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40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收纳袋、固定带和收线盒。固定带连接于收纳袋的两侧,用于将收纳袋固定于人体。收线盒设置于收纳袋内部。收线盒包括盒体、盒盖和线夹。盒盖铰接于盒体。盒体设置有进线孔和出线孔。进线孔和出线孔分别设置有一个线夹。病人外出时,通过固定带将收纳袋固定于病人身体。将引流袋放置于收纳袋内部。同时,将多余的引流管盘绕于收线盒内部。引流管盘绕于收线盒内部后,引流管两端分别通过进线孔和出线孔延伸出收线盒。同时,引流被两个线夹夹紧,进而将引流管固定于收线盒。这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能够很好的收纳引流袋和引流管,方便病人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是在诊断性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较为常用的内镜胆道引流方法。ENBD是肝胆胰外科较为常用的、简便有效解除胆道梗阻的方法。ENBD术后需要建立胆汁的体外引流途经,主要用于胆汁引流,也可同时用于造影诊断。为了保证术后有效的引流和观察,鼻胆管与引流袋连接紧密非常重要。相关技术的鼻胆管引流装置包括鼻胆管和通过引流管与所述鼻胆管连接的引流袋。然而,在实用的过程中,鼻胆管引流袋的固定就比较麻烦,当病人在病床上时就可以直接固定在病床旁边,但是当病人移动行走时,并没有好的固定方法,现在使用的办法是直接将引流袋固定在病人的衣服上,动作稍微大点就可能将引流袋翻转,从而有可能会造成引流管折叠,导致引流液不能顺利的进入引流袋。公开号为CN207562149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及引流袋收纳袋。这种收纳袋能够很好的收纳引流袋,但不能很好的收纳引流管,导致多余的引流管杂乱,可能导致引流管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其能够很好的收纳引流袋和引流管。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收纳袋、固定带和收线盒;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收纳袋的两侧,用于将收纳袋固定于人体;所述收线盒设置于所述收纳袋内部;所述收线盒包括盒体、盒盖和线夹;所述盒盖铰接于所述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线夹。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相对设置且各连接于所述收纳袋一侧;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配合设置有第一魔术贴,以使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于所述收纳袋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于所述收纳袋上端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二连接带连接于所述收纳袋下端并倾斜于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带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带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设置于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收线盒和收纳袋配合设置有第二魔术贴,以使所述收线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魔术贴固定于所述收纳袋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袋上端的开口处可翻折的设置有封口片;所述封口片和所述收纳袋的外壁配合设置有连接扣;所述封口片设置有过线孔。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袋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病人外出时,通过固定带将收纳袋固定于病人身体。将引流袋放置于收纳袋内部;同时,将多余的引流管盘绕于收线盒内部。引流管盘绕于收线盒内部后,引流管两端分别通过进线孔和出线孔延伸出收线盒;同时,引流被两个线夹夹紧,进而将引流管固定于收线盒,避免引流管滑出收线盒。这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能够很好的收纳引流袋和引流管,方便病人外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引流管和引流袋配合于收纳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线盒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线盒收线后的示意图。图标:1-收纳袋,11-封口片,111-连接扣,112-过线孔,2-固定带,21-第一带体,22-第二带体,23-第一魔术贴,24-第一连接带,25-第二连接带,3-收线盒,31-盒体,311-进线孔,312-出线孔,32-盒盖,33-线夹,4-引流袋,5-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收纳袋1、固定带2和收线盒3。固定带2连接于收纳袋1的两侧,用于将收纳袋1固定于人体。固定带2包括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相对设置且各连接于收纳袋1一侧。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配合设置有第一魔术贴23,以使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能够通过第一魔术贴23连接。使用时,通过第一魔术贴23连接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进而将收纳袋1固定于人体腰部。收线盒3设置于收纳袋1内部。收线盒3包括盒体31、盒盖32和线夹33。盒盖32铰接于盒体31。盒体31设置有母扣,盒盖32配合母扣设置有公扣。盒盖32盖上时,公扣和母扣连接,使得盒盖32稳定的盖设于盒体31。盒体31设置有进线孔311和出线孔312。进线孔311和出线孔312分别设置有一个线夹33。病人外出时,通过两组固定带2将收纳袋1固定于病人腰部。将引流袋4放置于收纳袋1内部。同时,将多余的引流管5盘绕于收线盒3内部。引流管5盘绕于收线盒3内部后,引流管5两端分别通过进线孔311和出线孔312延伸出收线盒3。同时,引流被两个线夹33夹紧,进而将引流管5固定于收线盒3,避免引流管5滑出收线盒3。这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能够很好的收纳引流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收纳袋(1)、固定带(2)和收线盒(3);所述固定带(2)连接于所述收纳袋(1)的两侧,用于将收纳袋(1)固定于人体;/n所述收线盒(3)设置于所述收纳袋(1)内部;所述收线盒(3)包括盒体(31)、盒盖(32)和线夹(33);所述盒盖(32)铰接于所述盒体(31);所述盒体(31)设置有进线孔(311)和出线孔(312);所述进线孔(311)和出线孔(312)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线夹(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收纳袋(1)、固定带(2)和收线盒(3);所述固定带(2)连接于所述收纳袋(1)的两侧,用于将收纳袋(1)固定于人体;
所述收线盒(3)设置于所述收纳袋(1)内部;所述收线盒(3)包括盒体(31)、盒盖(32)和线夹(33);所述盒盖(32)铰接于所述盒体(31);所述盒体(31)设置有进线孔(311)和出线孔(312);所述进线孔(311)和出线孔(312)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线夹(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带(2)包括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所述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相对设置且各连接于所述收纳袋(1)一侧;所述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配合设置有第一魔术贴(23),以使所述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胆管引流袋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带(24)和第二连接带(25)连接于所述收纳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荣苹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