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慰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气道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40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主要由集液瓶、固定架、标本盒、负压吸引管、声门下吸引管、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三通连接阀、注射器、气管插管主导管构成,该装置结构简单,避免了吸引管与灌洗管分离式的操作,实现了负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同时进行,既减轻了气道因介入管道过多而造成的负荷,又避免了灌洗液滞留时间过长发生下渗,同时护士灌洗时操作方便,可减少护士工作内容,提高护士对患者的灌洗依从性;声门下吸引末端采用环绕多孔设计,避免了单孔堵塞后影响正常吸引;标本盒的设计避免了因留取方法不当而造成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气道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
:本技术主要为一种人工气道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主要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对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是一种有效地呼吸支持方式,建立人工气道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其在维持有效呼吸的同时也干扰了呼吸道原有的廓清机制,如咳嗽反射和咽反射减弱,使得上呼吸道分泌物及消化道内误吸物积聚在气管导管球囊上方,极易引起细菌的定植。虽然球囊内有一定压力使下呼吸道与外界隔离,但由于呼吸道的个体性差异和结构的不规则性,使球囊与呼吸道不能完全贴合,当球囊上方存在分泌物时,分泌物极易因重力原因顺流至下呼吸道,增加了肺部发生感染的风险。大量研究证明,机械通气患者予以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可有效清除声门下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减少细菌的定植,降低肺部发生感染的机率。目前临床上现有的装置还不能完成吸引和灌洗同步进行,一般是将负压吸引暂停后注入灌洗液,再进行负压吸引,这导致灌洗液在气道内滞留一段时间,很容易造成灌洗液及分泌物下渗,针对该问题也有研究采用泡沫或海绵敷料来阻止下渗,但敷料的存在极容易引起细菌定植,间断灌洗很难清除敷料上的残留物;且部分研究为多根灌洗和吸引管,造成气道负荷增加;同时,由于操作步骤较多,护士对患者的灌洗依从性较低。对于负压吸引管,大部分为单孔吸引,这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单孔吸引其局部负压大,容易造成局部黏膜损伤出血,另一方面,当单孔发生堵管后无法正常吸引,影响吸引效果。针对气道分泌物的标本留取,现有的方法很容易造成标本污染和吸引管内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同时进行,缩短灌洗液滞留时间;避免多根吸引管与灌洗管增加气道负荷;多孔负压吸引避免了单孔堵塞和局部黏膜损伤的发生;灌洗管略短于声门下吸引管有利于冲洗咽部以下至球囊上方的气道分泌物;标本盒的设计避免了标本留取时发生污染,且达到了操作简单的目的;通过三通连接注射器进行灌洗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护士灌洗依从性;集液瓶的瓶身透明设计、刻度设计有利于观察灌洗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不锈钢外固定架设计便于集液瓶直立固定于床旁。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气道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主要由集液瓶、外固定架、标本盒、负压吸引管、声门下吸引管、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三通连接阀、注射器、气管插管主导管和球囊构成;所述集液瓶顶部配置瓶盖,瓶盖上附负压吸引固定端和声门下吸引固定端,瓶盖内附标本盒螺纹固定端(外螺纹),负压吸引端口和声门吸引端口置于标本盒螺纹端内;所述外固定架用于固定集液瓶置于床旁;所述标本盒瓶口设内、外螺纹,内螺纹与集液瓶盖内置外螺纹吻合,外螺纹与标本盒盒盖吻合,内螺纹上覆盖一层无菌保护膜,在收集完分泌物标本后揭去丢弃,该无菌保护膜起到避免标本盒与集液瓶内盖发生接触污染的作用;所述负压吸引管一端与附有负压表的负压中心连接,另一端与集液瓶负压固定端口连接;所述声门下吸引管一端与集液瓶盖上的声门下吸引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为双层套管,内管为声门下吸引管,外管为灌洗管,声门下吸引管末端呈环状回形通路绕于气管插管主导管球囊上方,使与充盈球囊间距0.5-1mm,环状回形通路靠近气囊侧为若干个吸引孔;所述三通连接阀第一通路与灌洗管连接,第二通路与注射器连接,第三通路为旋塞。所述负压吸引管、声门下吸引管和灌洗管采用符合G15593的软聚氯乙烯塑料制成,所述集液瓶和标本盒采用符合G12671的聚苯乙烯树脂材料制成的塑料瓶,避免因负压导致瓶身塌陷。所述集液瓶、标本盒瓶身标识刻度。所述集液瓶盖设计有外固定端,用于与外固定架固定;瓶盖内侧边缘由硅胶制成,用于保证集液瓶的密封性。所述外固定架为不锈钢制成,底座为圆形不锈钢网,架身为三根不锈钢柱支撑,架口为圆形不锈钢圈。所述负压吸引管、声门下吸引管和灌洗管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声门下吸引管长于灌洗管。