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源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08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光源及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第一极板以及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极板上设有第一芯片;所述第二极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极板上设有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所发出的蓝光波长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LED光源及灯具通过两个芯片发出两种不同波长的蓝光,可以保证在同样的色温下,光通量基本不变,并且蓝光的波峰不会叠加,使得整体LED光源的蓝光波峰能量较低,可以保证蓝光的能量占比小于20%,减少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并且在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上分别设置芯片,芯片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光源的散热,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光源及灯具
本技术属于照明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LED光源及灯具。
技术介绍
生活中,液晶显示LED背光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LED光源一般采用单个LED芯片,当色温一定时,蓝光的波峰能量较高,在高色温情况下,蓝色光谱峰值波长范围(峰值±20nm)内的能量,会超过整个光谱能量的比例的20%,蓝光的光强伤害值增大,该种LED光源使用容易损坏眼睛,长期使用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容易引起眩目、视觉疲劳、甚至盲眼病,严重威胁使用者的眼睛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光源及灯具,旨在解决现有LED光源中蓝光光谱峰值波长范围占比较高,不利于使用者的眼睛健康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光源,包括:支架;第一极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极板上设有第一芯片;以及第二极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极板上设有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所发出的蓝光波长不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芯片设有多个。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极板上还设有第三芯片,所述第三芯片所发出的蓝光波长与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均不同;或者,所述第三芯片与所述第一芯片或所述第二芯片中的一个所发出的蓝光波长相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芯片设有多个,所述第三芯片设有多个。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三芯片沿预设路径交替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芯片沿预设路径排列形成第二芯片组,多个所述第三芯片沿所述预设路径排列形成第三芯片组,所述第二芯片组和所述第三芯片组沿所述预设路径顺次排列。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芯片的出光面处覆盖有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内分散有第一荧光粉;所述第二芯片的出光面处覆盖有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内分散有第二荧光粉。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荧光粉与所述第二荧光粉的激发光谱相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荧光粉和所述第二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不同,或,所述第一荧光粉和所述第二荧光粉的激发光谱相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极板上还设有第三芯片,所述第三芯片的出光面处覆盖有第三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内分散有第三荧光粉;所述第三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与所述第一荧光粉和所述第二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均不同;或者,所述第三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与所述第一荧光粉或所述第二荧光粉中的一个激发光谱相同。本技术提供的LED光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LED光源中的第一极板上设有第一芯片,第二极板上设有第二芯片,通过两个芯片发出两种不同波长的蓝光,可以保证在同样的色温下,光通量基本不变,并且蓝光的波峰不会叠加,使得整体LED光源的蓝光波峰能量较低,可以保证蓝光的能量占比小于20%,减少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并且在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上分别设置芯片,避免在在同一极板上设置多个芯片造成芯片安装区域过热的问题,有利于光源的散热,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上述LED光源。本技术提供的灯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灯具中的蓝光波峰能量较低,可以保证蓝光的能量占比小于20%,减少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LED光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LED光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LED光源与现有产品的蓝光波长对比曲线图。图中:1、支架;2、第一极板;3、第一芯片;4、第二极板;5、第二芯片;6、第三芯片;7、第一封装层;8、第一荧光粉;9、第二封装层;10、第二荧光粉;11、第三封装层;12、第三荧光粉;13、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技术提供的LED光源进行说明。LED光源,包括支架1、第一极板2以及第二极板4,第一极板2设于支架1,第一极板2上设有第一芯片3;第二极板4设于支架1,第二极板4上设有第二芯片5,第一芯片3和第二芯片5所发出的蓝光波长不同。本技术提供的LED光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LED光源中的第一极板2上设有第一芯片3,第二极板4上设有第二芯片5,通过两个芯片发出两种不同波长的蓝光,可以保证在同样的色温下,光通量基本不变,并且蓝光的波峰不会叠加,使得整体LED光源的蓝光波峰能量较低,可以保证蓝光的能量占比小于20%,减少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并且在第一极板2和第二极板4上分别设置芯片,避免在在同一极板上设置多个芯片造成芯片安装区域过热的问题,有利于光源的散热,提高使用寿命。如图7所示,横坐标是蓝光波长,纵坐标是相对辐射能量,现有产品相对辐射能量的峰值高于本申请相对辐射能量的峰值。作为本技术提供的LED光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至图6,第二芯片5设有多个。通过对第二芯片5数量的调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改变整体LED光源的蓝光强度,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作为本技术提供的LED光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第二极板4上还设有第三芯片6,第三芯片6所发出的蓝光波长与第一芯片3和第二芯片5均不同;或者,第三芯片6与第一芯片3或第二芯片5中的一个所发出的蓝光波长相同。通过改变装入的第三芯片6的波长,可以满足改变LED光源发出的蓝光波长的种类,通过蓝光波长种类的增加,可以进一步降低蓝光波峰的能量,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上述情况具体有以下几类(以下标识的大小关系均是相关芯片对应的蓝光波长的关系):(1)第一芯片3=第二芯片5>第三芯片6;(2)第一芯片3=第二芯片5<第三芯片6;(3)第一芯片3=第三芯片6>第二芯片5;(4)第一芯片3=第三芯片6<第二芯片5;(5)第二芯片5=第三芯片6>第一芯片3;(6)第二芯片5=第三芯片6<第一芯片3;(7)第一芯片3>第二芯片5>第三芯片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LED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第一极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极板上设有第一芯片;以及/n第二极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极板上设有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所发出的蓝光波长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LED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第一极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极板上设有第一芯片;以及
第二极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极板上设有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所发出的蓝光波长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片设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板上还设有第三芯片,所述第三芯片所发出的蓝光波长与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均不同;或者,所述第三芯片与所述第一芯片或所述第二芯片中的一个所发出的蓝光波长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片设有多个,所述第三芯片设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三芯片沿预设路径交替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芯片沿预设路径排列形成第二芯片组,多个所述第三芯片沿所述预设路径排列形成第三芯片组,所述第二芯片组和所述第三芯片组沿所述预设路径顺次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琰表陈慧武刘宗源杨小明吴庆荣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