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连接组件及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80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测试连接组件及测试装置。其中测试连接组件包括座体,正极插接端和负极插接端,座体上设置有与测试组件电连接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正极插接端一端与负电极电连接,另一端凸设于座体侧部并能与待检测组件的正极插套可拆卸电连接;负极插接端包括均凸设于座体侧部的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第一插套与正电极电连接,第二插套能相对于第一插套移动,当第二插套位于靠近第一插套的连接位时,待检测组件的负极插套能与第一插套电连接,当第二插套移动至远离第一插套的插接位时,负极插套能与负极插接端选择性插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待检测组件的检测便捷,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检测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连接组件及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试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连接组件及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光伏组件的功率与EL合格,需要对每块光伏组件进行检测。目前是将光伏组件的连接器的正极插套和负极插套与测试组件相连,通过测试组件与连接器电性导通,实现对光伏组件的检测。现有技术中,测试组件和光伏组件的连接器结构相同,均采用鼓簧连接器,由于光伏组件的检测采用流水线生产,测试组件与不同的光伏组件连接器会经过多次插拔。由于测试组件的负极插接端的鼓簧使用寿命有限,测试组件的负极插接端易出现接触疲劳,产生形变,导致接触电阻明显上升,影响测试功率的准确性;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只能通过更换测试组件来解决,既影响了产能,又增加了使用成本。所以,亟需一种测试连接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连接组件及测试装置,检测便捷,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检测准确性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试连接组件,包括:r>座体,其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座体(1),其上设置有与测试组件电连接的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n正极插接端(2),一端与所述负电极(12)电连接,另一端凸设于所述座体(1)侧部并能与待检测组件的正极插套(110)可拆卸电连接;/n负极插接端,包括均凸设于所述座体(1)侧部的第一插套(31)和第二插套(32),所述第一插套(31)与所述正电极(11)电连接,所述第二插套(32)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插套(31)移动,当所述第二插套(32)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插套(31)的连接位时,所述待检测组件的负极插套(120)能与所述第一插套(31)电连接,当所述第二插套(32)移动至远离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1),其上设置有与测试组件电连接的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
正极插接端(2),一端与所述负电极(12)电连接,另一端凸设于所述座体(1)侧部并能与待检测组件的正极插套(110)可拆卸电连接;
负极插接端,包括均凸设于所述座体(1)侧部的第一插套(31)和第二插套(32),所述第一插套(31)与所述正电极(11)电连接,所述第二插套(32)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插套(31)移动,当所述第二插套(32)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插套(31)的连接位时,所述待检测组件的负极插套(120)能与所述第一插套(31)电连接,当所述第二插套(32)移动至远离所述第一插套(31)的插接位时,所述负极插套(120)能与所述负极插接端选择性插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插接端还包括卡扣(33),所述卡扣(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套(32)连接,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滑槽(13),所述卡扣(33)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3)内,以带动所述第二插套(32)在所述连接位和所述插接位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3)远离所述第二插套(32)的一端凸设于所述座体(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插接端还包括弹性件(34),所述弹性件(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套(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套(32)连接,所述弹性件(34)能驱动所述第二插套(32)由所述连接位向所述插接位移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