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87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和插秧组件,操作人员推动把手在水稻田里移动,将下料仓中的水稻秧苗放入锥形仓的内部,水稻秧苗通过下料管滑落至传输架的上表面,便于水稻整齐排放,避免操作人员在插秧时需要长时间的弯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的方法,开启传输架工作,带动水稻秧苗传输至压板的上端,并滑落至管道的内部,开启电机工作,使得偏心轮旋转,并不断撞击承接块,承接板带动伸缩管插入水稻田中,并将水稻秧苗插入水稻田里,即可完成插秧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栽培环节繁琐,涉及水稻生产的整个过程,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和科学研究,虽然基于不同栽培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已经日趋成熟,但至今未能产出适用于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插秧设备,这给栽培模式的高效发展造成了成本、效率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的瓶颈。水稻生产流程中,需要进行插秧工作,现有常规栽培插秧模式可分为机插秧、人插秧和直播种植等方式。目前来说,机器插秧适用于土地平整,面积较大的秧田,便于机器作业,虽然工作效率高,但该作业模式无法满足科研栽培、育种等涉及到的大量技术性试验,如不同密度,不同株行,不同小区面积等规格。而人工插秧则效率低、工作强度大、成本高、费时费力。小区插秧机则可以在同一地块内进行小面积精细作业,能够更好的服务好小区栽培试验及选种圃的规划,通过该插秧机,能够在节约人工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机械化作业的效率,为水稻栽培的科学研究及栽培模式的成果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及方法,操作人员推动把手在水稻田里移动,将下料仓中的水稻秧苗放入锥形仓的内部,水稻秧苗通过下料管滑落至传输架的上表面,便于水稻整齐排放,避免操作人员在插秧时需要长时间的弯腰,启电机工作,使得偏心轮旋转,并不断撞击承接块,即可使得承接块向下位移,并经过弹性伸缩杆的伸缩作用快速回归原位,振动过程中可将没有进入管道的水稻秧苗进入管道的内部,压板安装在承接块的下端,管道贯穿安装在压板的下端,伸缩管的一端设置在管道的下端,弹性件安装在管道的下端,且设置在下压块的上端,下压块设置在伸缩管的下端,弹性板安装在下压块的下端,在承接块向下位移过程中,可带动伸缩管插入水稻田中,过程中弹性件收缩,而弹性板张开,使得水稻秧苗顺利插入水稻田里,即可完成插秧工作,工作完成后,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承接块受到弹性伸缩杆的收缩能力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压板和伸缩管收起,便于连续的进行插秧工作,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和插秧组件,插秧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的上端,移动组件包括操作台、稳固块、移动轮、把手、储水箱和下料机构,操作台的上端安装有稳固块,移动轮设置在操作台的下端,把手固定安装在操作台的一侧,储水箱安装在操作台的下端,下料机构设置在操作台的上端;插秧组件包括输料机构、插秧机构、振动机构和插秧管机构,输料机构设置在操作台的上端,插秧机构设置在输料机构的一侧,振动机构设置在插秧机构的一侧,插秧管机构安装在插秧机构的下端。进一步地,操作台包括侧板、侧槽、齿条和下料口,侧板安装在操作台的上端,侧槽加工在侧板的两侧,齿条安装在侧槽的内部,下料口加工过在操作台的下端。进一步地,输料机构包括传输架、分隔条、辊轴、皮带轮、皮带本体和连轴件,传输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分隔条,分隔条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辊轴安装在传输架的两端,且与皮带轮连接,皮带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皮带轮,连轴件安装在皮带轮的一侧。进一步地,储水箱包括过滤板、水泵、输水管、出水管和喷头,过滤板安装在储水箱的内部,水泵安装在过滤板的上端,输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管连接,喷头安装在出水管的上端,且贯穿操作台。进一步地,下料机构包括锥形仓、盖体、下料仓、储料仓、安装块和下料管,锥形仓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盖体,下料仓设置在锥形仓的内部,储料仓设置在下料仓的一侧,安装块固定安装在锥形仓的下端,下料管设置在下料仓的下端。进一步地,插秧机构包括承接块、隔板、弹性伸缩杆、凸块和齿轮,承接块的一侧安装有隔板,弹性伸缩杆安装在隔板的一侧,凸块安装在弹性伸缩杆的上端,齿轮安装在凸块的一侧。进一步地,振动机构包括电机、转轴和偏心轮,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偏心轮固定安装在转轴的一侧,且设置在承接块的上端。进一步地,插秧管机构包括压板、管道、伸缩管、弹性件、下压块和弹性板,压板安装在承接块的下端,管道贯穿安装在压板的下端,伸缩管的一端设置在管道的下端,弹性件安装在管道的下端,且设置在下压块的上端,下压块设置在伸缩管的下端,弹性板安装在下压块的下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秧苗整齐放置在下料仓中,并将储水箱中注入定量的水,即可完成准备工作;S2:操作人员推动把手在水稻田里移动,将下料仓中的水稻秧苗放入锥形仓的内部,水稻秧苗通过下料管滑落至传输架的上表面;S3:开启传输架工作,带动水稻秧苗传输至压板的上端,并滑落至管道的内部;S4:开启电机工作,使得偏心轮旋转,并不断撞击承接块;S5:承接板带动伸缩管插入水稻田中,并将水稻秧苗插入水稻田里,即可完成插秧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及方法,锥形仓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盖体,下料仓设置在锥形仓的内部,储料仓设置在下料仓的一侧,安装块固定安装在锥形仓的下端,便于卡接安装在侧板下的上端,下料管设置在下料仓的下端,将水稻秧苗整齐放置在下料仓中,操作人员推动把手在水稻田里移动,将下料仓中的水稻秧苗放入锥形仓的内部,水稻秧苗通过下料管滑落至传输架的上表面,便于水稻整齐排放,避免操作人员在插秧时需要长时间的弯腰。