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617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箱体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侧槽,侧槽为矩形槽,箱体的顶面开设有顶孔,顶孔圆形通孔,箱体的顶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活动柱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活动柱的外圆壁面与顶孔的内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活动柱的内圆壁面与内盒的外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内盒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下固定块为圆柱形结构,将箱体放置在针灸病人的床头,针灸病人一般都是趴在针灸床上的,而且行动不方便的,而且呼叫医护人员也不方便起来按玲,在针灸结束时,病人可以直接说话,病人的声音会通过侧槽传送到箱体内,入声口将接收到的指示传送到声音接收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
本技术涉及呼叫铃领域,具体涉及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中,现在病房所使用的床头呼叫铃主要包括呼叫器、呼叫开关,所述呼叫开关通过连接电线或螺旋形伸缩电线连至呼叫器,呼叫器固定在墙上,呼叫开关方便病人进行按钮实现呼叫。这样的结构只方便于疾病较轻、清醒的、可以灵活运用这个呼叫铃的患者,相较于年龄较大、活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医护人员为方便患者操作,经常会把呼叫铃绑在床栏上,不仅不美观还不是很安全,甚至会影响使用,使呼叫铃的伸缩电线老化,影响使用。针灸病人一般都是趴在针灸床上的,而且行动不方便的,由于针灸的时候,医护人员不可能一直看着,而且针灸的时间由于病人多,医护人员都是让病人自己记着,很多没有陪护的病人就很难记时间,而且呼叫医护人员也不方便起来按玲,所以不能说话就可以直接呼叫,因此我们提出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所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箱体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侧槽,侧槽为矩形槽,箱体的顶面开设有顶孔,顶孔圆形通孔,箱体的顶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活动柱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活动柱的底面为敞口,活动柱的外圆壁面与顶孔的内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盒,内盒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内盒的顶面为敞口,活动柱的内圆壁面与内盒的外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内盒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下固定块为圆柱形结构,下固定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弹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上固定块为圆柱形结构,上固定块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传输线,传输线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箱体,将箱体1放置在针灸病人的床头,针灸病人一般都是趴在针灸床上的,而且行动不方便的,而且呼叫医护人员也不方便起来按玲,在针灸结束时,病人可以直接说话,病人的声音会通过侧槽传送到箱体内。较佳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声音接收器,声音接收器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声音接收器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入声口,入声口为矩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声音接收器,针灸病人一般都是趴在针灸床上的,而且行动不方便的,而且呼叫医护人员也不方便起来按玲,在针灸结束时,病人可以直接说话,病人的声音会通过侧槽传送到箱体内,入声口将接收到的指示传送到声音接收器内。较佳的,所述入声口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电线,电线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箱体内部的内圆壁面开设有内孔,内孔为圆形通孔,电线的外圆壁面穿过内孔的内圆壁面一直延伸至箱体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线,电线可将声音接收器内的信息对外传达,电线通过内孔与外部进行连接。较佳的,所述电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操作箱,操作箱为矩形中空结构,操作箱的一侧开设有箱孔,箱孔为圆形通孔,电线的外圆壁面穿过箱孔的内圆壁面一直延伸至操作箱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操作箱,电线将信息传递给操作箱,电线穿过箱孔与操作箱进行连接。较佳的,所述操作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时器,定时器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操作箱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连接孔为圆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时器,由于针灸的时候,医护人员不可能一直看着,而且针灸的时间由于病人多,医护人员都是让病人自己记着,很多没有陪护的病人就很难记时间,医护人员也可通过操作柱给定时器进行定时,当针灸时间到达时,呼叫器则会呼叫医生。较佳的,所述连接孔的内圆壁面活动连接有操作柱,操作柱为圆柱形结构,操作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呼叫器,呼叫器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呼叫器,当针灸时间到达时,呼叫器则会呼叫医生,医生就可知道病人针灸的时间已经到达。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箱体放置在针灸病人的床头,针灸病人一般都是趴在针灸床上的,而且行动不方便的,而且呼叫医护人员也不方便起来按玲,在针灸结束时,病人可以直接说话,病人的声音会通过侧槽传送到箱体内,入声口将接收到的指示传送到声音接收器内,声音接收器会将信息反馈给操作箱的内部,这时呼叫器就会开始呼叫医生。2、通过针灸时间到时,病人也可向下按活动柱,活动柱会通过传输线把信息传送至电线,电线将信息传递给操作箱,这时呼叫器就会呼叫医生。由于针灸的时候,医护人员不可能一直看着,而且针灸的时间由于病人多,医护人员都是让病人自己记着,很多没有陪护的病人就很难记时间,医护人员也可通过操作柱给定时器进行定时,当针灸时间到达时,呼叫器则会呼叫医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箱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侧槽;3、顶孔;4、活动柱;5、内盒;6、下固定块;7、弹簧;8、上固定块;9、传输线;10、声音接收器;11、入声口;12、内孔;13、电线;14、操作箱;15、箱孔;16、定时器;17、操作柱;18、呼叫器;19、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和图2,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箱体1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侧槽2,侧槽2为矩形槽,箱体1的顶面开设有顶孔3,顶孔3圆形通孔,箱体1的顶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柱4,活动柱4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活动柱4的底面为敞口,活动柱4的外圆壁面与顶孔3的内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盒5,内盒5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内盒5的顶面为敞口,活动柱4的内圆壁面与内盒5的外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内盒5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6,下固定块6为圆柱形结构,下固定块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弹簧7,弹簧7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弹簧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8,上固定块8为圆柱形结构,上固定块8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传输线9,传输线9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将箱体1放置在针灸病人的床头,针灸病人一般都是趴在针灸床上的,而且行动不方便的,而且呼叫医护人员也不方便起来按玲,在针灸结束时,病人可以直接说话,病人的声音会通过侧槽2传送到箱体1内,病人也可向下按活动柱4,活动柱4会把信息传送到箱体1内。参照图2和图3,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声音接收器10,声音接收器10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声音接收器10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入声口11,入声口11为矩形槽。入声口11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电线13,电线13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侧槽(2),箱体(1)的顶面开设有顶孔(3),箱体(1)的顶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柱(4),活动柱(4)的外圆壁面与顶孔(3)的内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盒(5),活动柱(4)的内圆壁面与内盒(5)的外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内盒(5)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6),下固定块(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弹簧(7),弹簧(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8),上固定块(8)为圆柱形结构,上固定块(8)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传输线(9)。/n

【技术特征摘要】
1.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侧槽(2),箱体(1)的顶面开设有顶孔(3),箱体(1)的顶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柱(4),活动柱(4)的外圆壁面与顶孔(3)的内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盒(5),活动柱(4)的内圆壁面与内盒(5)的外圆壁面活动连接在一起,内盒(5)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6),下固定块(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弹簧(7),弹簧(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8),上固定块(8)为圆柱形结构,上固定块(8)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传输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声音接收器(10),声音接收器(10)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入声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病人专用床头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声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