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66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及光伏组件,包括四个绝缘橡胶垫,绝缘橡胶垫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背板,背板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背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盒,接线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束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及光伏组件,通过设有的束线机构,可以将光伏板之间连接的导线进行整理整齐,使得导线之间避免直接的接触,且整体看起来美观,设有的防护盖可以使得导线在防护盖内部,从而避免导线直接暴露在外部造成的侵蚀,保证了导线的正常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及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束线
,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一般指太阳电池组件,太阳电池常规组件的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玻璃壳体式结构、底盒式组件、平板式组件、无盖板的全胶密封组件,由于单片太阳电池输出电压较低,加之未封装的电池由于环境的影响电极容易脱落,因此必须将一定数量的单片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密封成太阳电池组件,以避免电池电极和互连线受到腐蚀,另外封装也避免了电池碎裂,方便了户外安装,封装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太阳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1)传统的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的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将光伏板进行相互连接,在连接时导线会因为长度控制不好,导致连接线出现较长的情况,会有部分连接线搅在一起,这样就容易引发短路的风险,对光伏板造成损伤;(2)现有的光伏板在线路连接时采用的导线直接连接的方式,有的光伏板连接之间会留有一定的缝隙,这样就会使得连接线部分暴露在外,处于缝隙间的导线在雨雪时就会收到侵蚀,无法对线路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及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传统的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的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将光伏板进行相互连接,在连接时导线会因为长度控制不好,导致连接线出现较长的情况,会有部分连接线搅在一起,现有的光伏板在线路连接时采用的导线直接连接的方式,有的光伏板连接之间会留有一定的缝隙,无法对线路进行保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包括四个绝缘橡胶垫,所述绝缘橡胶垫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背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束线机构。为了使得固定导线,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束线机构包括与背板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束线座,所述束线座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束线槽,两个所述束线座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为了使得对导线防护,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束线座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穿插连接于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插连接有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连接销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两个所述束线座通过防护盖连接在一起。为了使得防护罩与束线座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盖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防护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卡接在一起。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背板表面的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表面盖接有玻璃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的束线机构,可以将光伏板之间连接的导线进行整理整齐,使得导线之间避免直接的接触,且整体看起来美观;(2)通过设有的防护盖可以使得导线在防护盖内部,从而避免导线直接暴露在外部造成的侵蚀,保证了导线的正常寿命,维持光伏板的电能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束线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束线机构示意图之一。图中:1、绝缘橡胶垫;2、支撑柱;3、固定块;4、背板;5、支撑框;6、接线盒;7、束线机构;71、束线座;72、束线槽;73、卡槽;74、螺钉;75、第一连接件;76、第二连接件;77、防护盖;78、散热孔;79、卡扣;8、光伏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包括四个绝缘橡胶垫1,绝缘橡胶垫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背板4,背板4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5,背板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盒6,接线盒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束线机构7。在本实施例中:束线机构7包括与背板4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束线座71,束线座7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束线槽72,两个束线座71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73。具体使用时:背板4表面的接线盒6为导线的连接处,相邻两个光伏板8通过导线与接线盒6串联或者并联,导线连接后,将导线放入束线座71表面开设有的束线槽72内,束线槽72将导线进行整齐分隔开,避免导线出现交缠的情况,束线座71一侧开设的卡槽73将防护盖77与束线座71固定连接,可以起到对导线进行保护的作用,同时防止导线从束线槽72内部脱落。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束线座71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钉74,螺钉74穿插连接于第一连接件75,第一连接件75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插连接有连接销,第一连接件75通过连接销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76,第二连接件7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77,两个束线座71通过防护盖77连接在一起。具体使用时:第一连接件75通过螺钉74与束线座7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75顶部贯穿开设的连接孔,通过连接销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76,第一连接件75和第二连接件76通过连接销活动连接,从而实现防护盖77的活动,两个束线座71也通过防护盖77连接在一起,为防护盖77活动通过一个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盖77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78,防护盖7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79,卡扣79与卡槽73卡接在一起。具体使用时:通过防护盖77表面开设的散热孔78,可以对束线座71内的导线进行通风散热,防止热量的堆积造成一定的短路风险,防护盖77一端的卡扣79通过防护盖77的旋转转动与束线座71一侧开设的卡槽73卡接,当需要进行整理维修导线时,将防护盖77外拉即可实现卡扣79与卡槽73的分离,从而打开束线机构7。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背板4表面的光伏板8,光伏板8的表面盖接有玻璃盖板,当天气晴朗时,光照照射在光伏板8表面时,光伏板8开始工作,进行发电,将吸收太阳能转化的电能经过与接线盒6连接的导线进行收集储存,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包括四个绝缘橡胶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橡胶垫(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背板(4),所述背板(4)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5),所述背板(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盒(6),所述接线盒(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束线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包括四个绝缘橡胶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橡胶垫(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背板(4),所述背板(4)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5),所述背板(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盒(6),所述接线盒(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束线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机构(7)包括与背板(4)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束线座(71),所述束线座(7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束线槽(72),两个所述束线座(71)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束线座(71)的另一侧均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飞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鑫琪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