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及方法,传输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分隔条,分隔条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便于将水稻秧苗排列组合的运输,辊轴安装在传输架的两端,且与皮带轮连接,皮带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皮带轮,连轴件安装在皮带轮的一侧,开启传输架工作,可对水稻秧苗进行运输,便于将其运输至压板处,过滤板安装在储水箱的内部,水泵安装在过滤板的上端,输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管连接,喷头安装在出水管的上端,且贯穿操作台,开启水泵工作,过滤板可将储水箱内部的淤泥过滤在过滤板的下端,防止堵塞输水管,便于将干净的水进入输水管的内部,并进入出水管的内部,最后水通过喷头中喷射在水稻秧苗的下端,便于保持水稻秧苗根部的水分。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及方法,承接块的一侧安装有隔板,弹性伸缩杆安装在隔板的一侧,凸块安装在弹性伸缩杆的上端,齿轮安装在凸块的一侧,且与齿条啮合连接,使用时将承接块两端的齿轮沿着齿条移动,直至抵在偏心轮的下端,并与压板固定连接,水稻秧苗通过传输架运输在压板一端时,压板的一端抵住分隔条,即可将水稻秧苗刮下,水稻秧苗即可通过进入管道的内部,开启电机工作,使得偏心轮旋转,并不断撞击承接块,即可使得承接块向下位移,并经过弹性伸缩杆的伸缩作用快速回归原位,振动过程中可将没有进入管道的水稻秧苗进入管道的内部。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包括移动组件(1)和插秧组件(2),插秧组件(2)设置在移动组件(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1)包括操作台(11)、稳固块(12)、移动轮(13)、把手(14)、储水箱(15)和下料机构(16),操作台(11)的上端安装有稳固块(12),移动轮(13)设置在操作台(11)的下端,把手(14)固定安装在操作台(11)的一侧,储水箱(15)安装在操作台(11)的下端,下料机构(16)设置在操作台(11)的上端;/n插秧组件(2)包括输料机构(21)、插秧机构(22)、振动机构(23)和插秧管机构(24),输料机构(21)设置在操作台(11)的上端,插秧机构(22)设置在输料机构(21)的一侧,振动机构(23)设置在插秧机构(24)的一侧,插秧管机构(24)安装在插秧机构(22)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包括移动组件(1)和插秧组件(2),插秧组件(2)设置在移动组件(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1)包括操作台(11)、稳固块(12)、移动轮(13)、把手(14)、储水箱(15)和下料机构(16),操作台(11)的上端安装有稳固块(12),移动轮(13)设置在操作台(11)的下端,把手(14)固定安装在操作台(11)的一侧,储水箱(15)安装在操作台(11)的下端,下料机构(16)设置在操作台(11)的上端;
插秧组件(2)包括输料机构(21)、插秧机构(22)、振动机构(23)和插秧管机构(24),输料机构(21)设置在操作台(11)的上端,插秧机构(22)设置在输料机构(21)的一侧,振动机构(23)设置在插秧机构(24)的一侧,插秧管机构(24)安装在插秧机构(22)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台(11)包括侧板(111)、侧槽(112)、齿条(113)和下料口(114),侧板(111)安装在操作台(11)的上端,侧槽(112)加工在侧板(111)的两侧,齿条(113)安装在侧槽(112)的内部,下料口(114)加工过在操作台(11)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料机构(21)包括传输架(211)、分隔条(212)、辊轴(213)、皮带轮(214)、皮带本体(215)和连轴件(216),传输架(21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分隔条(212),分隔条(212)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辊轴(213)安装在传输架(211)的两端,且与皮带轮(214)连接,皮带本体(215)的两端设置有皮带轮(214),连轴件(216)安装在皮带轮(214)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水箱(15)包括过滤板(151)、水泵(152)、输水管(153)、出水管(154)和喷头(155),过滤板(151)安装在储水箱(15)的内部,水泵(152)安装在过滤板(151)的上端,输水管(153)的一端与水泵(152)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管(154)连接,喷头(155)安装在出水管(154)的上端,且贯穿操作台(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机构(16)包括锥形仓(161)、盖体(162)、下料仓(163)、储料仓(164)、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化龙辛威杨洛淼邹德堂王敬国郑洪亮贾琰徐善斌雷蕾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