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06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耐压仪减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安装的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缓冲装置。该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通过设置压簧,减轻颠簸对耐压仪内部造成的影响,再利用弹簧对压簧减震时产生的晃动进行缓冲,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颠簸感,可以在多种路段中进行推动,减轻了搬运人员的负担,避免颠簸时损坏耐压仪内部的电路零件,增加了耐压仪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耐压仪减震
,具体为一种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工频耐压仪是一种根据国家最新电力标准设计的耐压试验设备,用于对各种电器产品、电器元件、绝缘材料等进行规定电压下的绝缘强度试验,以考核产品的绝缘水平,发现被试品的绝缘缺陷,衡量过电压的能力。为了方便移动耐压仪到各处进行耐压试验,所以大部分耐压仪的底部都安装有万向轮,以减轻搬运者的负担,但是由于各地的路况不同,在移动时耐压仪难免会受到路况的影响产生颠簸,由于万向轮无法达到减震的效果,所以在移动耐压仪时产生颠簸容易对耐压仪的内部电路零件产生损坏,对之后进行测试的人员造成很大的不便,且若是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会对测试人员的生命产生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具备对耐压仪进行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移动耐压仪时,产生颠簸容易对耐压仪的内部电路零件产生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安装的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减震座(2),所述减震座(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4),所述导向管(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的表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缓冲装置(9),所述缓冲装置(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固定连接在空腔(3)内壁的底部,所述连接件(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11),所述支杆(11)的底部贯穿减震座(2)并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减震座(2),所述减震座(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4),所述导向管(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的表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缓冲装置(9),所述缓冲装置(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固定连接在空腔(3)内壁的底部,所述连接件(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11),所述支杆(11)的底部贯穿减震座(2)并与万向轮(1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空腔(3)内壁的一侧与蜗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2)的另一端贯穿减震座(2)并与转盘(1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2)与蜗轮(14)的外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工频耐压仪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9),包括圆柱(901),所述圆柱(901)顶部开设有滑槽(902),所述滑槽(90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圆槽(903),所述圆槽(903)的内壁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刚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沃霖新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