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宣华专利>正文

手握终端多媒体文字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96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手握终端上的多媒体文字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文字录入并和语音传送兼容的控制及界面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含数字键位的手握终端有一个启动文字录入状态以及返回通讯状态的开关键位,它给出内部电平控制微处理器的工作时序、译码;选择汉字库的地址线;连接键位及显示汉字的通道;提供笔画的键位分布及屏幕提示的界面及处理过程。(*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讯领域中的多媒体技术,是涉及录入,传输控制及界面的技术。在已有的技术中,手握终端机是泛指具有通讯功能的终端机,它包括于机(无绳电话)、寻呼机(BP机)话机、(有线电话),由于它们直接和使用者打交道的,因此称之为“终端”。通常终端机,体积小,使用方便,可以一手掌握,故称之为“手握终端”。以往的手机、话机仅限于语音传输,有了寻呼机后发展了数字和汉字显示,近来,手机可以接收文字发送西文的信息。但是至今为止,尚未见可以录入并传输汉字的终端机问世,在资料上亦未查得具有汉字字库的终端机结构及控制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手握终端中实现多媒体的文字录入,传送控制及合理安排汉化界面,使得实现语音和文字传递技术兼容,方便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内容是在含数字键位的手握终端机上有一个启动文字录入状态以及返回通讯工作状态的开关键位称之“录入”键;由这一键位给出机内的高电平或低电平控制信号,这个控制信号改变终端机中起中心控制作用的微处理器(CPU)的工作时序、译码;在文字录入状态下选择其文字字库的地址线并连接输入键位、外码/内码转换表和显示文字点阵的通道,成为手握终端上多媒体中的文字技术的特征。以多媒体中的文字技术(特别是汉字技术)为目标时,自然离不开文字的字库,文字的显示,文字的录入及其对照表的架构以及对它们的有序控制。首先,本专利技术中有一个汉字点阵的字库,字库的点阵按照国家标准GB-2312汉字的内码排序,按照GB-2312规定,字库共有6763个汉字,分成78个区,每区最多为94个汉字,加上各种符号,至少要有13条地址线(213=8192)为了便于控制另加1位地址线控制的讯号(可以是地址译码控制或者选通讯号控制)它直接来自“录入”开关的高/低电平的作用,因此,通讯工作状态时字库关闭;“录入”工作状态时字库开启,并把汉字点阵数据按照地址线的驱动显示于屏幕上。字库地址线的讯号来自这一字库另外部分中的对照表,对照表的首项为汉字外码的数据自小而大地排序的,而末项为相应的汉字内码,逐一与外码对应,因此,一旦外码确定之后,汉字也唯一地选择被确定了,应该指出的是重码将被选择键定义,出现在提示的屏幕位置上(简码亦复如此),由于选择码可以看成是汉字编码中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认为汉字的码串是一个尾码被定义的无重码编码。在技术上尾码将被特别列为第二项,并且提供给屏幕一行待选字及其序号编码,于是内码对照表的结构为汉字外码(7个字节)+尾码(1个字节)+汉字内码(2个字节)选择汉字点阵(以16×16点阵为例)近似值为32字节×8192=256k字节;对照表的结构10字节×8192=81k字节,考虑到一字多码和简码则应该提供一个4兆位的芯片。来自“文字录入”的高/低电平还控制着键位,对于0~9的数字键在录入状态下并不直接显示,而是把代码送到RAM区寄存,当每一击键之后,形成一个代码串,根据这一代码串通过外码/内码对照表的对分搜索,找到数个外码相同而尾码不同的汉字显示,因此,CPU要执行来自ROM的一段录入过程的固定程序,这是由于“录入控制”中断了通讯状态的程序,改为执行录入过程的固定程序。当然,在手握终端上控制录入状态的启动开关,是可以由复合键位来替代,这是说的复合键位是由一个以上的键位同时按下形成的信号或工作状态,这只有在统一的控制模式下才有意义,单独用于这一个状态则可能是画蛇添足。同时,在手握终端上控制录入状态的启动开关,可以是由顺序输入的一串键位组合来替代,例如在*键以后的1~2位数字并以#键结束,可以启动某些功能。当然这种方式也可以用来启动录入汉字的功能,然而这样做法,必须考虑退出文字录入状态的命令,考虑到与其它功能不相冲突,因此要保持*键的独立性而不依存于可能产生矛盾的条件,所以并非合理的处理办法,也不能提高键位的利用率,不过这在逻辑上还是能够成立的。