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培凯专利>正文

饮用水处理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它由可以充当处理水蓄积部5的壶身,可以安放在壶身中的内胆以及可以与壶身盖接的壶盖6等组成,所说的内胆由待处理水进入部1以及套叠在其内腔中的水处理室4组成,待处理水进入部1外观呈漏斗状,所说的水处理室4进水端制造有一种可以与待处理水进入部1一端部套接的内止口8,所说的壶身开口端制造有可以支承住水处理室4出水端的支承块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同时,水处理室又可以足够大,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饮用水处理壶。其内含一种装有饮用水处理介质的水处理室。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饮用水处理壶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由待处理水进入部1,装有饮用水处理介质3的,并且进、出水端封接有滤网2的水处理室4和处理水蓄积部3组成,上述三个部分固接成一体,所说的水处理介质是一种活性碳,这种现有技术存在有外形形体较大,不便于携带等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外形形体较小,便于携带的饮用水处理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饮用水处理壶,具有待处理水进入部,装有水处理介质的,并且进、出水端封接有滤网的水处理室以及处理水蓄积部,所说的饮用水处理壶由可以充当处理水蓄积部的壶身,可以安放在壶身中的内胆以及可以与壶身盖接的壶盖等组成,所说的内胆由待处理水进入部以及套迭在其内腔中的水处理室组成,待处理水进入部外观呈漏斗状,所说的水处理室进水端制造有一种可以与待处理水进入部一端部套接的内止口,所说的壶身开口端制造有可以支承住水处理室出水端的支承块。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所说的水处理室和待处理水进入部外观均呈圆锥形,所说的壶身和壶盖外观均呈圆柱形。所说的支承块至少3个,并沿壶身开口端内腔圆周方向等高均布。所说的水处理室出水端外径小于壶身开口端内径并且二者之间可以间隙配合方式套接。所说的水处理介质是一种活性碳。所说的水处理室由两段简体通过螺旋结构旋接而成,所说的水处理室内壁支承有一种可以将水处理室内腔分割成两个大、小不等空腔的分割板,分割板上安放有一种滤网,在该滤网上安放有一张活性碳纤维毡,与进水端直接连通的水处理室内腔中的较大的空腔所装的水处理介质是一种活性碳,与出水端直接连通的水处理室内腔中的较小空腔所装的水处理介质是一种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所说的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是一种现有技术。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同时,水处理室内腔又足够的大,可以放置足够多的水处理介质,由于水处理介质中既有活性碳过滤水质,又有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用以杀死水中细菌,故使其尤其便利于野外工作者使用。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饮用水处理壶结构简图。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处理壶在非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处理壶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壶身开口端断面示意图。附图5是一种水处理室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另一种水处理室结构示意图。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尽的描述。实施例1参照附图2,饮用水处理壶,由壶身,内胆以及壶盖6等组成,内胆放置在壶身中,壶盖6与壶身之间通过螺旋结构旋接,壶盖6上安装有一种提手10。所说的内胆由套迭在一起的水处理室4和待处理水进入部1等组成,待处理水进入部1外观呈漏斗状,水处理室4外观则呈圆锥状,其以倒锥状插在待处理水进入部1内腔中,所说的锥状水处理室4其锥形底端(即口径较大端)为出水端,其锥形顶端(即口径较小端)为进水端。壶身外观为圆柱形,其开口端内壁上制造有支承块7。参照附图3,水处理室4进水端制造有一种内止口8,待处理水进入部1小口径端套接在该内止口8中,并且,二者之间以间隙配合方式联接。壶身开口端在稍低于其端平面处等高均布有支承块7,水处理室4出水端有一小截圆柱段以间隙配合方式插接在壶身开口端内径中并支承在支承块7上。这样,壶身就构成了处理水蓄积部5。待处理水倒入待处理水进入部1,通过水处理室4而流入壶身。拿开水处理室4,壶身又可作为水杯。参照附图4,四个支承块7均布在壶身开口端圆形内腔中。参照附图5,水处理室4由两段筒体联接而成,水处理室4进水端平板上制造有若干个进水口,水处理室4出水端平板中央制造有一个出水口,所说的进水端平板下方和出水端平板上方均安放有滤网2,水处理室4内腔中充满着活性碳,这里,活性碳作为水处理介质3。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实施例2参照附图6,水处理室4由两段筒体利用螺旋结构旋接而成,下筒体上旋接有一种分割板9,从而将水处理室4内腔分割成大、小不等两个空腔,分割板9上安放有一张滤网2,在该滤网2上安放有一张活性碳纤维毡11,分割板9上制造有若干个水进、出孔,分割板9与进水端平板之间的空腔较大,用以放置活性碳;分割板9与出水端平板之间的空腔较小,用以放置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这里,活性碳和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均是水处理介质3。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附图标号说明1.待处理水进入部2.滤网3.水处理介质4.水处理室5.处理水蓄积部6.壶盖7.支承块8.内止口9.分割板10.提手11.活性碳纤维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饮用水处理壶,具有待处理水进入部1,装有水处理介质3的,并且进,出水端封接有滤网2的水处理室4以及处理水蓄积部5,其特征在于,(1.1)所说的饮用水处理壶由可以充当处理水蓄积部5的壶身,可以安放在壶身中的内胆以及可以与壶身盖接的壶盖6等组成,(1.2)所说的内胆由待处理水进入部1以及套迭在其内腔中的水处理室4组成,(1.2.1)待处理水进入部1外观呈漏斗状,(1.2.2)所说的水处理室4进水端制造有一种可以与待处理水进入部1一端部套接的内止口8,(1.3)所说的壶身开口端制造有可以支承住水处理室4后出水端的支承块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饮用水处理壶,具有待处理水进入部1,装有水处理介质3的,并且进,出水端封接有滤网2的水处理室4以及处理水蓄积部5,其特征在于,(1.1)所说的饮用水处理壶由可以充当处理水蓄积部5的壶身,可以安放在壶身中的内胆以及可以与壶身盖接的壶盖6等组成,(1.2)所说的内胆由待处理水进入部1以及套迭在其内腔中的水处理室4组成,(1.2.1)待处理水进入部1外观呈漏斗状,(1.2.2)所说的水处理室4进水端制造有一种可以与待处理水进入部1一端部套接的内止口8,(1.3)所说的壶身开口端制造有可以支承住水处理室4后出水端的支承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处理壶,其待征在于,(2.1)所说的水处理室4和待处理水进入部1外观呈均圆锥形,(2.2)所说的壶身和壶盖外观均呈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用水处理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培凯
申请(专利权)人:庄培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