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3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其包括无纺布主体,所述无纺布主体为条状布,所述无纺布主体的一侧设有液囊,所述液囊与无纺布主体贴合的侧壁上开设有漏液口,所述漏液口沿无纺布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液囊位于漏液口处设有将漏液口封闭的封堵条,所述封堵条与无纺布主体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通过将存放消毒液的液囊固设在无纺布主体上,同时通过设置与无纺布主体固定连接的封堵条封堵液囊的漏液口,当使用者将液囊从无纺布主体上取下时,液囊内部消毒液流淌到无纺布主体表面上,通过与无纺布主体一体设置的液囊装入消毒液,占用体积小、形状自由度高,便携性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一种以针轧机械或梳理机械处理各种纤维原料,用高压形成或粘合生产的一种布状物。医用无纺布重量轻,质地柔软,无毒无刺激性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因此具有良好的医用性能。相关技术中,在医用包扎用品中通常采用棉质绷带对患者伤口进行包扎时,首先需要医用碘酒等消毒剂对患者伤口进行擦拭消毒,医用碘酒通常放置在瓶状容器中,使用时从容器中倾倒在包扎用品上。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瓶装医用碘酒等消毒液不易随身携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瓶装医用碘酒等消毒液不易随身携带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所述无纺布主体为条状布,所述无纺布主体的一侧设有液囊,所述液囊与无纺布主体贴合的侧壁上开设有漏液口,所述漏液口沿无纺布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液囊位于漏液口处设有将漏液口封闭的封堵条,所述封堵条与无纺布主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无纺布主体上设置液囊,液囊内设有碘酒等医用消毒液,由于封堵条与无纺布主体固定连接,当使用者将液囊从无纺布主体上撕下时,封堵条与液囊分离时,内部碘酒渗漏至无纺布条表面,润湿无纺布主体表面并对无纺布主体进行消毒,使用者使用无纺布主体呗消毒液润湿的一侧包扎伤口,从而对伤口进行消毒,由于无纺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便于提升伤患处的愈合速度。优选的,所述液囊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平行于液囊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液囊远离无纺布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挤压柱,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抓住挤压柱的一端并将挤压柱缓慢转动,液囊收卷在挤压柱上,同时挤压柱挤压液囊将液囊内的消毒液从漏液口与封堵条缓缓挤出,从而在将液囊与无纺布主体分离的同时,将消毒液挤出在无纺布主体表面。优选的,所述封堵条位于液囊外侧的侧壁上固设有撕扯端,所述撕扯端位于封堵条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封堵条端部的撕扯端,在使用者通过挤压柱将液囊收卷并与无纺布主体分离后,将封堵条从无纺布主体上撕下,提升了无纺布条包扎在患者伤患处时的舒适性。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主体由若干层无纺布层叠放并连接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无纺布主体实用多层无纺布层叠加而成,提升了无纺布主体对液体的吸收能力,并减少血污透过无纺布的可能性,为伤口提供足够的压力便于伤患处止血。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主体上还设有若干医用棉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医用棉布层,进一步提升了无纺布主体对液体的吸收能力,同时提升了无纺布主体包扎时的舒适性,进一步减少了血迹透出,同时保证了无纺布主体的透气性,便于伤患处愈合。优选的,若干所述医用棉布层分别位于相邻的无纺布层之间并被无纺布层包裹在无纺布主体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无纺布层将棉布层包裹在相邻处的夹层内,减少了棉布层与伤患处接触时,棉布层的棉质纤维脱落并掉落入伤患内,影响伤患处愈合速度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各个所述无纺布层与医用棉布层均通过医用棉线缝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医用棉线对无纺布层与棉布层之间进行连接,相比于通过医用胶粘接的方式,避免在无纺布主体上留下胶体凝固形成的硬块,影响无纺布主体包扎舒适性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主体远离液囊的侧壁上固设医用胶带,所述医用胶带的粘接面背离无纺布设置,且所述医用胶带的粘接面上设有防护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无纺布主体上固定医用胶带,便于在使用无纺布主体进行包扎时,快速对无纺布主体进行固定,固定时首先将医用胶带上的防护膜撕下,而后将胶带与无纺布主体或者患者皮肤粘接进行固定,方便快捷。