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5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0
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包括拉手块、第一缓冲指引条和第二缓冲指引条,拉手块的内部设置有拉钩固定槽位,拉手块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手指放置槽,拉手块一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拉手块之间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两端设置有拉钩,拉手块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导滑指引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拉手块上加设导滑指引销,并在其外部加设了第一缓冲指引条和第二角度限制凸块,让力在第一缓冲指引条和第二缓冲指引条的方向上运动,减缓了其运动后的力在运动完成后得到吸收和缓冲,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解决了当我们将其拉开时,其在弹性作用力的情况下会回位,如果我们一不小心脱手,弹簧拉力器会起飞变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
本技术涉及拉力器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
技术介绍
拉力器,是一种适合于大众健身锻炼的器械。使用拉力器锻炼的好处在于:肱二头肌是一块有两个肌头的肌肉,其主要作用是屈臂。在屈臂时,同样也用到了另外一块肌肉——肱三头肌。而只有在做一些前臂上抬的运动时,如高位拉力器弯举或反式高位拉力器玩具,肱肌才能得到充分锻炼。此外,前臂上部的主要肌肉肱挠肌,在屈臂动作中也起了不少作用,而通过拉力器侧弯举可以使肱挠肌得到强化。传统的拉力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我们将其拉开时,其在弹性作用力的情况下会回位,如果我们一不小心脱手,弹簧拉力器会起飞变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解决了当我们将其拉开时,其在弹性作用力的情况下会回位,如果我们一不小心脱手,弹簧拉力器会起飞变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包括拉手块、第一缓冲指引条和第二缓冲指引条,所述拉手块的内部设置有拉钩固定槽位,所述拉手块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手指放置槽,所述拉手块一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手块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设置有拉钩,所述拉手块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导滑指引销,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和第二缓冲指引条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内导滑槽,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角度限制凸块,所述第二缓冲指引条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角度限制凸块,所述第二角度限制凸块和第一角度限制凸块内共同设置有限制杆。优选的,所述拉簧通过拉钩与拉手块之间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的一端通过转动块和转动轴与第二缓冲指引条的一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导滑槽的大小与导滑指引销之间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限制杆的长度值大于第一角度限制凸块和第二角度限制凸块之间的距离的长度值。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和第二缓冲指引条的整体长度值大于拉手块、拉钩和拉簧之间的整体长度值。优选的,所述拉钩固定槽位的开设个数与拉簧的设置个数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在拉手块上加设导滑指引销,并在其外部加设了第一缓冲指引条和第二角度限制凸块,让力在第一缓冲指引条和第二缓冲指引条的方向上运动,减缓了其运动后的力在运动完成后得到吸收和缓冲,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上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拉手块;2、手指放置槽;3、第一缓冲指引条;4、内导滑槽;5、导滑指引销;6、拉钩;7、拉簧;8、第一角度限制凸块;9、转动块;10、转动轴;11、限制杆;12、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3、拉钩固定槽位;14、第二缓冲指引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包括拉手块1、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拉手块1的内部设置有拉钩固定槽位13,拉手块1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手指放置槽2,拉手块1一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拉手块1之间设置有拉簧7,拉簧7的两端设置有拉钩6,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的整体长度值大于拉手块1、拉钩6和拉簧7之间的整体长度值,拉钩固定槽位13的开设个数与拉簧7的设置个数对应,拉簧7通过拉钩6与拉手块1之间相连,拉手块1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导滑指引销5,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内导滑槽4,内导滑槽4的大小与导滑指引销5之间相适配,第一缓冲指引条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块9,第一缓冲指引条3的一端通过转动块9和转动轴10与第二缓冲指引条14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块9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0,第一缓冲指引条3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角度限制凸块8,第二缓冲指引条1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2,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2和第一角度限制凸块8内共同设置有限制杆11,限制杆11的长度值大于第一角度限制凸块8和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2之间的距离的长度值。本技术中,通过在拉手块1上加设导滑指引销5,并在其外部加设了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2,让力在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的方向上运动,减缓了其运动后的力在运动完成后得到吸收和缓冲,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使用时,将双手伸入至拉手块1内抓紧,当我们锻炼时,通过将拉力值拉至最大时,其内部内部的弹性拉力就会得到最大,当我们一不小心从手中脱落时,两个拉手块1就会在导滑指引销5的作用下,沿着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的方向运动,这样其拉力的作用力就会被固定在一个方向上,减缓其力的方向的变形。可以有效防止其脱手后进行力上的缓冲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包括拉手块(1)、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所述拉手块(1)的内部设置有拉钩固定槽位(13),所述拉手块(1)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手指放置槽(2),所述拉手块(1)一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手块(1)之间设置有拉簧(7),所述拉簧(7)的两端设置有拉钩(6),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块(1)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导滑指引销(5),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内导滑槽(4),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0),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3)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角度限制凸块(8),所述第二缓冲指引条(1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2),所述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2)和第一角度限制凸块(8)内共同设置有限制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包括拉手块(1)、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所述拉手块(1)的内部设置有拉钩固定槽位(13),所述拉手块(1)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手指放置槽(2),所述拉手块(1)一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拉手块(1)之间设置有拉簧(7),所述拉簧(7)的两端设置有拉钩(6),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块(1)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导滑指引销(5),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3)和第二缓冲指引条(14)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内导滑槽(4),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0),所述第一缓冲指引条(3)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角度限制凸块(8),所述第二缓冲指引条(1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2),所述第二角度限制凸块(12)和第一角度限制凸块(8)内共同设置有限制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拉力锻炼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7)通过拉钩(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全绪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景康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