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50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1
本申请涉及市政道路工程设施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包括行车道和关于所述行车道对称的两个下水道,所述下水道上均设有铁拦网,所述下水道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所述行车道,所述行车道靠近所述下水道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有进尘槽,所述进尘槽开口处设有阻挡固体垃圾进入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上端位置高度低于所述进尘槽上侧壁,所述行车道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进尘槽连通的吸尘口,所述吸尘口沿所述下水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板使得固体垃圾不能进入到进尘槽内,方便工作人员对固体垃圾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
本申请涉及市政道路工程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乡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3803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包括主杆沟底、上伸杆、外伸杆和凹形断面的长方组合体,主杆下端连接沟底,沟底外端连接上伸杆,主杆的上端连接外伸杆,而且在上伸杆内设有横向排水孔,在外伸杆内设有纵向通气孔。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道路面的尘土一部分逐渐进入路旁的储尘清淤沟,使路面尘土减少,空气污染程度减轻,卫生环保。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下水道的铁拦网阻挡较大的固体垃圾,这部分固体垃圾容易被风吹进储尘清淤沟,不方便工作人员对固体垃圾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固体垃圾进入进尘槽,导致工作人员不容易对固体垃圾进行清理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包括行车道和关于行车道对称的两个下水道,下水道上均设有铁拦网,下水道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行车道,行车道靠近下水道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有进尘槽,进尘槽开口处设有阻挡固体垃圾进入的隔离板,隔离板的上端位置高度低于进尘槽上侧壁,行车道沿竖直方向设有与进尘槽连通的吸尘口,吸尘口沿下水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行驶在行车道上,导致灰尘朝道路两旁处散开,灰尘会从进尘槽的开口处和吸尘口进入进尘槽内,减少路面的灰尘,隔离板使得固体垃圾不能进入到进尘槽内,方便工作人员对固体垃圾的清理。优选的,隔离板上端沿隔离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倒置的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体垃圾中夹杂着垃圾袋等易被风吹动时,挂钩能勾住垃圾袋,使得垃圾袋不会到处乱飞,导致工作人员难以收集清理。优选的,进尘槽的下侧朝远离下水道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体垃圾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朝隔离板处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对固体连接收集清理。优选的,隔离板设有多个过滤孔,进尘槽远离下水道的一端下侧壁设有连通下水道的第一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雨水等液体能通过过滤孔进入进尘槽,然后将进尘槽内的尘土经第一排水管排到下水道内,减少工作人员对进尘槽内的灰尘清理。优选的,第一排水管朝靠近下水道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进尘槽内的尘水排到下水道。优选的,进尘槽远离下水道的一端下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存尘槽,存尘槽设有与下水道连通的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一端连通于存尘槽的槽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城市雨洪爆发时,下水道里的水能进入到存尘槽,减轻下水道的排洪压力,更快的将雨水排出。优选的,进尘槽内设有喷雾头,喷雾头与吸尘口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雾头能对进入进尘槽内的灰尘进行加湿,使得灰尘更快的沉淀,进一步减少路面的灰尘。优选的,吸尘口的截面面积自上端面朝下端面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吸尘口与行车道上表面的接触面积,使得进入进尘槽内的灰尘更多,对减少路面的灰尘的效率更佳。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隔离板使得固体垃圾不能进入进尘槽,方便工作人员对固体垃圾进行收集清理;第二排水管能减轻城市雨洪时下水道的排水压力,使得雨水更快的排走。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来展示喷雾头和挂钩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水道;11、铁拦网;12、行车道;2、进尘槽;21、存尘槽;3、隔离板;31、挂钩;32、过滤孔;4、吸尘口;5、第一排水管;6、第二排水管;7、喷雾头;8、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参照图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包括行车道12和关于行车道12对称的两个下水道1,两个下水道1上均设有铁拦网11,铁拦网11沿下水道1长度方向拼合有多个,下水道1的水平位置低于行车道12的水平位置高度,行车道12靠近下水道1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有进尘槽2,进尘槽2的开口处设有阻挡固体垃圾进入进尘槽2内的隔离板3,隔离板3的上端位置高度低于进尘槽2的上侧壁,行车道12沿竖直方向设有与进尘槽2连通的吸尘口4,吸尘口4沿下水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车辆行驶在行车道12上,会使得灰尘朝行车道12两旁散开,灰尘会从进尘槽2的开口处和吸尘口4进入到进尘槽2内,减少路面的灰尘,同时,隔离板3使得铁拦网11上侧的固体垃圾不会进入进尘槽2,方便工作人员对固体垃圾的清理。参照图1、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尘槽2的上侧壁朝远离下水道1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增大进尘槽2的开口面积,使得进尘槽2能进入更多的灰尘;为了进一步提高除尘的效率,吸尘口4的截面面积自上端面朝下端面逐渐减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吸尘口4的截面面积为圆形。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固体垃圾进行清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尘槽2的下侧壁朝远离下水道1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固体垃圾更容易朝隔离板3的位置移动;由于一些如塑料袋等质量较轻的固体垃圾容易被风四处吹动,所以隔离板3上端设置有多个导致的挂钩31,挂钩31沿隔离板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塑料袋容易被挂在挂钩31上,而不会四处乱飞,方便工作人员将塑料袋等固体垃圾收集清理。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会冲击在隔离板3上,为了减轻隔离板3的负荷,隔离板3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过滤孔32,存尘槽21远离下水道1的一端下侧壁设有连通下水道1的第一排水管5,使得雨水能从过滤孔32内进入进尘槽2,再从第一排水管5进入到下水道1,即延长了隔离板3的使用寿命,又能通过雨水对进尘槽2内的灰尘进行清理,节省人工清理时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尘槽2远离下水道1的一端下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存尘槽21,使得能存储更多的灰尘,第一排水管5一端连通于存尘槽21的槽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尘槽21设有与下水道1连通的第二排水管6,当城市雨洪爆发时,下水道1里的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管6进入到存尘槽21,减轻下水道1的排洪压力,使得雨水更快的被排走,减轻雨洪灾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排水管6位于第一排水管5的上方、且第二排水管6朝远离下水道1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下水道1水量较多时,才会进入存尘槽21。为了使得进入进尘槽2内的灰尘更快的进入到存尘槽21,而减少被风带走灰尘的情况发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尘槽2内设有与吸尘口4一一对应的多个喷雾头7,喷雾头7沿下水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喷雾头7均通过嵌设于行车道12上的进水管8连接,喷雾头7的喷雾方向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包括行车道(12)和关于所述行车道(12)对称的两个下水道(1),所述下水道(1)上均设有铁拦网(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1)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所述行车道(12),所述行车道(12)靠近所述下水道(1)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有进尘槽(2),所述进尘槽(2)开口处设有阻挡固体垃圾进入的隔离板(3),所述隔离板(3)的上端位置高度低于所述进尘槽(2)上侧壁,所述行车道(12)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进尘槽(2)连通的吸尘口(4),所述吸尘口(4)沿所述下水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包括行车道(12)和关于所述行车道(12)对称的两个下水道(1),所述下水道(1)上均设有铁拦网(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1)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所述行车道(12),所述行车道(12)靠近所述下水道(1)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有进尘槽(2),所述进尘槽(2)开口处设有阻挡固体垃圾进入的隔离板(3),所述隔离板(3)的上端位置高度低于所述进尘槽(2)上侧壁,所述行车道(12)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进尘槽(2)连通的吸尘口(4),所述吸尘口(4)沿所述下水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3)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倒置的挂钩(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尘槽(2)的下侧朝远离所述下水道(1)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除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坚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景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