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535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第一叶片、传导组件、驱动组件。第一叶片可相对固定部移动。传导组件可相对固定部移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传导元件相对于固定部移动。传导元件受到驱动组件所驱动时,传导元件带动第一叶片相对于固定部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达到特定方向的薄型化、整体的小型化,进一步提升光学品质以及大幅提升防手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相机或智能型手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像的功能。然而,当需要将焦距较长的镜头设置于前述电子装置中时,会造成电子装置厚度的增加,不利于电子装置的薄型化。此外,目前市面上的微型摄像模块是以固定大小的光圈的设计为主,也因此小型的携带性电子装置的影像锐利度和感光度大多不具备可调整性。在感测器能够支持以及光源足够的情况下,需要更小的光圈以达到更好的成像像素。但如果使用固定尺寸的光圈,在小光圈的情况下,会造成光线不足(如夜晚)的环境下,成像品质低落。因此固定尺寸的光圈必须妥协不同环境下的摄影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第一叶片、传导组件、驱动组件。第一叶片可相对固定部移动。传导组件可相对固定部移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传导元件相对于固定部移动。传导元件受到驱动组件所驱动时,传导元件带动第一叶片相对于固定部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叶片,可相对固定部运动;一第三叶片,可相对固定部运动;一第四叶片,可相对固定部运动;其中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开口,用以让一光线通过;一第二开口,用以让光线通过;一第三开口,用以让光线通过;一第四开口,用以让光线通过;一第五开口,用以让光线通过;其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第五开口的大小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较第二开口靠近一光出射处;第二开口较第三开口靠近光出射处;第三开口较第四开口靠近光出射处;第四开口较第五开口靠近光出射处;其中光线的一主轴依序穿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一最小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一最小直径;第二开口的最小直径小于第三开口的一最小直径;第三开口的最小直径小于第四开口的一最小直径;第四开口的最小直径小于第五开口的一最小直径;第一开口的最小直径小于第三开口的最小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第五开口依序排列;其中第一开口包括一第一开口表面,面朝主轴;其中第二开口包括一第二开口表面,面朝主轴;其中第三开口包括一第三开口表面,面朝主轴;其中第四开口包括一第四开口表面,面朝主轴;其中第五开口包括一第五开口表面,面朝主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表面与主轴平行;第二开口表面与主轴不平行;第三开口表面与主轴不平行;第四开口表面与主轴平行;第五开口表面与主轴平行;从垂直主轴的一第一方向观察,第一开口表面与第二开口表面不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第四叶片形成一光圈开口,用以让光线通过;光圈开口的一最小直径小于第二开口的最小直径;光圈开口的一最大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最小直径;其中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第四叶片的移动方向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的一移动方向与第三叶片的一移动方向相反;第二叶片的一移动方向与第四叶片的一移动方向相反;第一叶片包括一第一叶片开口;第二叶片包括一第二叶片开口;第三叶片包括一第三叶片开口;第四叶片包括一第四叶片开口;传导元件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叶片开口、第二叶片开口、第三叶片开口、第四叶片开口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包括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第二叶片包括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以及一凹陷点;第一叶片的上表面的粗糙度小于第一叶片的下表面的粗糙度;第一叶片的上表面的反射率大于第一叶片的下表面的反射率;第二叶片的上表面的粗糙度小于第二叶片的下表面的粗糙度;第二叶片的上表面的反射率大于第二叶片的下表面的反射率;第二叶片的凹陷点朝向第一叶片凹陷并直接接触第一叶片;第一叶片设置在第二叶片上,且第一叶片的下表面与第二叶片的上表面之间具有大于零的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电子组件,设置在固定部上;其中固定部还包括:一底板;一底座,设置在底板上;一框架,设置在底座上;一外框,设置在框架上;驱动组件包括一磁性元件以及一线圈;其中:沿主轴的方向观察,框架至少部分露出于外框;电子组件设置在线圈中;电子组件的一顶表面与磁性元件的距离大于线圈的顶表面与磁性元件的距离。本技术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达到特定方向的薄型化、整体的小型化,进一步提升光学品质(例如拍摄品质或是深度感测精度等)以及大幅提升防手震的效果。附图说明以下将配合所附图式详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依据在本领域的标准做法,多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绘示且仅用以说明例示。事实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现出本公开的特征。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绘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图3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图4A是沿图3中的线段1-A-1-A绘示的剖面图。图4B是沿图3中的线段1-B-1-B绘示的剖面图。图5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省略外框时的示意图。图5B是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第四叶片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一些元件的示意图。图7A以及图7B是传导元件从不同方向观察时的示意图。图8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一些元件的示意图。图9A是叶片组件关闭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省略外框时的示意图。图9C是图9A的剖面图。图10A是叶片组件开启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图10B是图10A省略外框时的示意图。图10C是图10A的剖面图。图11以及图12分别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以及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10外框1-12第一接合部1-14开口1-20底板1-30,1-30’框架1-30A第二开口表面1-31第二接合部1-32延伸部1-33开口1-34导引元件1-35侧开口1-40叶片组件1-40A第一叶片1-40B第二叶片1-40C第三叶片1-40D第四叶片1-40E光圈开口1-40A1,1-40B1,1-40C1,1-40D1上表面1-40A2,1-40B2,1-40C2,1-40D2下表面1-41A第一叶片开口1-41B第二叶片开口1-41C第三叶片开口1-41D第四叶片开口1-42A第一导引开口1-42B第二导引开口1-42C第三导引开口1-42D第四导引开口1-43A,1-43B,1-43C,1-43C1-44A,1-44B,1-44C,1-44D边缘1-45A,1-45B,1-45C1-45D,1-46A,1-46B,1-46C,1-46D方向1-50传导元件1-52主体1-53连接部1-54延伸部1-55第一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固定部;/n一第一叶片,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n一传导元件,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n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传导元件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其中该传导元件受到该驱动组件驱动时,该传导元件带动该第一叶片相对该固定部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9 US 62/912,743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部;
一第一叶片,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一传导元件,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传导元件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其中该传导元件受到该驱动组件驱动时,该传导元件带动该第一叶片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叶片,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一第三叶片,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第四叶片,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其中该固定部包括:
一第一开口,用以让一光线通过;
一第二开口,用以让该光线通过;
一第三开口,用以让该光线通过;
一第四开口,用以让该光线通过;
一第五开口,用以让该光线通过;
其中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的大小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开口较该第二开口靠近一光出射处;
该第二开口较该第三开口靠近该光出射处;
该第三开口较该第四开口靠近该光出射处;
该第四开口较该第五开口靠近该光出射处;
其中该光线的一主轴依序穿过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五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开口的一最小直径大于该第二开口的一最小直径;
该第二开口的该最小直径小于该第三开口的一最小直径;
该第三开口的该最小直径小于该第四开口的一最小直径;
该第四开口的该最小直径小于该第五开口的一最小直径;
该第一开口的该最小直径小于该第三开口的该最小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开口包括一第一开口表面,面朝该主轴;
该第二开口包括一第二开口表面,面朝该主轴;
该第三开口包括一第三开口表面,面朝该主轴;
该第四开口包括一第四开口表面,面朝该主轴;
该第五开口包括一第五开口表面,面朝该主轴;
该第一开口表面、该第二开口表面、该第三开口表面、该第四开口表面、该第五开口表面依序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开口表面与该主轴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孝新张鹤龄王照熙胡朝彰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