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58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多个支撑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三角架,所述三角架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模板本体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组装片和用于固定所述三角架位置的固定件,所述组装片与所述三角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组装片连接,达到便于对内墙模板进行支撑的效果。内墙模板进行支撑的效果。内墙模板进行支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构件和配件后运输至建筑施工现场,并将各构件和配件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由于其效率高、标准化、环保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装配式建筑底部加强区受力较大、建筑功能复杂构件不够标准化等原因,装配式建筑仍有一些区域不能采用在工厂加工好的预制构件,而是需要进行现场浇筑以达到建筑效果,工作人员往往使用墙体模板来辅助浇筑工作;内墙模板为长方体结构,当工作人员将内墙模板安装至待浇筑部位时,为了使内墙模板不易发生倾斜,往往需要在内墙模板靠近建筑物内部的一侧安装斜支撑,斜支撑为杆状结构,一端与内墙模板固定,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使用斜支撑对内墙模板进行固定,步骤繁琐,且需要用到螺栓等辅助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对内墙模板进行支撑,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多个支撑组件和多个固定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三角架,所述三角架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模板本体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组装片和用于固定所述三角架位置的固定件,所述组装片与所述三角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组装片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模板本体时,与模板本体连接的三角架能够对模板本体的竖直面提供稳定的支撑,使模板本体不易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倾斜,更加方便快速地提高模板本体的稳定性;固定件能够限制三角架的位置,使其不易产生晃动导致支撑效果变差。
[0009]优选的,所述三角架包括活动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活动套与所述模板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套长度方向与所述模板本体高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活动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模板本体的高度方向,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面与所述模板本体底面齐平。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套与模板本体转动连接可使三角架在不需要支撑时可以转动至与模板本体抵接,节省空间方便运输。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模板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杆伸入所述活动套内,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与所述模板本体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
模板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三角架相适配的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通过活动套与固定杆连接,可增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模板本体连接处的强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对模板本体提供支撑。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套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模板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加固杆相适配的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杆可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固定杆形成的支架的强度,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对模板本体的支撑更稳定。
[0015]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组装片,所述组装片上固定连接有组装柱,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模板本体铰接,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组装柱相对应的组装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架向下旋转直至组装孔套设在组装柱上时,使组装柱插入组装孔中,能够分散第一支撑杆受到的力,使支撑更加稳定,从而使固定架对三角架进行支撑,使其不易发生转动,增高了三角架的稳定性。
[0017]优选的,所述模板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三角架在槽内位置的限位夹。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支撑时,转动限位夹使限位夹与第一支撑杆、固定架远离模板本体的一侧抵接,使第一支撑杆和固定架的移动被限制,从而使三角架、固定架不易在模板本体的槽内移动,方便模板本体的运输。
[0019]优选的,所述模板本体连接有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错位安装在所述模板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相邻所述模板本体的所述第二安装板抵接,且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高度方向与所述模板本体的高度方向平行。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错位安装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可增加模板本体之间搭接的面积,使相邻的模板本体连接得更稳定。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模板本体的高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对应地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伸出所述安装孔的部分转动连接有安装螺母。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柱穿过安装孔后套设安装螺母,可使相邻的模板本体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
[0023]优选的,所述三角架底面铺设有防磨垫,所述防磨垫底部与所述模板本体底面齐平。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磨垫可减少三角架底部与地面抵接时造成的磨损,延长三角架的使用寿命。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三角架与模板本体连接,便于对模板本体的竖直面提供稳定的支撑,提升模板本体的稳定性,固定件能够进一步固定三角架的位置,使其更加稳定地支撑模板本体。
[0027]2、固定架在组装柱和组装孔的配合下对三角架的位置进行限定,能够进一步提升三角架对模板本体支撑的稳定性。
[0028]3、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交错安装在模板本体高度方向上的两端,能够增加模
板本体抵接面积,通过在安装柱上套设安装螺母可使相邻的模板本体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显示支撑组件的局部爆炸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模板本体;2、支撑组件;21、固定杆;22、三角架;221、活动套;222、第一支撑杆;223、第二支撑杆;23、加固杆;3、固定组件;31、组装片;311、组装柱;32、固定架;321、组装孔;4、限位夹;5、拼接组件;51、第一安装板;511、安装柱;5111、安装螺母;52、第二安装板;5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模板本体1、支撑组件2、固定组件3、限位夹4和拼接组件5,模板本体1为竖直的长方体结构,支撑组件2与模板本体1连接用于对模板本体1的竖直面提供支撑,固定组件3与支撑组件2连接,限位夹4与支撑组件2连接,拼接组件5与模板本体1连接用于连接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1)、多个支撑组件(2)和多个固定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三角架(22),所述三角架(22)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模板本体(1)连接,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组装片(31)和用于固定所述三角架(22)位置的固定件,所述组装片(31)与所述三角架(2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组装片(3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22)包括活动套(221)、第一支撑杆(222)和第二支撑杆(223),所述活动套(221)与所述模板本体(1)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套(221)长度方向与所述模板本体(1)高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杆(222)一端与所述活动套(2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222)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套(2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2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模板本体(1)的高度方向,且所述第一支撑杆(222)底面与所述模板本体(1)底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还包括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与所述模板本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杆(21)伸入所述活动套(221)内,所述固定杆(21)长度方向与所述模板本体(1)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模板本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杆(21)和所述三角架(22)相适配的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221)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杆(23),所述加固杆(2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云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景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