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插拔的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785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2
一种易插拔的插头,它涉及一种插头,具体涉及一种易拔的插头,它包含长插片、左插片、右插片、底座、手柄和耐折弯结构,长插片、左插片和右插片设置在底座右端面上,手柄设置在底座左侧,耐折弯结构设置在手柄左侧,所述手柄的中部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贯穿所述手柄的手柄上端面和手柄下端面,镂空结构设置上凹槽和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设置为大拇指形,上凹槽和下凹槽表面为圆凸形构造,该插头方便了中老年人等力量较弱的人群,可轻松省力的拔下插头,同时在插头尾部采用4道凹槽的耐折弯结构,提高了插头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插拔的插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具体涉及一种易插拔的插头。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使得插拔插头越来越普遍,由于目前插座都采用防松结构设计,使得插头上的插片插入插座后,两者插接得很紧密,使得在拔插头时,一些力量较弱的老年人、妇女等不易将插头拔出。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9346884A,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环状易拔插头”,它包含插头本体和镂空装置,通过设置的镂空装置拔插头,但该镂空装置设置简单,不符合人体工学,在拔插头使手指容易滑出,同时在拔插头使用的作用力不能较好的传递到插头,使得整体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易插拔的插头,它采用在手柄设置有带上下凹槽的镂空结构,并增加手柄与底座连接处的弧度,使拔插头使更加省力、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长插片1、左插片2、右插片3、底座4、手柄5和耐折弯结构6,长插片1、左插片2和右插片3设置在底座4右端面上,手柄5设置在底座4左侧,耐折弯结构6设置在手柄5左侧。进一步的,所述长插片1、左插片2和右插片3为上端面为弧形的四方体形。进一步的,所述底座4为圆柱体形。进一步的,所述手柄5的手柄右端面52和手柄左端面53为喇叭形,手柄右端面52和手柄左端面53在靠近底座4处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R角为60°的弧形,所述手柄5的中部设置有镂空结构51,所述镂空结构51贯穿所述手柄5的手柄上端面54和手柄下端面55。进一步的,所述镂空结构51为倾斜椭圆柱形,镂空结构51的轴线与手柄5的水平轴线夹角为135°,镂空结构51在靠近耐折弯结构6侧设置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上凹槽511设置在靠近手柄上端面54侧,下凹槽512设置在靠近手柄下端面55侧,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设置为大拇指形,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表面为圆凸形构造。进一步的,所述耐折弯结构6为中部镂空的圆锥台形,耐折弯结构6周围表面设置4道凹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大拇指按压住上凹槽511或下凹槽512,另外食指和中指放置在手柄5上,在拔插头时,通过大拇指往外产生的力,将插头从插座拔出。由于在手柄上端面54和手柄下端面55分别设置有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因此使用时,无论插头朝向哪个方向,都可以方便得使用左手或右手将插头拔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该插头方便了中老年人等力量较弱的人群,利用设置带上下凹槽式的镂空结构,可轻松省力的拔下插头,同时在插头尾部采用4道凹槽的耐折弯结构,提高了插头的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背面图。图5是图1的右视图。图6是图1在A-A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长插片1、左插片2、右插片3、底座4、手柄5、镂空结构51、手柄右端面52、手柄左端面53、手柄上端面54、手柄下端面55、上凹槽511、下凹槽512、耐折弯结构6。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长插片1、左插片2、右插片3、底座4、手柄5和耐折弯结构6,长插片1、左插片2和右插片3设置在底座4右端面上,手柄5设置在底座4左侧,耐折弯结构6设置在手柄5左侧。底座4的右端面到耐折弯结构6的底面间的距离为72mm进一步的,所述长插片1、左插片2和右插片3为上端面为弧形的四方体形。长插片1、左插片2和右插片3布置在以底座4右端面中心点为圆心,且圆心距为7.92mm,并呈120°环向布置。长插片1、左插片2和右插片3采用黄铜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底座4为圆柱体形,底座4的端面直径为40mm。进一步的,所述手柄5的手柄右端面52和手柄左端面53为喇叭形,手柄右端面52和手柄左端面53在靠近底座4处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R角为60°的弧形,使在拔插头是更加省力,所述手柄5的中部设置有镂空结构51,所述镂空结构51贯穿所述手柄5的手柄上端面54和手柄下端面55。进一步的,所述镂空结构51为倾斜椭圆柱形,镂空结构51的轴线与手柄5的水平轴线夹角为135°,镂空结构51在靠近耐折弯结构6侧设置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上凹槽511设置在靠近手柄上端面54侧,下凹槽512设置在靠近手柄下端面55侧,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设置为符合人体工学特征的大拇指形,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表面为圆凸形构造,增加了拇指与凹槽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耐折弯结构6为中部镂空的圆锥台形,耐折弯结构6周围表面设置4道凹槽,提高了此处的耐折弯性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大拇指按压住上凹槽511或下凹槽512,另外食指和中指放置在手柄5上,在拔插头时,通过大拇指往外产生的力,将插头从插座拔出。由于在手柄上端面54和手柄下端面55分别设置有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因此使用时,无论插头朝向哪个方向,都可以方便得使用左手或右手将插头拔出。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插拔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长插片(1)、左插片(2)、右插片(3)、底座(4)、手柄(5)和耐折弯结构(6),长插片(1)、左插片(2)和右插片(3)设置在底座(4)右端面上,手柄(5)设置在底座(4)左侧,耐折弯结构(6)设置在手柄(5)左侧,所述手柄(5)的手柄右端面(52)和手柄左端面(53)为喇叭形,手柄右端面(52)和手柄左端面(53)在靠近底座(4)处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R角为60°的弧形,所述手柄(5)的中部设置有镂空结构(51),所述镂空结构(51)贯穿所述手柄(5)的手柄上端面(54)和手柄下端面(55),所述镂空结构(51)为倾斜椭圆柱形,镂空结构(51)的轴线与手柄(5)的水平轴线夹角为135°,镂空结构(51)在靠近耐折弯结构(6)侧设置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上凹槽(511)设置在靠近手柄上端面(54)侧,下凹槽(512)设置在靠近手柄下端面(55)侧,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设置为大拇指形,上凹槽(511)和下凹槽(512)表面为圆凸形构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插拔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长插片(1)、左插片(2)、右插片(3)、底座(4)、手柄(5)和耐折弯结构(6),长插片(1)、左插片(2)和右插片(3)设置在底座(4)右端面上,手柄(5)设置在底座(4)左侧,耐折弯结构(6)设置在手柄(5)左侧,所述手柄(5)的手柄右端面(52)和手柄左端面(53)为喇叭形,手柄右端面(52)和手柄左端面(53)在靠近底座(4)处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R角为60°的弧形,所述手柄(5)的中部设置有镂空结构(51),所述镂空结构(51)贯穿所述手柄(5)的手柄上端面(54)和手柄下端面(55),所述镂空结构(51)为倾斜椭圆柱形,镂空结构(51)的轴线与手柄(5)的水平轴线夹角为135°,镂空结构(51)在靠近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泳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锦略电线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