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52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包括把手和检测设备主体,所述把手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检测设备主体的中段位置,通过在检测设备的高压测试端口处设置高压防护套筒,在将电动车线束连接头从高压防护套筒前端开口处插入时,由于连接头的挤压使得活动半夹套依照转轴杆为轴心向外逐渐张开,而两个活动半夹套上下并合构成喇叭状插孔,使得线束连接头能够沿着喇叭状插孔的弧面逐渐向内侧汇聚,从而与后侧的高压测试端口对准,线束连接头继续插入时能够准确插接在高压测试端口上,实现连接头与高压测试端口的对接,大大降低了连接难度,并通过弹性胶垫的弹性张力,保证线束连接头插入后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线束检测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电动车线束连接头常见的故障有:插接件接触不良,导线之间的短路、断路、漏接,导线整体绝缘耐压等级故障(外皮性能下降、焊点之间绝缘性能不足等)。线束检测是对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以及绝缘包扎材料等进行测试,以找出可能的问题,一般需要测量线束的导通,绝缘,耐压,电阻。现有的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线束检测设备上的高压测试端口直接朝外,在进行高压测试时,连接头与高压测试端口的对接需要人为刻意对准,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线束连接头插入后的连接稳定性较差,易松动造成接触不良,影响检测结果,在拔除线束连接头时易发生触电的危险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连接头与高压测试端口对接麻烦、易松动与易触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包括把手和检测设备主体,所述把手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检测设备主体的中段位置,所述检测设备主体的左侧前端面设置有输出插座,所述检测设备主体的右侧前端面设置有复位键,所述复位键上侧的检测设备主体前端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复位键右侧的检测设备主体前端面设置有低电阻测试插口,所述低电阻测试插口右侧的检测设备主体前端面设置有高压防护套筒,所述高压防护套筒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半夹套,所述高压防护套筒后端内部的检测设备主体前端面设置有高压测试端口,所述检测设备主体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半夹套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半夹套呈上下对称且结构相同,两个所述活动半夹套的前端与高压防护套筒之间通过转轴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动半夹套上下并合构成喇叭状插孔。优选的,所述高压防护套筒与两个活动半夹套的夹层中套设有弹性胶垫,所述弹性胶垫与两个活动半夹套均为绝缘材质。优选的,所述高压防护套筒、两个活动半夹套以及高压测试端口的轴心方向保持一致。优选的,所述弹性胶垫呈空心环状结构,所述弹性胶垫通过粘合剂粘接于高压防护套筒的前端内壁上。与现有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检测设备的高压测试端口处设置高压防护套筒,在将电动车线束连接头从高压防护套筒前端开口处插入时,由于连接头的挤压使得活动半夹套依照转轴杆为轴心向外逐渐张开,而两个活动半夹套上下并合构成喇叭状插孔,使得线束连接头能够沿着喇叭状插孔的弧面逐渐向内侧汇聚,从而与后侧的高压测试端口对准,线束连接头继续插入时能够准确插接在高压测试端口上,实现连接头与高压测试端口的对接,大大降低了连接难度,并通过弹性胶垫的弹性张力,保证线束连接头插入后的连接稳定性;2、本技术在当检测结束后,将线束连接头从高压防护套筒中拔出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活动半夹套失去线束连接头的挤压作用,在弹性胶垫的弹力恢复下,使得两个活动半夹套自动闭合,从而将高压测试端口前侧的插口封住,弹性胶垫与两个活动半夹套均为绝缘材质,从而保证插接时的安全性,防止在拔除线束连接头时发生触电的危险事故。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图2中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检测设备主体;3、指示灯;4、输出插座;5、复位键;6、低电阻测试插口;7、高压防护套筒;8、活动半夹套;9、转轴杆;10、弹性胶垫;11、高压测试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包括把手1和检测设备主体2,把手1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检测设备主体2的中段位置,检测设备主体2的左侧前端面设置有输出插座4,检测设备主体2的右侧前端面设置有复位键5,复位键5上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指示灯3,复位键5右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低电阻测试插口6,低电阻测试插口6右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高压防护套筒7,高压防护套筒7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半夹套8,活动半夹套8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半夹套8呈上下对称且结构相同,两个活动半夹套8的前端与高压防护套筒7之间通过转轴杆9活动连接,在当将电动车线束连接头从高压防护套筒7前端开口处插入时,由于连接头的挤压使得活动半夹套8依照转轴杆9为轴心向外逐渐张开,而两个活动半夹套8上下并合构成喇叭状插孔,使得线束连接头能够沿着喇叭状插孔的弧面逐渐向内侧汇聚。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包括高压防护套筒7后端内部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高压测试端口11,高压防护套筒7、两个活动半夹套8以及高压测试端口11的轴心方向保持一致,在将电动车线束连接头从高压防护套筒7前端开口处插入时,线束连接头沿着喇叭状插孔的弧面逐渐向内侧汇聚,从而与后侧的高压测试端口11对准,使得线束连接头继续插入时能够准确插接在高压测试端口11上,从而降低了插接难度,检测设备主体2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包括高压防护套筒7与两个活动半夹套8的夹层中套设有弹性胶垫10,弹性胶垫10呈空心环状结构,弹性胶垫10通过粘合剂粘接于高压防护套筒7的前端内壁上,使得弹性胶垫10能够固定在高压防护套筒7与两个活动半夹套8的夹层中,不受到两个活动半夹套8的挤压而发生位置变化,在当将线束连接头插入至高压防护套筒7的过程中,逐渐挤压夹层中的弹性胶垫10,通过弹性胶垫10的弹性张力,保证线束连接头插入后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在当线束连接头从高压防护套筒7中拔出时,在弹性胶垫10的弹力恢复下,使得两个活动半夹套8自动闭合,弹性胶垫10与两个活动半夹套8均为绝缘材质,从而保证插接时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实现对电动车线束连接头进行低压导通测试、绝缘测试以及耐压测试,在对需要电动车线束连接头进行耐压测试时,可将电动车线束连接头从高压防护套筒7前端开口处插入时,此时由于连接头的挤压使得活动半夹套8依照转轴杆9为轴心向外逐渐张开,而两个活动半夹套8上下并合构成喇叭状插孔,使得线束连接头能够沿着喇叭状插孔的弧面逐渐向内侧汇聚,从而与后侧的高压测试端口11对准,使得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包括把手(1)和检测设备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检测设备主体(2)的中段位置,所述检测设备主体(2)的左侧前端面设置有输出插座(4),所述检测设备主体(2)的右侧前端面设置有复位键(5),所述复位键(5)上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指示灯(3),所述复位键(5)右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低电阻测试插口(6),所述低电阻测试插口(6)右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高压防护套筒(7),所述高压防护套筒(7)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半夹套(8),所述高压防护套筒(7)后端内部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高压测试端口(11),所述检测设备主体(2)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包括把手(1)和检测设备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检测设备主体(2)的中段位置,所述检测设备主体(2)的左侧前端面设置有输出插座(4),所述检测设备主体(2)的右侧前端面设置有复位键(5),所述复位键(5)上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指示灯(3),所述复位键(5)右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低电阻测试插口(6),所述低电阻测试插口(6)右侧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高压防护套筒(7),所述高压防护套筒(7)的前端内部设置有活动半夹套(8),所述高压防护套筒(7)后端内部的检测设备主体(2)前端面设置有高压测试端口(11),所述检测设备主体(2)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头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半夹套(8)共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丰龙叶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富莱科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