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存放消毒液的液囊固设在无纺布主体上,同时通过设置与无纺布主体固定连接的封堵条封堵液囊的漏液口,当使用者将液囊从无纺布主体上取下时,液囊内部消毒液流淌到无纺布主体表面上,通过与无纺布主体一体设置的液囊装入消毒液,占用体积小、形状自由度高,便携性好;2.通过设置医用棉布层,提升了无纺布主体的吸液性能,同时保持其良好的透气性;3.通过设置医用胶带,便于使用者使用时将医用胶带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或者箍紧伤患处。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无纺布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无纺布主体各层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无纺布主体;11、无纺布层;12、医用棉布层;2、液囊;21、漏液口;22、封堵条;221、撕扯端;23、挤压柱;3、医用胶带;31、防护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参照图1,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1,无纺布主体1设置成条状,携带时可将无纺布主体1收卷成卷装。无纺布主体1上粘接有液囊2,液囊2呈扁平的条状,液囊2平行于无纺布主体1设置且液囊2内部存放有医用消毒液体。参照图1和图2,液囊2朝向无纺布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平行于液囊2长度方向延伸的漏液口21,液囊2侧壁上位于漏液口21位置粘接有封堵条22,封堵条22封闭漏液口21,封堵条22端部固设有撕扯端221,便于使用者将液囊2从无纺布主体1上分离后拉动撕扯端221,将封堵条22也与无纺布主体1分离,提升包扎的舒适程度。封堵条22与无纺布主体1粘接。封堵条22与无纺布主体1的粘接牢固程度低于封堵条22与漏液口21粘接的牢固程度,液囊2与无纺布主体1粘接牢固程度低于封堵条22与无纺布主体1粘接的牢固程度,牢固程度的高低通过粘接时同等粘接面积的用胶量控制。参照图1和图2,液囊2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柱23,挤压柱23平行于液囊2的宽度方向且固定在液囊2远离无纺布主体1的侧壁上,工作人员转动挤压柱23时,将液囊2收卷。液囊2收卷时与无纺布主体1分离同时与封堵条22分离。漏液口21开启后,由于挤压柱23转动过程中挤压液囊2,将液囊2内存储的消毒液挤压到无纺布主体1上。参照图3,无纺布主体1包括若干层无纺布层11,相邻的无纺布层11之间均夹设有医用棉布层12,医用棉布层12被无纺布层11包覆在内部,无纺布层11与无纺布层11之间、无纺布层11与医用棉布层12之间均通过医用棉线缝合连接,从而避免棉布层上的棉质纤维脱落进入患者的伤口,影响伤口愈合速度的可能性。参照图3,无纺布主体1远离液囊2的一侧两端均固设有医用胶带3,医用胶带3的粘接面背离无纺布主体1设置,且医用胶带3的粘接面上均贴附有防护膜31。使用者包扎时将防护膜31与医用胶带3分离,而后通过医用胶带3粘接固定无纺布主体1。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医用水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主体(1),所述无纺布主体(1)为条状布,所述无纺布主体(1)的一侧设有液囊(2),所述液囊(2)与无纺布主体(1)贴合的侧壁上开设有漏液口(21),所述漏液口(21)沿无纺布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液囊(2)位于漏液口(21)处设有将漏液口(21)封闭的封堵条(22),所述封堵条(22)与无纺布主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主体(1),所述无纺布主体(1)为条状布,所述无纺布主体(1)的一侧设有液囊(2),所述液囊(2)与无纺布主体(1)贴合的侧壁上开设有漏液口(21),所述漏液口(21)沿无纺布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液囊(2)位于漏液口(21)处设有将漏液口(21)封闭的封堵条(22),所述封堵条(22)与无纺布主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囊(2)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挤压柱(23),所述挤压柱(23)平行于液囊(2)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液囊(2)远离无纺布主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条(22)位于液囊(2)外侧的侧壁上固设有撕扯端(221),所述撕扯端(221)位于封堵条(22)长度方向的一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