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31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双向连接管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所述双向连接管两端连接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所述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包括贴扶式控制管、伸缩式穿刺针筒、旋转控制环和固定消毒头,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可滑动设于贴扶式控制管内,所述旋转控制环可旋转设于贴扶式控制管上,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为螺纹设置且和旋转控制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给医护人员提供更可靠和温度的固定方式,并通过增加穿刺过程更为精准和可靠,使整体装置更为精简且免去了医护人员多余操作流程,使抽液和输药的操作更为连贯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内科的疾病临床检查时,经常需要通过穿刺手术进行腔室内积液的抽出,然后注入抗生素等治疗药剂进行治疗工作,需要医生手动控制穿刺深度,对于经验不非常丰富的医生,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并且目前的抽液和注入治疗药剂均为分体式,需要将针筒取下,在将治疗药剂吸入针筒内,然后再将针筒将穿刺针相连,给医生操作带来较多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内贴扶式控制管的设置,可给医护人员提供更可靠固定方式,并通过手动控制伸缩式穿刺针筒的伸缩使得穿刺过程更为精准和可靠,并通抽注双效控制装置的设置,同时具有抽液和输药的功能,使整体装置更为精简且免去了医护人员多余操作流程,使抽液和输药的操作更为连贯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双向连接管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所述双向连接管两端连接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所述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包括贴扶式控制管、伸缩式穿刺针筒、旋转控制环和固定消毒头,所述贴扶式控制管为一端开口管状设置,所述贴扶式控制管和双向连接管连接,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上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设于贴扶式控制管内,所述旋转控制环可旋转设于贴扶式控制管上,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外壳为螺纹设置,所述旋转控制环和伸缩式穿刺针筒螺纹连接,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上可安拆设有一次性针头,所述贴扶式控制管开口一端铰接有半管式翻转门,所述半管式翻转门和贴扶式控制管开口处均设有半圆螺纹口,所述固定消毒头上设有螺纹连接口,将半管式翻转门和贴扶式控制管上两个半圆螺纹口合并后可与螺纹连接口螺纹连接,便于更换一次性针头。进一步地,所述抽注双效控制装置包括抽注控制箱、抽液泵、输送泵和电磁阀,所述抽注控制箱内设有集液腔和输药腔,所述抽液泵和输送泵设于抽注控制箱上且分别和集液腔和输药腔连接,所述电磁阀设于抽注控制箱上且和抽液泵和输送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磁阀和双向连接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贴扶式控制管内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和伸缩式穿刺针筒及双向连接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消毒头上设有消毒棉片。进一步地,所述贴扶式控制管为透明设置,所述贴扶式控制管上设有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抽注控制箱上设有移动轮。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通过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内贴扶式控制管的设置,可给医护人员提供更可靠的固定方式,并通过手动控制伸缩式穿刺针筒的伸缩使得穿刺过程更为精准和可靠,并通抽注双效控制装置的设置,同时具有抽液和输药的功能,使整体装置更为精简且免去了医护人员多余操作流程,使抽液和输药的操作更为连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半管式翻转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固定消毒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2、双向连接管,3、抽注双效控制装置,4、贴扶式控制管,5、伸缩式穿刺针筒,6、旋转控制环,7、固定消毒头,8、滑块,9、一次性针头,10、半管式翻转门,11、半圆螺纹口,12、螺纹连接口,13、抽注控制箱,14、抽液泵,15、输送泵,16、电磁阀,17、集液腔,18、输药腔,19、波纹管,20、消毒棉片,21、刻度线,22、移动轮。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1、双向连接管2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3,所述双向连接管2两端连接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1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3,所述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1包括贴扶式控制管4、伸缩式穿刺针筒5、旋转控制环6和固定消毒头7,所述贴扶式控制管4为一端开口管状设置,所述贴扶式控制管4和双向连接管2连接,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5上两侧设有滑块8,所述滑块8可滑动设于贴扶式控制管4内,所述旋转控制环6可旋转设于贴扶式控制管4上,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5外壳为螺纹设置,所述旋转控制环6和伸缩式穿刺针筒5螺纹连接,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5上可安拆设有一次性针头9,所述贴扶式控制管4开口一端铰接有半管式翻转门10,所述半管式翻转门10和贴扶式控制管4开口处均设有半圆螺纹口11,所述固定消毒头7上设有螺纹连接口12。其中,所述抽注双效控制装置3包括抽注控制箱13、抽液泵14、输送泵15和电磁阀16,所述抽注控制箱13内设有集液腔17和输药腔18,所述抽液泵14和输送泵15设于抽注控制箱13上且分别和集液腔17和输药腔18连接,所述电磁阀16设于抽注控制箱13上且和抽液泵14和输送泵15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磁阀16和双向连接管2连接;所述贴扶式控制管4内设有波纹管19,所述波纹管19和伸缩式穿刺针筒5及双向连接管2连接;所述固定消毒头7上设有消毒棉片20;所述贴扶式控制管4为透明设置,所述贴扶式控制管4上设有刻度线21;所述抽注控制箱13上设有移动轮22。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持贴扶式控制管4将固定消毒头7放置在患者穿刺处,通过固定消毒头7上消毒棉片20对患者进行消毒,同时旋转旋转控制环6带动伸缩式穿刺针筒5于贴扶式控制管4内滑动伸出,一次性针头9伸出式穿过消毒棉片20时对一次性针头9进行消毒,医护人员可通过旋转控制环6精准控制穿刺深度,避免发生穿刺深度偏差较大,而后控制抽液泵14启动并控制电磁阀16将和输送泵15连接管道关闭,抽液泵14将积液抽出至集液腔17内,抽液完成后通过控制输送泵15启动和控制电磁阀16将和抽液泵14连接管道关闭,输送泵15将输药腔18内药液输送至患者体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双向连接管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所述双向连接管两端连接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所述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包括贴扶式控制管、伸缩式穿刺针筒、旋转控制环和固定消毒头,所述贴扶式控制管为一端开口管状设置,所述贴扶式控制管和双向连接管连接,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上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设于贴扶式控制管内,所述旋转控制环可旋转设于贴扶式控制管上,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外壳为螺纹设置,所述旋转控制环和伸缩式穿刺针筒螺纹连接,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上可安拆设有一次性针头,所述贴扶式控制管开口一端铰接有半管式翻转门,所述半管式翻转门和贴扶式控制管开口处均设有半圆螺纹口,所述固定消毒头上设有螺纹连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双向连接管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所述双向连接管两端连接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和抽注双效控制装置,所述贴扶式受控穿刺装置包括贴扶式控制管、伸缩式穿刺针筒、旋转控制环和固定消毒头,所述贴扶式控制管为一端开口管状设置,所述贴扶式控制管和双向连接管连接,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上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设于贴扶式控制管内,所述旋转控制环可旋转设于贴扶式控制管上,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外壳为螺纹设置,所述旋转控制环和伸缩式穿刺针筒螺纹连接,所述伸缩式穿刺针筒上可安拆设有一次性针头,所述贴扶式控制管开口一端铰接有半管式翻转门,所述半管式翻转门和贴扶式控制管开口处均设有半圆螺纹口,所述固定消毒头上设有螺纹连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注双效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洁林涛方小赛邓颖贺珍
申请(专利权)人:随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