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827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中的进给齿轮与x轴丝杠和光杠联动设置,离合器分别与x轴丝杠和光杠的端部离合配合,z轴丝杠设置于光杠上端,并通过中心立柱锥齿轮与光杠联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刀架的双轴全部实现伺服进给控制,完全替代了人工手摇装置,避免了误差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工艺性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床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减轻了工人的负担,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作为车床的重要组成部件,刀架一般主要用于安装车刀并带动车刀作纵向或横向运动,其中,刀架驱动结构因具体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具有很广泛地使用,传统的刀架驱动机构全部需要依靠操作人员手动摇动手轮进行传动,继而进行切削工件,这对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要求较高,误差较大,影响产品质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涉及机械加工
,完全替代了人工手摇装置,提高了加工效率,减轻工人负担,易于操作。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离合器、x轴丝杠、光杠、中心立柱齿轮和z轴丝杠。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其进给齿轮与所述x轴丝杠和所述光杠联动设置,所述离合器分别与所述x轴丝杠和所述光杠的端部离合配合,所述z轴丝杠设置于所述光杠上端,并通过所述中心立柱齿轮与所述光杠联动设置。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蜗杆、蜗轮和伺服电机,所述蜗杆直连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蜗轮配合于所述蜗杆的上方,所述进给齿轮安装于所述蜗轮齿轮后侧,并与所述蜗轮齿轮同轴。进一步,第一离合器齿轮设置于所述x轴丝杠的端部,第二离合器齿轮设置于所述光杠端部,所述第二离合器齿轮配合于所述进给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离合器齿轮和所述第二离合器齿轮互相啮合。进一步,x轴丝母通过螺纹可相对于所述x轴丝杠径向滑动。进一步,所述中心立柱齿轮包括:中心立柱、下锥齿轮和上锥齿轮,所述下锥齿轮设在所述中心立柱的下端,并与所述光杠中的光杠锥齿轮配合连接,所述上锥齿轮设在所述中心立柱的上端,并与所述z轴丝杠中的丝杠锥齿轮配合连接。进一步,z轴丝母通过螺纹可相对于所述z轴丝杠径向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正常工作时,开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直连蜗杆带动蜗轮与进给齿轮转动,进给齿轮与第二离合器齿轮啮合,通过第一离合器齿轮与第二离合器齿轮互相啮合,间接带动第一离合器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一离合器齿轮与第二离合器齿轮同时转动。通过控制x轴丝杠端部离合器的接通与断开来控制x轴丝杠的转动,使x轴丝母沿着x轴丝杠径向滑动,从而实现机床x轴的进给。通过控制光杠端部离合器的接通与断开来控制光杠的转动,光杠通过光杠锥齿轮、中心立柱齿轮和丝杠锥齿轮将回转运动传动至z轴丝杠,使z轴丝母沿着z轴丝杠径向滑动,从而实现机床z轴的进给,最终实现单驱动带动机床两轴进给。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刀架的双轴全部实现伺服进给控制,完全替代了人工手摇装置,避免了误差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工艺性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床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减轻了工人的负担,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机构,2、离合器,3、x轴丝杠,4、光杠,5、中心立柱齿轮,6、z轴丝杠,11、蜗杆,12、蜗轮,13、进给齿轮,14、伺服电机,21、第一离合器齿轮,22、第二离合器齿轮,31、x轴丝母,41、光杠锥齿轮,51、中心立柱,52、下锥齿轮,53、上锥齿轮,61、z轴丝母,62、丝杠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结合图1,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1、离合器2、x轴丝杠3、光杠4、中心立柱齿轮5和z轴丝杠6。驱动机构1通过其进给齿轮13与x轴丝杠3和光杠4联动设置,离合器2分别与x轴丝杠3和光杠4的端部离合配合,z轴丝杠6设置于光杠4上端,并通过中心立柱齿轮5与光杠4联动设置。进一步,所驱动机构1还包括:蜗杆11、蜗轮12和伺服电机14,蜗杆11直连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蜗轮12配合于蜗杆11的上方,进给齿轮13安装于蜗轮12齿轮后侧,并与蜗轮12齿轮同轴。进一步,第一离合器齿轮21设置于x轴丝杠3的端部,第二离合器齿轮22设置于光杠4端部,第二离合器齿轮22配合于进给齿轮13的上方,第一离合器齿轮21和第二离合器齿轮22互相啮合。进一步,x轴丝母31通过螺纹可相对于x轴丝杠3径向滑动。进一步,中心立柱齿轮5包括:中心立柱51、下锥齿轮52和上锥齿轮53,下锥齿轮52设在中心立柱51的下端,并与光杠4中的光杠锥齿轮41配合连接,上锥齿轮53设在中心立柱51的上端,并与z轴丝杠6中的丝杠锥齿轮62配合连接。进一步,z轴丝母61通过螺纹可相对于z轴丝杠6径向滑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常工作时,开启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直连蜗杆11带动蜗轮12与进给齿轮13转动,进给齿轮13与第二离合器齿轮22啮合,通过第一离合器齿轮21与第二离合器齿轮22互相啮合,间接带动第一离合器齿轮21转动,从而使第一离合器齿轮21与第二离合器齿轮22同时转动。通过控制x轴丝杠3端部离合器2的接通与断开来控制x轴丝杠3的转动,使x轴丝母31沿着x轴丝杠3径向滑动,从而实现机床x轴的进给。通过控制光杠4端部离合器2的接通与断开来控制光杠4的转动,光杠4通过光杠锥齿轮41、中心立柱齿轮5和丝杠锥齿轮62将回转运动传动至z轴丝杠6,使z轴丝母61沿着z轴丝杠6径向滑动,从而实现机床z轴的进给,最终实现单驱动带动机床两轴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离合器(2)、x轴丝杠(3)、光杠(4)、中心立柱齿轮(5)和z轴丝杠(6);/n所述驱动机构(1)通过其进给齿轮(13)与所述x轴丝杠(3)和所述光杠(4)联动设置,所述离合器(2)分别与所述x轴丝杠(3)和所述光杠(4)的端部离合配合,所述z轴丝杠(6)设置于所述光杠(4)上端,并通过所述中心立柱齿轮(5)与所述光杠(4)联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离合器(2)、x轴丝杠(3)、光杠(4)、中心立柱齿轮(5)和z轴丝杠(6);
所述驱动机构(1)通过其进给齿轮(13)与所述x轴丝杠(3)和所述光杠(4)联动设置,所述离合器(2)分别与所述x轴丝杠(3)和所述光杠(4)的端部离合配合,所述z轴丝杠(6)设置于所述光杠(4)上端,并通过所述中心立柱齿轮(5)与所述光杠(4)联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还包括:蜗杆(11)、蜗轮(12)和伺服电机(14),所述蜗杆(11)直连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所述蜗轮(12)配合于所述蜗杆(11)的上方,所述进给齿轮(13)安装于所述蜗轮(12)齿轮后侧,并与所述蜗轮(12)齿轮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架单驱动控制双轴进给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离合器齿轮(21)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保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北方星火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