所述三通连接阀为医用T形或Y形三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型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数字说明:1集液瓶;2外固定架;3瓶盖;4负压吸引管;5声门下吸引管;6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7气管插管主导管;8球囊;9灌洗管;10三通连接阀(10-1第一通路,10-2第二通路,10-3第三通路);11注射器;12标本盒。具体实施方式:对于需行机械通气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将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一并置入声门下,对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者予以声门下持续吸引和间断灌洗,负压吸引维持在60-80mmHg,球囊压维持在25-30cmH2O,灌洗时将负压增至40cmH2O。当进行负压持续吸引时,先将集液瓶(1)放于不锈钢固定架(2)中置于患者床旁,盖紧集液瓶盖(3),使其完全密封,将负压吸引管(4)一端与集液瓶盖上负压吸引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带有负压表(此时负压值为零)的负压中心连接,声门下吸引管(5)一端与集液瓶盖上声门下吸引端口连接,声门下吸引管(5)另一端与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6)连接,三通(10)第一阀门(10-1)连接于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6)起始处,关闭第二通路阀门(10-2),旋紧第三通路(10-3)旋塞,调节负压表压力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当进行声门下灌洗时,将抽吸有1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11)与三通(10)的第二阀门(10-2)连接,打开第二阀门(10-2)通路,将生理盐水分5次间断注入,灌洗液直接通过负压吸引管(5)流入集液瓶(1)内,灌洗完毕后将第二通路阀门(10-2)关闭。当需要进行分泌物标本留取时,先将负压调零,打开集液瓶盖(3),把带有无菌保护膜的标本盒(12)内螺纹与集液瓶盖(3)内侧的外螺纹连接,将集液瓶盖(3)固定于外固定架上,打开负压吸引表,进行分泌物标本留取,待标本取完后,把集液瓶(1)装上,将标本盒(12)内侧的无菌保护膜揭去,盖上标本盒盖(12)并送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气道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其特征主要在于:由集液瓶(1)、外固定架(2)、标本盒(12)、负压吸引管(4)、声门下吸引管(5)、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6)、三通连接阀(10)、注射器(11)、气管插管主导管(7)、球囊(8)构成;所述集液瓶(1)顶部配置瓶盖(3),瓶盖上附负压吸引固定端和声门下吸引固定端,瓶盖内附标本盒螺纹固定端,负压吸引端口和声门吸引端口置于标本盒螺纹端内;所述外固定架(2)用于固定集液瓶(1)置于床旁;所述标本盒(12)瓶口设内、外螺纹,内螺纹与集液瓶盖内置外螺纹吻合,外螺纹与标本盒盒盖吻合,内螺纹上覆盖一层无菌保护膜;所述负压吸引管(4)一端与附有负压表的负压中心连接,另一端与集液瓶(1)负压固定端口连接;所述声门下吸引管(5)一端与集液瓶盖上的声门下吸引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6)的起始处连接;所述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6)为双层套管,内管为声门下吸引管(5),外管为灌洗管(9);所述三通连接阀(10)第一通路(10-1)与灌洗管(9)连接,第二通路(10-2)与注射器(11)连接,第三通路(10-3)为旋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气道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其特征主要在于:由集液瓶(1)、外固定架(2)、标本盒(12)、负压吸引管(4)、声门下吸引管(5)、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6)、三通连接阀(10)、注射器(11)、气管插管主导管(7)、球囊(8)构成;所述集液瓶(1)顶部配置瓶盖(3),瓶盖上附负压吸引固定端和声门下吸引固定端,瓶盖内附标本盒螺纹固定端,负压吸引端口和声门吸引端口置于标本盒螺纹端内;所述外固定架(2)用于固定集液瓶(1)置于床旁;所述标本盒(12)瓶口设内、外螺纹,内螺纹与集液瓶盖内置外螺纹吻合,外螺纹与标本盒盒盖吻合,内螺纹上覆盖一层无菌保护膜;所述负压吸引管(4)一端与附有负压表的负压中心连接,另一端与集液瓶(1)负压固定端口连接;所述声门下吸引管(5)一端与集液瓶盖上的声门下吸引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6)的起始处连接;所述声门下吸引与灌洗组合套管(6)为双层套管,内管为声门下吸引管(5),外管为灌洗管(9);所述三通连接阀(10)第一通路(10-1)与灌洗管(9)连接,第二通路(10-2)与注射器(11)连接,第三通路(10-3)为旋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气道声门下持续吸引与间断灌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4)、声门下吸引管(5)和灌洗管(9)采用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慰安鹏李长辉李飞梁秋果
申请(专利权)人:安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