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09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澳洲坚果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包括支撑架、育苗盘和引流管,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板上垂设4个;所述育苗盘在所述支撑架上下间隔设置多层;所述育苗盘上设有喷施管,所述喷施管的一端上还连通有一连接管;所述引流管与多层所述育苗盘上的连接管连通,并与外部水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现有坚果苗木苗圃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设计支撑架和育苗盘,其中育苗盘在支撑架上设置多层,可以提高苗圃的空间利用率;另外育苗盘和支撑架之间拆卸和组装都较为方便。整个装置设计结构简单且新颖,且制作成本较低,适合规模较小的苗木培育基地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
本技术涉及澳洲坚果苗木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
技术介绍
澳洲坚果属常绿乔木,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树生坚果,其树冠高大,叶片3-4片轮生,总状花序腋生,花米黄色,果圆球形,果皮革质,内果皮坚硬,种仁米黄色至浅棕色。澳洲坚果的经济价值高,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誉称。在传统的种植过程中,坚果苗一般先在苗圃中培育,待长到一定高度时再将其从苗圃起苗,移栽。但现有技术中坚果苗木苗圃的育苗盘多为一层,造成苗圃空间资源利用低,会在一定程度限制坚果苗木的单次培育数量。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以解决现有坚果苗木苗圃的育苗盘多为一层,造成苗圃空间资源利用低,会在一定程度限制坚果苗木的单次培育数量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板上垂设4个,4个所述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板上呈矩形分布;所述支撑柱为中空矩形结构,其侧壁上上下间隔开设有第一螺纹孔;育苗盘,所述育苗盘在所述支撑架上下间隔设置多层;所述育苗盘上均匀设有多个育苗穴,所述育苗盘的四个顶角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柱位置对应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套设在支撑柱上;所述连接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还螺纹连接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育苗盘上还设有一喷施管,所述喷施管两端固定在所述育苗盘的两端上;所述喷施管的一端上还连通有一连接管;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多层所述育苗盘上的连接管连通,并与外部水源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喷施管、连接管和引流管均为硬质材料;所述喷施管上还均与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喷头。作为优选,所述育苗盘设置4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支撑架为育苗盘的上下间隔设置提供支撑,育苗盘的连接筒套设在支撑架上的支撑柱上,利用连接螺栓育苗盘固定在支撑架;另外支撑柱也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上,通过以上的设置可以方便培育苗圃的组装与拆卸。同时育苗盘在支撑架上设置多层,可以提高苗圃的空间利用率,可以提高坚果苗木单次培育数量。(2)本技术的育苗盘上均设有喷施管,喷施管可以对育苗盘内的坚果苗木进行喷施,方便及时补充坚果苗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为坚果苗木的生长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3)本技术的支撑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可以方便移动整个培育苗圃。(4)本技术以解决现有坚果苗木苗圃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设计支撑架和育苗盘,其中育苗盘在支撑架上设置多层,可以提高苗圃的空间利用率;另外育苗盘和支撑架之间拆卸和组装都较为方便。其次,引流管的设置可以方便补充坚果苗木培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有利于其生长。整个装置设计结构简单且新颖,且制作成本较低,适合规模较小的苗木培育基地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支撑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育苗盘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支撑架;101、支撑板;102、支撑柱;1021、第一螺纹孔;103、万向轮;104、固定座;200、育苗盘;201、育苗穴;2011、连通孔;202、连接筒;2021、第二螺纹孔;2022、连接螺栓;203、喷施管;2031、连接管;2032、喷头;300、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型中的具体含义。参照附图1-5,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包括支撑架100、育苗盘200和引流管300,其中:支撑架100包括支撑板101和支撑柱102,支撑板101水平放置,支撑板101底部设有万向轮103;支撑柱102在支撑板101上垂设4个,4个支撑柱102在支撑板101上呈矩形分布;支撑柱102为中空矩形结构,支撑柱102的侧壁上上下间隔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21;育苗盘200在支撑架100上下间隔设置多层;在本实施例中,育苗盘200设置4层;育苗盘200上均匀设有多个育苗穴201,每个育苗穴20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通孔2011,连通孔2011可以方便育苗穴201之间水分的流通,此处不难理解的是,在对坚果苗木进行培育时,育苗穴201内需要填充土壤以便坚果苗木的种植。育苗盘200的四个顶角处设有与支撑柱102位置对应的连接筒202,连接筒202套设在支撑柱102上;连接筒20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21,第二螺纹孔2021内螺纹连接有一连接螺栓2022;连接螺栓2022还螺纹连接与其位置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021;育苗盘200上还设有一喷施管203,喷施管203两端固定在育苗盘200的两端上;喷施管203的一端上还连通有一连接管2031;引流管300与多层育苗盘200上的连接管连通2031,并与外部水源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02的底部设有固定座104,固定座104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01上。喷施管203、连接管2031和引流管300均为硬质材料;喷施管203上还均与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喷头2032。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引流管300与外部水源连通的一端上需要连通有增压泵,增压泵将外部水源泵到引流管300内,并通过连接管2031进入到喷施管203内,最终通过喷头2032喷施到育苗盘200上的坚果苗木上,该部分为现有技术。组装时,支撑板101水平放置,利用螺栓将支撑柱102的固定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板上垂设4个,4个所述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板上呈矩形分布;所述支撑柱为中空矩形结构,其侧壁上上下间隔开设有第一螺纹孔;/n育苗盘,所述育苗盘在所述支撑架上下间隔设置多层;所述育苗盘上均匀设有多个育苗穴,所述育苗盘的四个顶角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柱位置对应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套设在支撑柱上;所述连接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还螺纹连接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育苗盘上还设有一喷施管,所述喷施管两端固定在所述育苗盘的两端上;所述喷施管的一端上还连通有一连接管;/n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多层所述育苗盘上的连接管连通,并与外部水源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苗圃,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板上垂设4个,4个所述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板上呈矩形分布;所述支撑柱为中空矩形结构,其侧壁上上下间隔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育苗盘,所述育苗盘在所述支撑架上下间隔设置多层;所述育苗盘上均匀设有多个育苗穴,所述育苗盘的四个顶角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柱位置对应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套设在支撑柱上;所述连接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还螺纹连接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育苗盘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赞莫淇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万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