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59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3
本申请涉及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出料孔的过滤机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出料孔的挡板;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驱动机构,所述调节板滑移连接在所述筒体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筒体上且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对出料效果的影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
本申请涉及实验小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
技术介绍
水泥生产过程中,会提前进行试验并做质量检验,现有的试验球磨机能力过小,操作不便,人工工作量大,无法满足实验需要和重点用户前期提供的水泥样品制样需求。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10719881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小磨,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罩壳、筒体、输送装置、进料斗;筒体内壁设有衬板层且其内部装有钢球,筒体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滤板且滤板的孔径小于钢球直径,该开口上设有可开关的门盖;罩壳罩设在筒体外,罩壳上部设有开关门,罩壳底部设有出口。门盖的一端一般是铰接在筒体上的,这样的设置在门盖在打开的时候,物料会从滤板的孔上流出,然后通过出口流出。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物料从滤板上的孔流出的时候会撞击在门盖上,然后会导致有些物料掉落在壳体内没有通过出口流出,从而导致出料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对出料效果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出料孔的过滤机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出料孔的挡板;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驱动机构,所述调节板滑移连接在所述筒体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筒体上且与所述调节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出料的时候,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挡板不再覆盖覆盖机构,使物料能够通过物料流出;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挡板的位置,从而减少对出料效果的影响。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连接轴、第一齿轮和第一调节组件,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上,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筒体上且与所述连接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就会转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就会移动,第一齿条就会带动调节板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筒体上,所述第二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轮键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就会带动连接轴转动;设置的第一调节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优选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转轴、盖板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筒体上,所述调节板滑移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筒体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且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固定块、所述盖板与所述筒体形成放置所述挡板的放置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挡板覆盖过滤机构的时候,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调节板运动,使调节板上的挡板滑移进入到固定块内,然后启动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盖板运动,使挡板被限定在放置腔内。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四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五齿轮键连接在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四齿轮转动,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五齿轮就会转动,第五齿轮就会带动转轴转动;设置的第二调节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筒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连接块抵触筒体,然后旋转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固定块连接在筒体上。优选的,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孔连通凹槽,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和第二螺栓,所述过滤板卡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板卡接在凹槽内后,然后旋转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加固块和第三调节组件,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加固槽,所述筒体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加固块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加固槽卡接;所述第三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筒体上且与所述加固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板卡接在凹槽内后,调节第三调节组件,第三调节组件带动加固块在第一滑槽内朝靠近加固槽的方向滑移,并使加固块与加固槽卡接;设置的加固机构能够提高过滤板在筒体上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轴、第六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调节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上,所述第六齿轮键连接在所述调节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加固块上且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轴,调节轴带动第六齿轮转动,与第六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就会带动加固块运动;设置的第三调节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挡板的位置,从而减少对出料效果的影响;2.设置的加固机构能够提高过滤板在筒体上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筒体;2、挡板;3、调节板;4、驱动机构;41、第一齿条;42、连接轴;43、第一齿轮;44、第一调节组件;441、第一电机;442、第二齿轮;443、第三齿轮;51、固定块;52、转轴;53、盖板;54、第二调节组件;541、第二电机;542、第四齿轮;543、第五齿轮;55、连接块;56、第一螺栓;6、过滤机构;61、过滤板;62、第二螺栓;7、加固机构;71、加固块;72、第三调节组件;721、调节轴;722、第六齿轮;723、第二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包括筒体1,筒体1上开设有出料孔,筒体1上设置有覆盖出料孔的过滤机构6;筒体1上设置有调节机构。筒体1上开设有与出料孔连通的凹槽,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过滤机构6包括卡接在凹槽内的过滤板61,过滤板6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过滤板61上设置有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出料孔的过滤机构(6);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出料孔的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2)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3)和驱动机构(4),所述调节板(3)滑移连接在所述筒体(1)上,且所述挡板(2)与所述调节板(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筒体(1)上且与所述调节板(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出料孔的过滤机构(6);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出料孔的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2)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3)和驱动机构(4),所述调节板(3)滑移连接在所述筒体(1)上,且所述挡板(2)与所述调节板(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筒体(1)上且与所述调节板(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齿条(41)、连接轴(42)、第一齿轮(43)和第一调节组件(44),所述连接轴(42)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1)上,所述第一齿轮(43)键连接在所述连接轴(42)上;所述第一齿条(41)设置在所述调节板(3)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43)啮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4)设置在所述筒体(1)上且与所述连接轴(4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4)包括第一电机(441)、第二齿轮(442)和第三齿轮(443),所述第一电机(441)设置在所述筒体(1)上,所述第二齿轮(442)键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44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轮(443)键连接在所述连接轴(42)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44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小磨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51)、转轴(52)、盖板(53)和第二调节组件(54),所述固定块(51)设置在所述筒体(1)上,所述调节板(3)滑移连接在所述固定块(51)上,且所述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筒体(1)上;所述转轴(52)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51)上,所述盖板(53)设置在所述转轴(52)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54)设置在所述固定块(51)上且与所述转轴(52)连接;所述固定块(51)、所述盖板(53)与所述筒体(1)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钢马硕陈笑李传霞李绪杰贾琦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先科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