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09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坚果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包括:龙骨架、育苗盘和运输机构;其中所述龙骨架由多根支撑管搭设而成;所述育苗盘设置在所述龙骨架内;所述育苗盘上设置育苗筒;所述运输机构包括U型滑槽、从动轮、驱动电机、主动轮、传动皮带、悬挂座、悬挂绳索和放置箱,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皮带驱动所述悬挂座、悬挂绳索和放置箱沿所述U型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传统澳洲坚果苗木在移栽时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增设运输机构,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整个装置设计新颖,稳定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坚果苗木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澳洲坚果属常绿乔木,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树生坚果,其树冠高大,叶片3-4片轮生,总状花序腋生,花米黄色,果圆球形,果皮革质,内果皮坚硬,种仁米黄色至浅棕色。澳洲坚果的经济价值高,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誉称。在传统的种植过程中,坚果苗一般先在苗圃中培育,待长到一定高度时再将其从苗圃起苗,移栽。而起好的坚果苗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搬到培育棚的外面,再统一运往移栽区,这种移栽方式需要工作人员来回搬运坚果苗,如果只是移栽少量坚果苗木还好,一旦需要移栽大量坚果苗木时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劳动强度,造成其身体酸痛,工作人员苦不堪言。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以解决传统坚果苗木大量移栽时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劳动强度,造成其身体酸痛,工作人员苦不堪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包括:龙骨架,所述龙骨架由多根支撑管搭设而成;育苗盘,所述育苗盘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支撑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育苗盘对称间隔设置在所述龙骨架内;所述育苗盘上均匀设置多个育苗筒;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U型滑槽、从动轮、驱动电机、主动轮、传动皮带、悬挂座、悬挂绳索和放置箱,所述U型滑槽通过焊接在顶部的悬挂杆焊接在所述龙骨架的顶部,所述U型滑槽的后端设有一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从动轮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U型滑槽的前端,其输出轴竖直向下贯穿所述U型滑槽;所述主动轮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悬挂座上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悬挂绳索上端固定在所述悬挂座的下端;所述放置箱悬挂在所述悬挂绳索的下端。作为优选,所述U型滑槽的底端对称设有2个限位板,所述悬挂座下端的两侧抵接在所述限位板上。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一开关,所述开关通过导线悬挂在所述育苗盘上方。作为优选,所述U型滑槽的上表面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上端焊接在所述龙骨架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悬挂绳索设置4个,每2个悬挂绳索的下端固定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有挂钩;所述放置箱的侧壁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挂钩对应的挂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运输机构,在需要移栽坚果苗木时,将起好苗的坚果苗放置到运输机构的放置箱内,然后通过运输机构将待移栽的坚果苗木运输到龙骨架的出口处,以此可以释放一部分劳动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U型滑槽的底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对悬挂座起到支撑作用,可以防止悬挂座一边高一边低,使悬挂座在静置时和运动时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个运输机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3)本技术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的开关通过导线悬挂在育苗盘的上方,可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驱动电机。(4)本技术的U型滑槽上焊接有加强杆,加强杆可以增加U型滑槽的固定的牢固性。(5)本技术的放置箱通过挂钩和挂环悬挂在悬挂绳的下端,便于将装有坚果苗木的放置箱从运输机构上取下,以更换空的放置箱,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6)本技术以解决传统坚果苗木在移栽时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增设运输机构,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整个装置设计新颖,稳定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的右视图;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1的仰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龙骨架;101、支撑管;200、育苗盘;201、支撑柱;202、育苗筒;300、运输机构;301、U型滑槽;3011、悬挂杆;3012、转动轴;3013、限位板;3014、加强杆;302、从动轮;303、驱动电机;3031、开关;304、主动轮;305、传动皮带;306、悬挂座;3061、固定板;307、悬挂绳索;3071、固定杆;3072、挂钩;308、放置箱;3081、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型中的具体含义。参照附图1-7,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包括:龙骨架100、育苗盘200和运输机构300,其中:龙骨架100由多根支撑管101搭设而成,此处不难获知的是,龙骨架100上铺设有塑料薄膜(附图未示出),该部分为现有技术。育苗盘200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支撑柱201设置在地面上;育苗盘200对称间隔设置在龙骨架100内;育苗盘200上均匀设置多个育苗筒202;育苗盘200和育苗筒202内都填充有土壤,坚果苗木种植在育苗筒202内;运输机构300包括U型滑槽301、从动轮302、驱动电机303、主动轮304、传动皮带305、悬挂座306、悬挂绳索307和放置箱308,U型滑槽301通过焊接在顶部的悬挂杆3011焊接在龙骨架100的顶部,U型滑槽301的后端设有一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3012,该部分的实现的方式可以为:在U型滑槽301的后端开设固定孔(附图未示出),在固定孔内固定一带座轴承(附图未示出),转动轴3012的上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与该带座轴承连接;从动轮302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转动轴3012上;驱动电机303设置在U型滑槽301的前端,驱动电机303输出轴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龙骨架,所述龙骨架由多根支撑管搭设而成;/n育苗盘,所述育苗盘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支撑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育苗盘对称间隔设置在所述龙骨架内;所述育苗盘上均匀设置多个育苗筒;/n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U型滑槽、从动轮、驱动电机、主动轮、传动皮带、悬挂座、悬挂绳索和放置箱,所述U型滑槽通过焊接在顶部的悬挂杆焊接在所述龙骨架的顶部,所述U型滑槽的后端设有一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从动轮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U型滑槽的前端,其输出轴竖直向下贯穿所述U型滑槽;所述主动轮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悬挂座上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悬挂绳索上端固定在所述悬挂座的下端;所述放置箱悬挂在所述悬挂绳索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坚果苗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骨架,所述龙骨架由多根支撑管搭设而成;
育苗盘,所述育苗盘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支撑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育苗盘对称间隔设置在所述龙骨架内;所述育苗盘上均匀设置多个育苗筒;
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U型滑槽、从动轮、驱动电机、主动轮、传动皮带、悬挂座、悬挂绳索和放置箱,所述U型滑槽通过焊接在顶部的悬挂杆焊接在所述龙骨架的顶部,所述U型滑槽的后端设有一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从动轮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U型滑槽的前端,其输出轴竖直向下贯穿所述U型滑槽;所述主动轮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悬挂座上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悬挂绳索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赞莫淇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万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