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08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转动座,转动座上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有转动轴,转动杆上端连接有活动架,活动架上连接有采摘箱,采摘箱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通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槽侧壁上对称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连接有第一弹簧,滑块连接有滑杆,滑杆上下两端对称连接有L型杆,L型杆固定连接有半圆板,滑板表面设有挡板,滑板表面且位于挡板的对称面设有第二弹簧,采摘箱左侧底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下端连接有收集袋,采摘箱表面且位于滑槽左侧设有导线块,滑块表面连接有拉绳,该装置可实现咖啡鲜果采摘收集于一体,且采摘后鲜果不易掉落,采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收集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咖啡生产国有60多个,在中国,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和台湾。云南省因其独特的维度、海拔、光热等条件,所种植的小粒种咖啡品质优异,曾获世博会“尤利卡”金奖和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并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评为一类产品。雀巢、麦氏等世界著名厂商纷纷前来云南采购原料豆,使云南咖啡鲜果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截至2017年初,咖啡种植面积177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国咖啡种植面积的98.43%;咖啡干果产量14.5万吨,产量占全国咖啡干果产量的98.51%。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和咖啡鲜果原料基地,也是云南省第三大出口创汇农产品,在云南省热带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尤其是在云南热区实现产业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咖啡种植过程中,咖啡鲜果的采摘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传统的采摘方式,都是人工采摘,这种采摘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且采摘效率低下,由于咖啡鲜果体积较小,在采摘时很容易发生掉落,十分的不便,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座椅,所述车体的上端面且位于所述座椅的右侧对称设有脚踏板,所述车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脚踏板的右侧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架且二者之间设有紧固螺栓,所述活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采摘箱,所述采摘箱为一端设有开口圆柱形箱体,所述采摘箱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的侧壁上对称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块的表面,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下两端面对称转动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远离所述采摘箱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板,所述半圆板远离所述采摘箱内壁的一端开设有弧形口,所述滑杆的表面上设有挡板,所述滑杆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挡板的对称面上设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半圆板的表面,所述采摘箱的左侧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下端连接有收集袋,所述采摘箱的前后两侧表面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左侧设有导线块,所述滑块的表面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通过所述导线快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导线块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设有缠线槽,所述拉绳置于所述缠线槽内,所述导线块的中心点与所述滑块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条水平轴线上。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收集袋之间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为U型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半圆板与所述采摘箱的开口处保持平行。优选的,所述拉绳为钢丝绳。优选的,所述半圆板的外壁与所述采摘箱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应小于咖啡鲜果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使用时,通过转动转动杆和活动架来改变采摘箱的高度和方向,从而可以采摘收集不同高度和方向的咖啡鲜果,将咖啡鲜果的枝叶伸到采摘箱的开口内,摇动摇杆,摇杆通过转动轴将拉绳缠绕在转动轴上,拉绳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从而带动半圆板移动,半圆板在移动时将枝叶上的咖啡鲜果摘下,采摘后的咖啡鲜果通过采摘箱底部的储料管掉落在收集袋内,从而完成采摘,该装置相对与传统的人工采摘,减少人力成本,实现咖啡鲜果的采摘与收集于一体,且采摘后的鲜果不易掉落,采摘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采摘箱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座椅、3-脚踏板、4-转动座、5-转动杆、6-转动轴、7-摇杆、8-活动架、9-采摘箱、10-滑槽、11-通槽、12-滑块、13-弹簧座、14-第一弹簧、15-滑杆、16-L型杆、17-半圆板、18-挡板、19-第二弹簧、20-出料管、21-收集袋、22-导线块、23-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为电动车或汽油车,车体1下端设有车轮,通过车轮可实现该装置的移动,所述车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座椅2,所述车体1的上端面且位于所述座椅的右侧对称设有脚踏板3,操作人员坐在座椅2上,双脚踩在脚踏板上,为操作人员的腿部提供一个支撑点,在进行采摘操作时确保身体的稳定,所述车体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脚踏板3的右侧设有转动座4,所述转动座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远离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杆7,所述转动杆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架8且二者之间设有紧固螺栓,所述活动架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采摘箱9,操作人员的双手握住转动轴6,通过转动座4上的转动杆5改变采摘箱9的方向,通过转动杆5上的活动架8改变采摘箱9的高度,通过二者之间设置的紧固螺栓将其高度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采摘箱9进行采摘时采摘箱9由于自身重力造成采摘箱9的高度下降,所述采摘箱9为一端设有开口圆柱形箱体,所述采摘箱9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11,所述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槽10的侧壁上对称设有弹簧座13,所述弹簧座13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4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1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块12的表面,第一弹簧14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滑块12位于滑槽10的最右端,所述滑块12上固定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穿过通槽11伸到采摘箱9的内部,所述滑杆15的上下两端面对称转动连接有L型杆16,所述L型杆16远离所述采摘箱9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板17,所述半圆板17远离所述采摘箱9内壁的一端开设有弧形口,两个弧形口之间形成一个圆形孔,圆形孔的大小应大于咖啡鲜果枝叶的直径且小于咖啡鲜果的直径,在保证咖啡鲜果枝叶能够从圆形孔处出来的同时,防止咖啡鲜果从圆形孔流出,所述滑杆15的表面上设有挡板18,通过设置挡板18,可保证半圆板17只可以往采摘箱9的内侧开启,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座椅(2),所述车体(1)的上端面且位于所述座椅的右侧对称设有脚踏板(3),所述车体(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脚踏板(3)的右侧设有转动座(4),所述转动座(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远离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杆(7),所述转动杆(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架(8)且二者之间设有紧固螺栓,所述活动架(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采摘箱(9),所述采摘箱(9)为一端设有开口圆柱形箱体,所述采摘箱(9)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11),所述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槽(10)的侧壁上对称设有弹簧座(13),所述弹簧座(13)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4)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1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块(12)的表面,所述滑块(12)上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上下两端面对称转动连接有L型杆(16),所述L型杆(16)远离所述采摘箱(9)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板(17),所述半圆板(17)远离所述采摘箱(9)内壁的一端开设有弧形口,所述滑杆(15)的表面上设有挡板(18),所述滑杆(15)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挡板(18)的对称面上设有第二弹簧(19)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半圆板(17)的表面,所述采摘箱(9)的左侧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管(20),所述出料管(20)的下端连接有收集袋(21),所述采摘箱(9)的前后两侧表面且位于所述滑槽(10)的左侧设有导线块(22),所述滑块(12)的表面连接有拉绳(23),所述拉绳(23)通过所述导线块(22)连接在所述转动轴(6)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咖啡鲜果采摘收集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座椅(2),所述车体(1)的上端面且位于所述座椅的右侧对称设有脚踏板(3),所述车体(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脚踏板(3)的右侧设有转动座(4),所述转动座(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远离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杆(7),所述转动杆(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架(8)且二者之间设有紧固螺栓,所述活动架(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采摘箱(9),所述采摘箱(9)为一端设有开口圆柱形箱体,所述采摘箱(9)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11),所述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槽(10)的侧壁上对称设有弹簧座(13),所述弹簧座(13)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4)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1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块(12)的表面,所述滑块(12)上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上下两端面对称转动连接有L型杆(16),所述L型杆(16)远离所述采摘箱(9)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板(17),所述半圆板(17)远离所述采摘箱(9)内壁的一端开设有弧形口,所述滑杆(15)的表面上设有挡板(18),所述滑杆(15)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挡板(18)的对称面上设有第二弹簧(19)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发广毕晓菲李贵平杨旸黄家雄付兴飞吕玉兰何红艳程金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