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94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支撑腿的顶部内侧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框机构,固定框机构的内部插接有电池板,底座的顶端设有调节机构,其中一个支撑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固定框机构包括框架、固定板、螺栓、螺母、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齿槽,第一转轴穿过框架两侧中间并与框架转动连接,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框架的顶部两侧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光伏组件需要随着阳光进行调整时,则可以通过调节机构进行翻转调节,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至合适的角度,调节过后结构稳定,不需要人手动调节,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俗称太阳能电池板)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切割机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随着光伏发电的大力发展,光伏电站数量越来越多,型式越来越多样化,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通讯/通信领域、石油、海洋、气象领域、家庭灯具电源、光伏电站等各种领域,对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光伏支架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将其支架固定地面上,现有的翻转结构通常角度是一定的,无法根据实地的安装环境进行调节,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各种误差而导致光照效果不理想,虽然现有的也有调整的装置但都结构复杂,不便调节,调整后结构不稳定,并且大多需要人手动调节,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翻转角度是一定的、调整结构复杂和需要手动调节极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内侧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框机构,所述固定框机构的内部插接有电池板,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调节机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为了使得更好地固定电池板,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机构包括框架、固定板、螺栓、螺母、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齿槽,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框架两侧中间并与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框架的顶部两侧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框架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电池板通过第一凹槽与固定框机构插接,所述框架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框架的背面两侧开设有齿槽。为了使得便于调节翻转角度,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导向杆、丝杆、电机、机箱、U型板、第二转轴和齿轮,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底座并转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部套设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机箱,所述导向杆与丝杆上共同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两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所述U型板的两内侧壁之间且位于第二转轴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为了使得保护电机,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外侧套设有与支撑腿的侧壁固定连接的保护罩。为了使得调节机构正常工作,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电机均通过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可以使得光伏组件在翻转的时候进行角度的调节,并且调节至某一角度时可以将其进行稳定的固定住,在翻转的时候可以通过角度的调节来适应太阳光线,使得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能,增加光伏组件的蓄电量;2)通过设有的固定框机构,将电池板插接至固定框机构内可以使得电池板被更加牢牢地的固定住,防止在进行翻转的时候发生滑落或者松动,对装置起到稳固的作用。3)通过设有的保护罩与机箱,在雨雪天气时,保护罩与机箱可以保护控制器与电机,减少与水接触的机会,降低雨水对元件的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腿;3、第一转轴;4、固定框机构;41、框架;42、固定板;43、螺栓;44、螺母;45、第一凹槽;46、第二凹槽;47、齿槽;5、电池板;6、调节机构;61、电动伸缩杆;62、第一滑块;63、第二滑块;64、导向杆;65、丝杆;66、电机;67、机箱;68、U型板;69、第二转轴;610、齿轮;7、控制器;8、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两个支撑腿2的顶部内侧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框机构4,固定框机构4的内部插接有电池板5,底座1的顶端设有调节机构6,其中一个支撑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7。优选的,固定框机构4包括框架41、固定板42、螺栓43、螺母44、第一凹槽45、第二凹槽46和齿槽47,第一转轴3穿过框架41两侧中间并与框架41转动连接,固定板42通过螺栓43与框架41的顶部两侧螺纹连接,螺栓4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44,框架4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45,电池板5通过第一凹槽45与固定框机构4插接,框架41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46,框架41的背面两侧开设有齿槽47。具体使用时,将电池板5通过框架41内部的第一凹槽45插接进去,并且将固定板42通过螺栓43与螺母44与框架41固定住,使得电池板5在翻转的过程中不会滑落出来,从而使得电池板5更加稳定的被框架41固定住。优选的,调节机构6包括电动伸缩杆61、第一滑块62、第二滑块63、导向杆64、丝杆65、电机66、机箱67、U型板68、第二转轴69和齿轮610,底座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4,底座1的顶端中间转动连接有丝杆65,丝杆65的一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丝杆65的另一端穿过底座1并转动连接有电机66,电机66的外部套设有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机箱67,导向杆64与丝杆65上共同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2,第一滑块62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1,电动伸缩杆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68,U型板68的两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9,第二转轴69的两端转动连接有齿轮610,齿轮610与齿槽47啮合连接,U型板68的两内侧壁之间且位于第二转轴6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63,第二滑块63与第二凹槽46滑动连接。具体使用时,随太阳光线的改变,光伏组件的位置也需要进行调整,通过调节机构6来对光伏组件进行翻转使得光伏组件仍然对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两个所述支撑腿(2)的顶部内侧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框机构(4),所述固定框机构(4)的内部插接有电池板(5),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调节机构(6),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两个所述支撑腿(2)的顶部内侧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框机构(4),所述固定框机构(4)的内部插接有电池板(5),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调节机构(6),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机构(4)包括框架(41)、固定板(42)、螺栓(43)、螺母(44)、第一凹槽(45)、第二凹槽(46)和齿槽(47),所述第一转轴(3)穿过框架(41)两侧中间并与框架(4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2)通过螺栓(43)与框架(41)的顶部两侧螺纹连接,所述螺栓(4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44),所述框架(4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45),所述电池板(5)通过第一凹槽(45)与固定框机构(4)插接,所述框架(41)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46),所述框架(41)的背面两侧开设有齿槽(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结构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电动伸缩杆(61)、第一滑块(62)、第二滑块(63)、导向杆(64)、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飞祁雷
申请(专利权)人:鑫琪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