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光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70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光线缆,包括线缆本体;其中,该线缆本体包括透光外被、透明色透光内被、信号传输组、发光条、控制线;透光外被包覆在透明色透光内被的外表面,透光外被的透光率设置为75%~85%;透明色透光内被包裹信号传输组,且透明色透光内被的厚度为0.3mm;发光条和控制线并排连接,并以信号传输组为轴呈麻花状缠绕在信号传输组上,发光条上沿发光条的长度方向电性连接有多个发光源,多个发光源之间串联连接;控制线控制发光条的发光源发光;信号传输组至少设有四根信号传输线,四根信号传输线呈麻花状缠绕,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防水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光线缆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
,尤其涉及一种流光线缆。
技术介绍
发光条缆为了提高美观性,多采用表面光滑、具有透光性的塑料进行包裹,但塑料在变形中容易发生错动,导致内部的线路发生错位,使得发光条缆其发光效果不够美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光条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流光线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光线缆包括:该线缆本体包括透光外被、透明色透光内被、信号传输组、发光条、控制线;所述透光外被包覆在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的外表面,所述透光外被的透光率设置为75%~85%;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包裹所述信号传输组,且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的厚度为0.3mm;所述发光条和所述控制线并排连接,并以所述信号传输组为轴呈麻花状缠绕在所述信号传输组上,所述发光条上沿所述发光条的长度方向电性连接有多个发光源,所述多个发光源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控制线控制所述发光条的发光源发光;所述信号传输组至少设有四根信号传输线,四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呈麻花状缠绕。优选的,所述透光外被和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为TPE材料。优选的,所述发光条、信号传输线的外侧均包覆有一层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为铝箔聚酯带。优选的,所述发光条还包括正极母线、以及负极母线,所述若干个发光源均分别与正极母线以及负极母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若干个发光源均匀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源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cm。优选的,所述发光源为LED灯珠。r>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发光条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发光条和控制线并排连接,并以信号传输组为轴呈麻花状缠绕在信号传输组上,节省了设计空间,达到造型美观的效果,发光条可以在控制线的驱动下实现流动发光的效果。2、本技术在透明色透光内被外包裹一层透光外被,当发光条的LED灯珠发光的时候,本技术可沿线缆本体的长度等间隔地发出闪烁的光源,设计巧妙,透光外被的透光率设置为75%~85%,呈现出多彩的视觉效果同时灯光柔和不刺眼;另一方面,闪烁的效果还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提示使用者线缆本体正在通电。3、通过采用PET材质的透光外被、透明色透光内被对信号传输组、发光条、控制线进行封装固定,不仅包裹性好、具有防水效果,而且采用厚度0.3mm的透明色透光内被,在封装时对信号传输组、发光条、控制线进行挤压定位,增加线缆本体的抗摔效果,避免接电不良,确保封装紧密。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公开的发光条缆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光线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光线缆中发光条与信号传输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光线缆中控制线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光线缆包括线缆本体10,该线缆本体10包括透光外被2、透明色透光内被1、信号传输组、发光条4、控制线5;透光外被2包覆在透明色透光内被1的外表面,透光外被2的透光率设置为75%~85%,据此,灯光柔和不刺眼;透明色透光内被1包裹信号传输组,且透明色透光内被1的厚度为0.3mm;发光条4和控制线5并排连接,并以信号传输组为轴呈麻花状缠绕在信号传输组上,发光条4上沿发光条4的长度方向电性连接有多个发光源,多个发光源之间串联连接;控制线5控制发光条4的发光源发光;信号传输组至少设有四根信号传输线3,四根信号传输线3呈麻花状缠绕。优选地,透光外被2和透明色透光内被1为TPE材料。优选地,发光条4、信号传输线3的外侧均包覆有一层屏蔽层;屏蔽层为铝箔聚酯带。优选地,发光条4还包括正极母线12、以及负极母线11,若干个发光源均分别与正极母线12以及负极母线11连接。优选地,若干个发光源均匀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光源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cm。优选地,发光源为LED灯珠13,该LED灯珠13可以发出红色光,也可以发出绿色光,此处对LED灯珠13发出的光的颜色不作限制。进一步地,控制线5包括电源输入模块51、控制模块52、半桥模块53和显示模块54;其中:电源输入模块51包括单片机U1,单片机U1给半桥模块供电;控制模块52用于分析电压参数范围和电流参数范围,从电压参数范围中选择匹配电压,从电流参数范围中选择匹配电流,并把匹配电压和匹配电流配置到半桥模块53;半桥模块53用于控制电流的分时通断,实现控制发光条4的发光源亮灭状态,其包括第一半桥,第二半桥和第三半桥,所述第一半桥、第二半桥和第三半桥的公共端接地;第一半桥与控制模块52的引脚1串联;第二半桥与控制模块52的引脚4串联;第三半桥与控制模块52的引脚3串联;显示模块54与半桥模块53电性连接,用于实现发光条4依充电电流大小而改变发光源亮灭的速度,使之呈流水发光的效果;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在透明色透光内被1外包裹一层透光外被2,当发光条4的LED灯珠13发光的时候,本技术可沿线缆本体10的长度等间隔地发出闪烁的光源,而且透光外被2的透光率设置为75%~85%,设计巧妙,呈现出多彩的视觉效果同时灯光柔和不刺眼;另一方面,发光的效果还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提示使用者线缆本体10正在通电。再者,通过采用PET材质的透光外被2、透明色透光内被1对信号传输组、发光条4、控制线5进行封装固定,不仅包裹性好、具有防水效果,而且采用厚度0.3mm的透明色透光内被1,在封装时对信号传输组、发光条4、控制线5进行挤压定位,增加线缆本体10的抗摔效果,避免接电不良,确保封装紧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光线缆,包括线缆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线缆本体包括透光外被、透明色透光内被、信号传输组、发光条、控制线;/n所述透光外被包覆在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的外表面,所述透光外被的透光率设置为75%~85%;/n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包裹所述信号传输组,且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的厚度为0.3mm;/n所述发光条和所述控制线并排连接,并以所述信号传输组为轴呈麻花状缠绕在所述信号传输组上,所述发光条上沿所述发光条的长度方向电性连接有多个发光源,所述多个发光源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控制线控制所述发光条的发光源发光;/n所述信号传输组至少设有四根信号传输线,四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呈麻花状缠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光线缆,包括线缆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线缆本体包括透光外被、透明色透光内被、信号传输组、发光条、控制线;
所述透光外被包覆在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的外表面,所述透光外被的透光率设置为75%~85%;
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包裹所述信号传输组,且所述透明色透光内被的厚度为0.3mm;
所述发光条和所述控制线并排连接,并以所述信号传输组为轴呈麻花状缠绕在所述信号传输组上,所述发光条上沿所述发光条的长度方向电性连接有多个发光源,所述多个发光源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控制线控制所述发光条的发光源发光;
所述信号传输组至少设有四根信号传输线,四根所述信号传输线呈麻花状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运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成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