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包扎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37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8
一种肢体包扎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患者肢体包扎时易出现晃动,及伤口暴露不充分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杆,两个U形杆可相对或相背移动,U形杆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支撑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夹板的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T形槽,U形杆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与其对应侧的T形槽滑动连接的滑轴;使患者肢体的两端保持水平位置,便于患者伤口的暴露;防止患者的肢体左右摆动,约束带的设置,进一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包扎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急诊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包扎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急诊科经常遇到手臂或腿脚受到外伤的患者,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和包扎等操作,在对患者进行包扎时,医护人员先将患者的肢体抬起,再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共同操作,由于包扎伤口的时间不确定,长时间手动托起易导致患者的肢体晃动,影响正常包扎。并且,医护人员只能将患者的肢体一端抬起,导致患者的肢体两端高低不一,不便于医护人员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同时,无法使患者的伤口充分暴露,不便于医护人员对伤口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肢体包扎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患者肢体包扎时易出现晃动,及伤口暴露不充分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前后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杆,两个U形杆可相对或相背移动,U形杆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支撑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夹板的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T形槽,U形杆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与其对应侧的T形槽滑动连接的滑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板的设置,便于将患者的肢体托起,使患者肢体的两端保持水平位置,便于患者伤口的暴露,便于医护人员对创口进行清理,夹板的设置,夹板的设置,便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防止患者的肢体左右摆动,约束带的设置,进一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人数,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右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前后方向的固定板1,固定板1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杆2,两个U形杆2可相对或相背移动,U形杆2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3,支撑板3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4,夹板4的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T形槽5,U形杆2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与其对应侧的T形槽5滑动连接的滑轴6。为了使两个U形杆2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的固定板1上端开设有前后方向的放置槽7,U形杆2的下端设有与放置槽7滑动连接的推块8,放置槽7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与推块8螺纹连接的螺纹杆9,螺纹杆9前后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为了使螺纹杆9转动,所述的螺纹杆9前端贯穿固定板1且设有旋钮10。为了使支撑板3复位,所述的支撑板3下端与U形杆2之间设有上下轴向的弹簧11。为了提高固定效果,所述的夹板4的自由端设有约束带12。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支撑板3上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支撑板3上端设有防护垫13。本技术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初始状态为两个支撑板3的相对端接触,夹板4为水平状态;顺时针转动旋钮10,旋钮10带动螺纹杆9顺时针转动,由于螺纹杆9前后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杆9经推块8带动两个U形杆2相背移动,两个支撑板3同步相背移动;当两个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转动旋钮10,两个U形杆2停止移动,由于螺纹杆9具有自锁性,两个U形杆2无法前后移动;将患者的肢体防止支撑板3上,患者的肢体与防护垫13的上表面接触,同时,使伤口为与两个支撑板3之间,支撑板3在患者肢体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11,支撑板3带动其对应侧的两个夹板4的相背向上摆动且同时向内移动,同时,滑轴6在其对应侧的T形槽5内滑动;当夹板4的上端面与患者的肢体接触后,夹板4停止运动且将患者的肢体夹紧固定,防止患者的肢体左右移动;拉动约束带12的自由端,将患者的肢体固定在支撑板3上,避免患者的肢体上下摆动,此时,患者的伤口充分暴露,可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消毒包扎;对患者的肢体包扎完毕后,拉动约束带12的自由端,解除对患者肢体的固定,将患者的肢体从支撑板3上移下,同时,支撑板3在弹簧11的作用向上移动,支撑板3带动其对应侧的两个夹板4相背端相背摆动且同时向外移动;当夹板4恢复到初始状态后,支撑板3停止向上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板的设置,便于将患者的肢体托起,使患者肢体的两端保持水平位置,便于患者伤口的暴露,便于医护人员对创口进行清理,夹板的设置,夹板的设置,便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防止患者的肢体左右摆动,约束带的设置,进一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人数,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包扎支撑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杆(2),两个U形杆(2)可相对或相背移动,U形杆(2)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3),支撑板(3)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4),夹板(4)的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T形槽(5),U形杆(2)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与其对应侧的T形槽(5)滑动连接的滑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包扎支撑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杆(2),两个U形杆(2)可相对或相背移动,U形杆(2)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3),支撑板(3)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4),夹板(4)的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T形槽(5),U形杆(2)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与其对应侧的T形槽(5)滑动连接的滑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包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上端开设有前后方向的放置槽(7),U形杆(2)的下端设有与放置槽(7)滑动连接的推块(8),放置槽(7)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与推块(8)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灵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