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兰专利>正文

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58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涉及曲面触摸屏技术领域,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底部与防冲击保护套内壁的底部卡接,所述防冲击保护套的顶部与控制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的顶部与拉杆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右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拉杆的底部与弹簧A的顶部固定连接,当不使用曲面触摸屏时,向下推动拉杆,拉杆右侧的推杆推动滑动板向右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右,连接杆顶部的滑动杆在圆筒上的弧形滑槽移动,圆筒带着转动杆旋转,绞盘松开拉绳,在弹簧C的作用下,隔板A向下移动,带动支杆向下移动,在弹簧D的作用下隔板B向上移动,从而封闭,达到对曲面触摸屏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
本技术涉及曲面触摸屏
,具体为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
技术介绍
现有的曲面触摸屏造价成本高,而其自身耐摔性能又较差,所以曲面触摸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避免对其造成冲击,而现有的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都是对其加一层防冲击保护套,但是在曲面触摸屏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防冲击保护套散热效果差,从而降低曲面触摸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解决了现有的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都是对其加一层防冲击保护套,但是在曲面触摸屏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防冲击保护套散热效果差,从而降低曲面触摸屏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底部与防冲击保护套内壁的底部卡接,所述防冲击保护套的顶部与控制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的顶部与拉杆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右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拉杆的底部与弹簧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的底部与控制台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右侧与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内壁的底部与滑动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右侧与弹簧B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B的右侧与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控制台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右侧与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顶部与圆筒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圆筒的右侧与转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右侧与控制台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绞盘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绞盘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在远离绞盘的一端与隔板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A的顶部与弹簧C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C的顶部与防冲击保护套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A的右侧与支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杆贯穿防冲击保护套的右侧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底部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在远离支杆的一端与隔板B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B的底部与弹簧D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D的底部与防冲击保护套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贯穿挡板与其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圆筒上设置有弧形滑槽。优选的,所述隔板A的右侧与防冲击保护套内壁的右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板B的右侧与防冲击保护套内壁的右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拉杆右侧凹槽的顶部与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定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动模块与其滑动连接,控制台内壁的顶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卡刀滑动连接,所述卡刀与限位弹簧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右侧与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当使用曲面触摸屏时,向下推动拉杆,拉杆右侧动模块被卡刀顶起,向上拔起拉杆,拉杆右侧的推杆停止对滑动板的限位,在弹簧B的作用下,滑动板带着连接杆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杆在圆筒上的弧形滑槽向左移动,使圆筒带着转动杆旋转,转动杆上的绞盘旋转收紧拉绳,将隔板A向上拉起,隔板A右侧的支杆拉动拉绳,将隔板B向下拉动,从而达到使在防冲击保护套内的曲面触摸屏能更好的散热。(2)、该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当不使用曲面触摸屏时,向下推动拉杆,拉杆右侧的推杆推动滑动板向右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右,连接杆顶部的滑动杆在圆筒上的弧形滑槽移动,圆筒带着转动杆旋转,绞盘松开拉绳,在弹簧C的作用下,隔板A向下移动,带动支杆向下移动,在弹簧D的作用下隔板B向上移动,从而封闭,达到对曲面触摸屏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触摸屏、2防冲击保护套、3控制台、4拉杆、5弹簧A、6推杆、7滑动板、8弹簧B、9挡板、10连接杆、11滑动杆、12圆筒、13转动杆、14绞盘、15隔板A、16弹簧C、17支杆、18隔板B、19弹簧D、20固定杆、21定模块、22动模块、23支撑板、24卡刀、25限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包括触摸屏1,触摸屏1的底部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底部卡接,防冲击保护套2的顶部与控制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控制台3的顶部与拉杆4滑动连接,拉杆4的右侧设置有凹槽,拉杆4的底部与弹簧A5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A5的底部与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拉杆4的右侧与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与滑动板7的底部滑动连接,滑动板7的右侧与弹簧B8的左侧固定连接,弹簧B8的右侧与挡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挡板9的底部与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动板7的右侧与连接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连接杆10的顶部与滑动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动杆11的顶部与圆筒12的底部滑动连接,圆筒12的右侧与转动杆13的左侧固定连接,转动杆13的右侧与控制台3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转动杆13贯穿绞盘14与其固定连接,绞盘14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绳在远离绞盘14的一端与隔板A15的顶部固定连接,隔板A15的顶部与弹簧C16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C16的顶部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隔板A15的右侧与支杆17的左侧固定连接,支杆17贯穿防冲击保护套2的右侧与其滑动连接,支杆17的底部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绳在远离支杆17的一端与隔板B18的底部固定连接,隔板B18的底部与弹簧D19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D19的底部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杆10贯穿挡板9与其滑动连接,圆筒12上设置有弧形滑槽,隔板A15的右侧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右侧滑动连接,隔板B18的右侧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右侧滑动连接,拉杆4右侧凹槽的顶部与固定杆20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20的底部与定模块2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20贯穿动模块22与其滑动连接,控制台3内壁的顶部与支撑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23与卡刀24滑动连接,卡刀24与限位弹簧25的左侧固定连接,限位弹簧25的右侧与支撑板23的左侧固定连接。当使用曲面触摸屏1时,向下推动拉杆4,拉杆4右侧动模块22被卡刀24顶起,向上拔起拉杆4,拉杆4右侧的推杆6停止对滑动板7的限位,在弹簧B8的作用下,滑动板7带着连接杆10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杆11在圆筒12上的弧形滑槽向左移动,使圆筒12带着转动杆13旋转,转动杆13上的绞盘14旋转收紧拉绳,将隔板A15向上拉起,隔板A15右侧的支杆17拉动拉绳,将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包括触摸屏(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1)的底部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底部卡接,所述防冲击保护套(2)的顶部与控制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3)的顶部与拉杆(4)滑动连接,所述拉杆(4)的右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拉杆(4)的底部与弹簧A(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5)的底部与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杆(4)的右侧与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与滑动板(7)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7)的右侧与弹簧B(8)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B(8)的右侧与挡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9)的底部与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7)的右侧与连接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与滑动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1)的顶部与圆筒(1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圆筒(12)的右侧与转动杆(1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3)的右侧与控制台(3)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3)贯穿绞盘(14)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绞盘(14)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在远离绞盘(14)的一端与隔板A(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A(15)的顶部与弹簧C(1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C(16)的顶部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A(15)的右侧与支杆(1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杆(17)贯穿防冲击保护套(2)的右侧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支杆(17)的底部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在远离支杆(17)的一端与隔板B(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B(18)的底部与弹簧D(1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D(19)的底部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的曲面触摸屏,包括触摸屏(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1)的底部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底部卡接,所述防冲击保护套(2)的顶部与控制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3)的顶部与拉杆(4)滑动连接,所述拉杆(4)的右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拉杆(4)的底部与弹簧A(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5)的底部与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杆(4)的右侧与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与滑动板(7)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7)的右侧与弹簧B(8)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B(8)的右侧与挡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9)的底部与控制台(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7)的右侧与连接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与滑动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1)的顶部与圆筒(1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圆筒(12)的右侧与转动杆(1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3)的右侧与控制台(3)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3)贯穿绞盘(14)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绞盘(14)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在远离绞盘(14)的一端与隔板A(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A(15)的顶部与弹簧C(1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C(16)的顶部与防冲击保护套(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A(15)的右侧与支杆(1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杆(17)贯穿防冲击保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冬秀杨兰
申请(专利权)人:杨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