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粉挤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15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米粉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粉挤出装置,包括第一挤出机和第二挤出机,第一挤出机包括送料管,第一挤出机通过送料管将挤出的米粉浆送入第二挤出机;第一挤出机内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和增压挤压装置,第二挤出机设置有第二送料螺杆;湿米粉由第一送料螺杆送入增压装置进行挤压,再由送料管送入第二送料螺杆进行挤压成型;第二挤出机设置有挤压辊,米粉浆经挤压辊压实后,能去除气泡;送料管上设置有振动装置,能进一步地减少气泡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粉挤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米粉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粉挤出装置。
技术介绍
米粉,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米粉的生产地域极广,遍布江南城乡,特别是江西、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湖南等省(区),凡有水稻生产的地方,几乎都有米粉的生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交流,米粉正在走向北方、走向海外。不少北方消费者也喜欢食用米粉,在我国港澳地区和东南亚、欧洲及美国、加拿大等华人聚居地也有很大市场。近年来,米粉行业需求总体增长比较平稳,从需求结构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米粉的需求量有所增长,高档米粉的市场占整个米粉的消费比例增加。米粉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依赖度较大,原材料的价格和质量直接影响产出品的利润空间和品质。因此米粉企业要做到向上一体化战略,牢牢把控住上游市场。新的生产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米粉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除杂清洗、浸泡、磨浆、脱水、混合、挤丝、冷却、切断、蒸煮、烘干、包装等步骤。米粉的生产中的挤丝过程,是将米粉原料放入机器中进行挤压,使米粉形成条状,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米粉成品。现阶段的米粉挤出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米粉成型后不够扎实,口感上韧性差,外观上色泽度差。2.市面上的米粉挤出机挤出的米粉中含有气泡。3.米粉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存在输送线过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米粉挤出机挤出的粉条口感上韧性差、外观上色泽度差、含有气泡,且需要设置过多输送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米粉挤出装置,挤出的米粉口感上韧性好、外观上色泽度好、没有气泡,且减少了输送线的设置数量。本技术提供一种米粉挤出装置,包括第一挤出机、第二挤出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挤出机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挤出机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挤出机包括搅拌桶、送料筒、第一送料螺杆、第一电机、送料管,所述搅拌桶为一容腔,安装在送料筒上方,所述搅拌桶与所述送料筒之间有一个相互贯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送料螺杆安装在送料筒内并且与第一电机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送料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挤出机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二挤出机包括壳体、入料口、挤压辊、挤出筒、第二送料螺杆、出料筒、米粉模具板、第三电机;所述壳体上方设置入料口,所述挤压辊成组排列安装在入料口内,所述送料管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挤压辊上,挤出筒安装在入料口下,所述出料筒为一筒状壳体、分别与挤出筒和所述米粉模具板相连,所述第二送料螺杆位于所述第二挤出筒内且与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优选的,所述送料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部、第一直管、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直管,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送料筒的出料端连接,第二直管安装在所述挤压辊上。优选的,所述挤压辊2-4个为1组,水平排列,且相邻挤压辊转动方向相反,具体转向为:在转动时,两个挤压辊上表面朝两个挤压辊中间的位置移动。优选的,送料管和送料筒之间还包括增压挤压装置,所述增压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入口、与挤压入口连接的挤压输出管、输料螺杆和第二电机,所述输料螺杆安装在挤压输出管内且第二电机与输料螺杆连接;所述挤压入口安装在所述送料筒的出料口处,所述挤压输出管的出料端与所述送料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出机的数量为4,分别排列在第二挤出机的两侧;第一挤出机放置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挤出机。优选的,还包括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安装在所述送料管上。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专利技术人在对米粉的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后发现:1.