既然这一体系是用来扩充文字功能,当然不能不考虑汉字录入的方式,汉字录入的界面,由于手握终端是以数字键为主体的环境,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启动“录入”进行汉字录入时,数字键0~9不再单独表现数字,而成为文字的录入键,其中汉字的单一笔画,用单一键位来定义,而汉字的多笔画部件对应于一个键位串(两键以上)这个键位串的前键是这一部件起始笔画的定义键;这个键位串的其余键位码,可以是按笔顺的全部笔画或部分笔画,也可以通过屏幕的提示选择与键位串相关的“汉字”或“部件”,并以“确认键”把汉字送上屏幕文本,对于“部件”也不能直接送上屏幕的文本区,以便输入后继的键位,直待成字之后再“确认”上屏。数字键共有十个,未必它们都对应于单一的笔画,其实,规范的笔画是五种,即新华字典上采用的“横、竖、撇、点、折”,其余的可以是选择键和确认键,至于“部件”是指汉字中的某个局部,例如“幕”字中的“艹”是部件,“莫”字也可以视为部件,虽然“莫”字可以独立成字,但是在“幕”字中它只是一个“部件”而不是该汉字的全部。当“莫”部件在提示行的选择位置出现时,例如有选择号“9”,那么扣击“9”键则指向于“莫”,与其它方法不同的是它并不直接上屏,而是移入到“当前字”位置上,所谓“当前字”位置,是在这个位置上的汉字可以经“确认键”上屏进入文本(如*.TXT文件*.DOC文件),如果不用“确认键”,那么还可以继以后续输入,因此“部件”在当前位置的暂存,可以提供其后续成字的条件,我们可以在三、四键内选择“莫”部件到当前位置,然后再用一 、两键来区别“幕、墓、暮、募、慕”等字,使十几个笔画的字在五键以内录入,简化了输入。为了便利于用户,适应终端环境,当前字和待选字的显示不应超过一行。综上所述,这一设计的优越性表现在1.使手握终端除语音传输之外还扩充了汉字传输的功能,其好处是(1)传送文字讯息比传送声音信号,占用信道的时间短,既降低了话资费用又提高了信道利用率。(2)不必经过传呼台转送信息,尊重个人隐私权。(3)发送方因组织文稿而更加慎重,接收方因有文字依据而准确可靠。2.在硬件安排上,充分考虑到维持终端机原有功能,体系不变,只增加必要的文字部分的功能,而使录入及通讯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3.在人机界面安排上,适应终端机的体积小、界面窄、键位少的环境,充分利用0~9的数字键来构成一个笔画为主体的输入方式体系,由于它基于汉字的写字基础,因此可以做到“一看就会,上手即用”而无需刻意学习。根据以上优点,本专利技术达到前面所阐明的专利技术目的。下面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设计例和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手机上应用的界面图,除显示屏外,自上而下有六排共18个键位。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手机上的控制板的逻辑框图。在图1中,显示了具有文字功能的手机界面对于屏幕界面,其提供三行汉字及一行数码的显示,通常上面两行是文本,每行可显示8个汉字,图一中给出“我在开会请等候”的文字。下面的提示行包括一行汉字提示及一行击键代码提示,提示行左端方括号内的“片”字是“当前字”,由“0”键使当前字上屏;其下方的“1546”是“片”的笔画代码;其右方的“3臼、7鼠、8舅、9毁”是待送字,待送字可按它的选择码移入当前位置。对于键位界面,第一排左键是“录入键”,在未被激活之前,手机处于通讯状态,一旦按击激活,则处于汉字录入状态,则处于此状态下各键功能均重新定义。(1)笔画键代码1、2、4、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手握终端上的多媒体文字技术,这里说的手握终端包括手机、话机和传呼机等通讯终端,目前语音、文字兼容的通讯产品仅限于西文。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在含数字键位的手握终端机上有一个启动文字录入状态以及返回通讯工作状态的开关键位称之“录入”键;由 这一键位给出机内的高电平或低电平控制信号,这个控制信号改变终端机中起中心控制作用的微处理器的工作时序、译码;在文字录入状态下选择其文字字库的地址线并连接输入键位、外码/内码转换表和显示文字点阵的通道,成为手握终端上多媒体中的文字技术的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胡宣华
申请(专利权)人:胡宣华胡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