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宣华专利>正文

层次表声的汉字输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058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脑汉字键盘输入,目的在于向用户提供一种有层次的过程提示,以使用户便于入门和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电脑键盘上字母键划分成笔画键和字根键,任何笔画用单键对应,汉字输入首字根和字根键之间对应关系分为两类,第一类称之为主根,每一字根用单键对应;第二类称之为辅根,是用前后两键来输入,其中前一键是辅根起始笔画的笔画键。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主根和辅根,采用不同层次的菜单提示以便“上机即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文电脑的信息处理,是一种通过键盘,把汉字分解成字根或笔画输入电脑技术。在已有的技术中,虽然有不少把汉字分解成字根输入电脑的技术,但是键盘的分布未能充分考虑输入过程的过程提示,因此影响了易学性,&lt;数形码&gt;(专利申请号95116492.9)是成功地利用过程提示的技术,但它是以十个数字键为基础的,盲打输入汉字时码长为六码,这对于熟悉字母键使用的用户而言,在效率上受到某些制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在电脑键盘上以26个字母键为主体的汉字输入技术,它能够实现可操作的、有层次的过程提示,建立界面友好的人、机交互式的智能型输入体系,以达到易学、高效的目标。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的内容是电脑键盘上非数字键位的25键到32键范围中,划分成笔画键集和字根键集,任何笔画用单键对应,而汉字输入的首字根和字根键之间的对应关系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之为主根,每一个用于汉字编码输入的主根用单键对应;第二类称之为辅根,用前、后两键来输入,其中前一键是辅根起始笔画的笔画键。例如主根“木”用单一键位“m”对应,而辅根“目、毛、门、马”刚用em、im、om、um”等组合键位代码分别对应,其中e、i、o、u代表各个对应字根的起笔——竖、撇、点、折。当我们限定汉字字根的代码为26个字母键时,a、e、i、o、u即汉语拼音的单韵母作为笔画键,其余键位为声母键。此时,本系统限定的可读字根被安排在读音有关的相应键位上以利记忆,称之为“表声”键,其中辅助字根用两键表示,首键为笔画键、次键为“表声”键,而主根所对应的键位本身是“表声”键。为了便于过程提示,便于记忆使用,每一声母键基本上只有一种主根与之对应;每一笔画、声母组合键多数也是和一种辅根与之对应。这样当电脑在处理任何一个汉字前的起始状态时,就可以实行初始化的过程提示,即屏幕提示出笔画键与对应笔画图形;屏幕提示的字根键与其对应的主根图形。这种图形是我们用“造字技术”使得在一个汉字大小的显示位置上把字根及其对应代码组合在一起的图形,例如忄x,这样在汉字状态下输入任何一个字前,用户可以通过屏幕的提示,选择待输入汉字的起始字根(按书写顺序),如果待输入汉字开始部分不是屏幕提示的任何一个主根则输入该字起始笔画代码,这样就完成了汉字的首键输入。首键输入以后,屏幕上接着进行提示,当首键输入了非笔画键,屏幕提示与初始提示一致,当首键输入的是笔画键,则提示出起笔引导下的辅根各键位之对应图形。即第二键的输入也是按照过程提示的方式进行,这里选择输入存在着下列两种情况(1)首键不是笔画代码,当后续的字根和屏幕提示的主根一致时输入该主根代码,否则输入后续的笔画代码键;(2)首键是笔画代码,后续的字根是属于屏幕提示的辅根时则输入根代码,否则输入后续笔划代码键。上述过程提示,事实上是一种人、机交互式的智能型的输入方式,其原则上跟着屏幕的菜单提示走;按照书写顺序,屏幕提示的字根可用则用相应字根键,不可用则用笔画键。其中辅助字根总是以字根的首笔画键开始而以字根的“表声键”结束。对于初学者两键之后就可以选择所需要的汉字了。这种提示与一般的超前提示不同之点在于一般提示是提示汉字,提示一个结局,而不去提示其中的一个局部(字根、笔画)不去提示它的过程。然而对于字根输入最困难的阶段是对于字根在键位上分布尚未掌握的阶段,因此过程提示的智能型选择输入,对于迅速入门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当两次过程提示后,屏幕上显示相应汉字,用户实行最终选择。