传统的米粉挤出机,一般最多只配备两根螺杆,一根负责送料,另一根负责挤压原料,而相当大部分挤出机只配备一根螺杆,所以在传统的米粉生产工艺中,该种设备只进行一次米粉挤压,容易使米粉成型后不够扎实,口感上韧性差,色泽上亮度差,且容易产生气泡。2.传统的批量生产中,没有将米粉搅拌和挤丝的步骤进行分装,造成输送线设置过多。本技术设置第一挤出机和第二挤出机,第一挤出机通过送料管将米粉浆输送至第二挤出机中,由于第一挤出机的放置高度比第二挤出机要低,米粉浆在送料管中在竖直方向进行堆积,在重力的作用下起到压实的作用,有利于气泡的消除;同时,在第二挤出机入料口处设置挤压辊,能更进一步地去除气泡。本技术中,混合后的湿米粉在搅拌桶内充分搅拌融合后,通过第一送料螺杆输送至增压挤压装置,湿米粉在增压挤压装置内进行挤压,之后进入送料管,由于增压挤压装置和入料口存在高度差,米粉浆在送料管内往上堆积,在重力的作用下,米粉浆会被压实,起到初步除气泡的作用;同时,在送料管上安装振动装置,起到进一步除气泡的作用;米粉浆进入第二挤出机,经第二挤出机的挤压辊压实后,气泡彻底去除,再由第二送料螺杆挤压,再通过米粉模具板得到成型的米粉;第一挤出机设置四台,一起给第二挤丝机供料,使得原本需要布置的四条输送线,变为只需要在第二挤丝机后布置一条。本技术有以下优点:1.由于有四台第一挤出机同时给一台第二挤出机供料,使得原本需要设置四条的输送线变为一条,减少了输送线的设置数量;2.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第一挤出机和第二挤出机存在高度差,使湿米粉在送料管中积压除气泡;3.与传统的米粉挤出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设置增压挤压装置、振动装置和挤压辊,能使米粉成型后扎实,口感有韧性;同时,能将米浆内的油脂挤压出来,使米粉色泽鲜亮;以及起到除气泡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挤出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第一挤出机、2-第二挤出机、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11-搅拌桶、12-送料筒、13-第一送料螺杆、14-第一电机、15-送料管、16-增压挤压装置、17-第二电机、111-搅拌刀、112-搅拌刀齿轮、113-搅拌刀支撑部、131-一级齿轮、132-二级齿轮、133-第一送料螺杆支撑部、161-挤压入口、162-挤压输出管、163-输料螺杆、164-输料螺杆支撑部、165-输料螺杆驱动轮、21-壳体、22入料口、23-挤压辊、24-挤出筒、25-第二送料螺杆、26-出料筒、27-米粉模具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包括第一挤出机1、第二挤出机2、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挤出机1放置在第一支架3上,所述第二挤出机2放置在第二支架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米粉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挤出机(1)、第二挤出机(2)、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挤出机(1)放置在第一支架(3)上,所述第二挤出机(2)放置在第二支架(4)上;/n所述第一挤出机(1)包括搅拌桶(11)、送料筒(12)、第一送料螺杆(13)、第一电机(14)、送料管(15),所述搅拌桶(11)为一容腔,安装在送料筒(12)上方,所述搅拌桶(11)与所述送料筒(12)之间有一个相互贯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送料螺杆(13)安装在送料筒(12)内并且与第一电机(14)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送料管(15)一端与所述第一挤出机(1)的出料端连接;/n所述第二挤出机(2)包括壳体(21)、入料口(22)、挤压辊(23)、挤出筒(24)、第二送料螺杆(25)、出料筒(26)、米粉模具板(27)、第三电机(28);所述壳体(21)上表面设置入料口(22),所述挤压辊(23)成组排列安装在入料口(22)内,所述送料管(15)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挤压辊(23)上,挤出筒(24)安装在入料口(22)下,所述出料筒(26)为一筒状壳体、分别与挤出筒(24)和所述米粉模具板(27)相连,所述第二送料螺杆(25)位于所述第二挤出筒(24)内且与第三电机(28)的动力输出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粉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挤出机(1)、第二挤出机(2)、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挤出机(1)放置在第一支架(3)上,所述第二挤出机(2)放置在第二支架(4)上;
所述第一挤出机(1)包括搅拌桶(11)、送料筒(12)、第一送料螺杆(13)、第一电机(14)、送料管(15),所述搅拌桶(11)为一容腔,安装在送料筒(12)上方,所述搅拌桶(11)与所述送料筒(12)之间有一个相互贯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送料螺杆(13)安装在送料筒(12)内并且与第一电机(14)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送料管(15)一端与所述第一挤出机(1)的出料端连接;
所述第二挤出机(2)包括壳体(21)、入料口(22)、挤压辊(23)、挤出筒(24)、第二送料螺杆(25)、出料筒(26)、米粉模具板(27)、第三电机(28);所述壳体(21)上表面设置入料口(22),所述挤压辊(23)成组排列安装在入料口(22)内,所述送料管(15)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挤压辊(23)上,挤出筒(24)安装在入料口(22)下,所述出料筒(26)为一筒状壳体、分别与挤出筒(24)和所述米粉模具板(27)相连,所述第二送料螺杆(25)位于所述第二挤出筒(24)内且与第三电机(28)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粉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1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部(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武卫熊壮熊武波黄春妹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汇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