱动电机(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2),所述第一锥齿轮(602)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03),所述第二锥齿轮(603)的直孔内固定连接有中空转轴(605),所述中空转轴(605)的顶部与密封轴承(604)的外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604)的内环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606),所述出气管(606)的底部与电热风机(60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热风机(60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中间管(609),所述第二中间管(609)的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箱(611),所述套箱(611)内贴合插接有装水的水箱(610),所述水箱(6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加水的注水管(612)和第一中间管(607),所述第一中间管(607)的底部直管部位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T形杆(618),所述T形杆(6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块(616),所述横块(61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滑管(617),且滑管(617)的顶部外壁与第二中间管(609)的内壁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林锋陈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大昌盛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