对于已经熟悉字根在键位上分布的用户而言,则无需进行过程提示,只要遵循输入方法规定的要领就可以实行盲打,这些要领包括(1)按照书写顺序,根据键位字根表上限定的完整字根(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取相应代码串输入;(2)对于辅助字根而言,仅仅在首根位置或者在双根字中取两码,其它情况下略去笔画代码仅取一个表声代码。(例如“门”的代码是“om”,在“闷”中是取定两个代码的,但在“榈”中,“门”只取“m”。)(3)最大有效码长为4码,多于4码的代码串序列中,舍去尾码以前的冗余部分。在上述体系中,单独对应于简体字集时用26个字母键表示汉字字根、笔画代码。在简繁体混合的字集中允许扩30键位,扩充的键位,不具有表声功能,但仍以假借方式称之为“表声键”。综上所述,层次表声码的优越性表现在。(1)由于两种类型的字根键位分布,使得过程提示可以按层次化方式处理,在一百多个限定的字根中,第一层的二十多个主根可以较清晰的在屏幕上提供给用户选择,第二层次的辅助字根虽然有一百个左右,但由于第一键的起笔异化,因而一屏显示字根的数量也只有二十个上下,这样使得过程提示的选择输入有可操作性。(2)由于采用表声键的字根依托方式,使得字根在键位上的分布容易被记住。(3)由于主根和辅助字根是处于两个不的同层次中,因此很大程度上异化了不同部首中同一偏旁字的重码问题,例如“木”和“门”是在同一的表声键“m”上的字根,当偏旁字为“王”(w)时,“枉”和“闰”不再是重码,前者“枉”为“mw”,后者“闰”为“omw”(o对应于“点”),并且使所有“门”部首的字与“木”部首字之间都没有重码,大大减少了归并重码,简化了系统的设计。(4)不但适应于非专职的选择输入,而且很容易过渡到全编码的盲打输入,这样在码长和键位上都适应于熟悉英文键盘的专职人员的要求。由于存在着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达到了前面所阐明的专利技术目的。下面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设计例和附1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汉神码”的字根(笔画)对于键位的分布图。在图1中,主根是由声母单键表示的,由那些复盖面宽的部首所对应,而辅助字根则由横排a、e、i、o、u之一,作为它的起笔归类,而由纵排声母键为第二码表声键确定,例如“门”的首键是点(o),次键为表声键(m)则“om”为“门”辅根部首的代码。图1中所有主根键上只有一个主根,辅助字根键大部分也是一个根,这就为异化重码创造有利条件。成字字根按照其读音归键,非成字字根尽量靠拢其部首的读音,如“宀”(宝盖)、“艹”(草头)、“亻”“彳”(单立人,双立人)“冫、氵”(两点水,三点水)“犭”(反犬旁),少数不可读字根则取演译后的读音如勹(勾之框)、“扌”(扶手旁)、“纟”(乱绞丝);此外也有极少数直接取近形的字母如“阝”(P)等。根据以上设计,在采用选择输入时,首键还没有输入之前窗口提示有 这是按键位位置提示的主根显示屏幕。如果待输入汉字起始部分是提示行中的一个字根,则取其字根键,例如“桂”字的左边是“木”,取“m”键。由于是取主根,提示行不变,于是按书写顺序,取第二字根“土”击“t”键,之后提示行显示 选择“3”键使“桂”字上屏(进入文本)。假如待输入汉字不是“桂”而是“柳”字,则第二键应输入笔画键“i(撇),于是提示行显示 对于常用字,一般两键后即可选字上屏,对于非常用字则需要“翻页”后选择。当首键不是主根时,例如待输入字为“科”字应先击键“i”(撇)此后窗口显示 </tables>提示行选择h键,击键之后显示 </tables>这是参照字的使用频度排序的提示,击“9”键后就使“科”字上屏。假如这一屏的提示没有待输入的汉字,则需用“翻页”键向下查找选择。在选择输入中大多数常用字是按照“两键+选择”的模式输入的,需要指出的是由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过键盘,把汉字分解成字根、笔画输入电脑的技术,在已有的技术中,字根在字母键上分布模式,未能充分考虑汉字输入的过程提示,影响了易学性和实效。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特征在于:电脑键盘上非数字键位的25到32键范围中,划分成笔画键集和字根键信,任何笔 画用单键对应,而汉字输入首字根和字根键之间的对应关系分为两类,第一类称之为主根,每一字根用单键对应;第二类称之为辅根,是用前后两键来输入,其中前一键是辅根起始笔画的笔画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宣华
申请(专利权)人:胡宣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